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眾竟然是由“基因”決定的?這個“理由”高級死了

——我們今天中午出去吃飯吧?

——可以的。

——吃什麼?

——都可以。

——還有什麼問題嗎?

——(沉默ing)

這樣的對話,在你的生活中發生的次數多嗎?

從眾竟然是由“基因”決定的?這個“理由”高級死了

當別人提出一個問題,你絲毫沒有自己的觀點。當別人提出一些吃飯上的建議或者是週末的出行安排,你從來都是肯定的回答。朋友,這可以解釋為你很內向,不愛說話;但也有另一種可能性,就是你很從眾

或許,你自己也會有這樣的體會。當朋友圈裡因為某個話題而刷屏時,你也開始在自己的朋友圈轉起來,唯恐落下這場好戲。

從眾心理很常見,這三步檢驗你有沒有?

週末逛街,你和朋友考慮去哪吃飯?你掏出手機,選評分高的餐廳。

走在路上,你發現周圍的路人一個個仰望天空,於是,你和朋友也不假思索抬頭往上看。

從眾竟然是由“基因”決定的?這個“理由”高級死了

你們來到餐廳,發現這家餐廳已經排起了長隊,而邊上的另一家餐廳門客羅雀,沒幾個人。即便排隊要費很長時間,你們想的卻是排隊也要吃,這就是典型的從眾心理。

只要別人做什麼,我也就跟著做什麼,我的行為就是正確的。換而言之,越多的人認為一個想法正確,那麼這個想法就是正確的了。這種想法,仔細思考一下就會覺得很荒謬。那麼,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人有從眾行為呢?

對於從眾心理的驗證:阿希實驗

所羅門·阿希曾經做過實驗證實了從眾心理的存在。實驗顯示,在團隊壓力下,人們做出的選擇往往會變得沒有理性。

進行實驗時,工作人員將不同長度的線條拿給被試者看,並讓他們回答線條比起參考線條,是更長一點、一樣長、還是更短一點。

從眾竟然是由“基因”決定的?這個“理由”高級死了

實驗證明,如果一個人在房間裡,他會獨立作出正確的判斷,因為這個問題的確很簡單。

阿希在實驗中安排了五名被試者,但是這五名被試者其實是提前溝通好的,是我們常說的托兒。這五名實驗人員被告知無論拿出來哪種長度的線段,都回答一樣長。

在這五名實驗人員的壓力下,即使線條和參考線條有明顯的差別,但被試者也選擇與實驗人員一樣的答案:一樣長。

阿希實驗證明有百分之三十的人在團隊壓力之下,會說出與前面的人一樣的答案。

從眾心理是怎麼產生的?

有研究稱人類的進化過程證明了從眾行為是生存的良策。

假設五萬年前,在叢林裡,你和夥伴們正在狩獵,突然,你的夥伴們一下子全開始跑,這時,你會怎麼做?你會停在原地,抓耳撓腮地思考他們為什麼要跑嗎?

從眾竟然是由“基因”決定的?這個“理由”高級死了

當然不會,這時你的反應是馬上跟著他們跑起來,能跑多快就跑多快。等到了安全的地方後,你才會開始反思剛剛發生了什麼。

沒有跟著跑的人,在嚴酷的自然生存環境下,很可能會被其他的大型食肉動物捕食。換句話說,從眾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是保全自身最簡便的方法。因為團體會給你提供額外的信息交換和最大程度上的安全感。沒有跟著跑起來的人,他的基因在進化的過程中逐步被淘汰掉,不復存在。

這一行為模式深深根植在我們體內,我們至今還在使用它。

從眾竟然是由“基因”決定的?這個“理由”高級死了

事實上,今天從眾心理仍然存在也說明它有一定的借鑑之處。比如說今年你要去俄羅斯看世界盃比賽。但由於語言不通,你不知道體育館在哪,該往哪走。這個時候,你只要跟在那些像足球迷的後面就可以了。

當然,從眾心理也有弊端。特別是被商家利用,為自家的商品或服務做宣傳的時候。比如說一個商家聲稱自己家的商品銷量最高時,你一定要對此保持謹慎的態度。憑什麼銷量最高,就代表質量最好呢?

從眾竟然是由“基因”決定的?這個“理由”高級死了

英國作家毛姆曾經這樣說道:就算有五千萬人聲稱某事是對的,這件蠢事也不會因此成為聰明之舉。所以說,對於從眾心理,我們還是要保持適度的警惕之心。

(圖片來自網絡)

—— End ——

從眾竟然是由“基因”決定的?這個“理由”高級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