「新刊」《原道》第34輯出版暨目錄、編後記

「新刊」《原道》第34辑出版暨目录、编后记

「新刊」《原道》第34辑出版暨目录、编后记

《原道》2017年第2輯(總第34輯)

陳明、朱漢民 主編

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8年5月

【本輯目錄】

“古代政治精英與治道傳承”專題

1. 心靈秩序與治道價值:孔子“興滅繼絕”思想新詮|胡榮明

2. “忠君”觀念與易代之際潁川士族的政治選擇|王勇

3. 元代兩種“華夷觀”的對峙、成因及其影響|劉俊

4. 從程頤 王艮解《易》看儒家外王路線的轉變|唐東輝

5. 論朱熹《經筵講義》中的帝學主體意識|王琦 朱漢民

6. 從《明實錄》序文看明代政治文化|李谷悅

儒學研究

7. 從《論語》“克己”詮釋看朱熹學術內傾特徵|郭園蘭

8. 陳澔論先王立教以禮為重|曾令巍

9. 宋明理學大家的書院記述通論|郝永

10. 從餘姚至紹興:陽明學書院講會的發端與成熟|蘭軍

11. 袁甫《蒙齋中庸講義》及其對陸學的傳播|殷慧 郭超

12. 明儒蔣信的學派歸屬及其對陽明學的接受|劉訓茜

13. 論孟子思想中的財產權觀念|邢曙光

14. 萬物以齊為首:慎到與荀子法思想比較研究|商曉輝

15. 曹端的法政哲學|屠凱

16. 湘淮軍集團的同源異流:一個理學文化視角的比較|湯浩 朱漢民

百家論道

17. 莊子聖人觀研究|鄧夢軍

18. 講讀律令:中國古代官方法律教育的斷點|彭巍 周冰

處士橫議

19. 傳統中國恥辱刑的存在成因與文化基礎|範依疇

20. 論孫中山監察思想的基本特徵|徵漢年

胡榮明 上饒師範學院朱子學研究所講師

王 勇 中國傳媒大學文藝學博士後研究人員

劉 俊 西安交通大學哲學系講師

唐東輝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王 琦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博士研究生

朱漢民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

李谷悅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博士研究生

郭園蘭 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曾令巍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博士後研究人員

郝 永 貴州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蘭 軍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博士研究生

殷 慧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副教授;

郭 超 湖南大學圖書館管理員

劉訓茜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博士研究生

邢曙光 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博士研究生

商曉輝 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屠 凱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湯 浩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博士研究生

鄧夢軍 廈門中華文化學院哲學教研室講師

彭 巍 吉林大學國家“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博士研究生

周 冰 吉林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

範依疇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講師

徵漢年 鹽城市大中地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編後記】

本輯《原道》(總第34輯,2017年第2輯)姍姍來遲,終於出版。臨近付梓之際,照例要寫幾段話,聊作後記。

本輯以“古代政治精英與治道傳承”作為研討專題,這當然是當代新儒家持續關注的重要議題,但並非我們刻意組織的結果,而是自由來稿中的不期而致,著實令人欣慰。

“儒學研究”欄目刊載10篇文章,大致可分為兩組。郭園蘭、曾令巍、郝永、蘭軍、殷慧、郭超、劉訓茜等關於《論語》詮釋、先王立教、宋明書院傳統和理學/心學脈絡的研究,足以啟迪當下。邢曙光、商曉輝、屠凱、湯浩和朱漢民有關孟子財產權觀念、慎荀法思想比較、曹端法政哲學和湘淮軍集團理學思想比較的研究,進一步擦亮了儒學傳統中的政道一端。

“百家論道”欄目中,鄧夢軍對莊子聖人觀的發微,彭巍和周冰對“以法為教”傳統之斷點的重思,雖有可商之處,足以拓展視野。

“處士橫議”欄目中,範依疇討論傳統中國恥辱刑的存在成因與文化基礎,徵漢年指出孫中山監察思想的基本特徵,皆有深意存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