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學占星基礎」——星盤的組成結構

「跟我學占星基礎」——星盤的組成結構

本內容只針對零基礎的占星小白,底部我會貼出往期的回顧,方便各位查詢。

我們先來看看各個不同的截圖↓

「跟我學占星基礎」——星盤的組成結構

這是pc軟件Astrolog32的界面,最常見的經典星盤圖。

「跟我學占星基礎」——星盤的組成結構

這是移動端App愛星盤的界面,與第一幅圖底色不同(一黑一白),沒有太大區別。

「跟我學占星基礎」——星盤的組成結構

愛星盤的界面,這一幅是專業星盤

所不同的是,每個行星位置標註了精確的度數,相位(圖中紅、藍、綠線)及宮的範圍都縮至更為中心的位置。

星盤的結構組成

在此我們拿最常見的經典星盤圖為例,從星盤的最外圈向內分別解說↓

「跟我學占星基礎」——星盤的組成結構

最外圈就是黃道12個星座(符號及其主星符號)

不同的時間、地點打開星盤,他們的位置不同的。上圖是以隨機的時間而呈現的。自然黃道是從白羊座開始,然而我們大部分時間裡是與自然黃道不一樣的。

「跟我學占星基礎」——星盤的組成結構

再往內一圈是12個宮

這一圈是固定不變的,從最左端水平線開始,逆時針順序,分別為第一宮、第二宮...一共12個宮。它們代表了生活中12大類不同的領域。國際上有多種分宮制,有些分宮制12個區域不是平均等分的。

「跟我學占星基礎」——星盤的組成結構

繼續往內數第三圈:這裡分佈著各種不同的符號,這是幾個最常用的星體(的符號)

這一圈內的元素是最多變的,可以說每天都在變——月亮最為明顯。

「跟我學占星基礎」——星盤的組成結構

相位

最後我們看星盤的中心圈內有很多虛線、實線,而且顏色還不一樣。這就是所謂的相位,顏色不同,含義不同。各個星體之間運轉速度不同,因此也就會時不時變換不同的相位(運勢文章裡也常稱為角度)。

課後作業

「跟我學占星基礎」——星盤的組成結構

Astrolog32界面

使用愛星盤或測測,或其他移動端App的同學,還是不難做出個人星盤的(注意生日不能是農曆),在此不截圖細講了。

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從自己入手。找出自己的太陽位置。太陽的符號是⊙

例:我的太陽是雙子座,位於第8宮。

今天先介紹到這裡,下一期給各位講我們最常提到的上升-太陽-月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