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口超915萬的大市 卻已早早升地級市 GDP2217億

商丘,簡稱“商”或“宋”,河南省地級市。位於豫魯蘇皖四省輻湊之地 ,素有"豫東門戶"之稱。 商丘自古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隋唐大運河橫貫全境,隴海鐵路與京九鐵路的普鐵高鐵、連霍高速與濟廣高速均在此交會,是國務院規劃建設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截至2017年,轄2區、6縣、1縣級市 ,面積10704平方公里,總人口915.12萬 。

河南人口超915萬的大市 卻已早早升地級市 GDP2217億

商丘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 、中國重要古都 。燧人氏、炎帝朱襄氏 、顓頊 、帝嚳等三皇五帝以及夏朝、商朝、周朝宋國、漢晉梁國等均在此建都。 商丘享有“三商之源·華商之都” 、“漢興之地” 、“兩宋龍潛之地”之稱。東周華夏聖人文化圈 、西漢梁園文學 、北宋應天文學 、明清雪苑文學均誕生於此。 商丘也是一座紅色城市,曾是淮海戰役 、渡江戰役兩大總前委所在地。 商丘擁有商丘古城、閼伯臺、莊周故里 、芒碭山漢梁王墓群在內的不可移動文物共1.6萬多處; 還有兩處世界文化遺產; 2014年被文化部評為“最具文化底蘊歷史文化名城”。

河南人口超915萬的大市 卻已早早升地級市 GDP2217億

1949年3月,商丘專區共下轄商丘縣、虞城、民權縣、睢縣、寧陵、夏邑、柘城7個縣。

1950年,商丘縣城關鎮改為商丘市。1951年8月,朱集市、商丘市二市合併為商丘市,市治原朱集市。

1952年,永城縣由皖北宿縣專區劃歸河南省商丘專區。

1953年,撤銷淮陽專區,將淮陽、太康、鹿邑、鄲城、沈丘、項城6縣劃歸商丘專區,專區共下轄14個縣。

1960年,商丘縣、虞城、夏邑、永城、寧陵、柘城、鹿邑、鄲城8個縣重新成立商丘專區。

1965年6月,鹿邑縣與鄲城縣被劃出商丘專區,民權縣、睢縣被重新劃歸商丘專區。

1977年10月,蘭考縣劃入商丘專區。1980年8月,蘭考縣劃歸開封專區。

河南人口超915萬的大市 卻已早早升地級市 GDP2217億

2016年末,商丘市總人口915.12萬人,常住人口727.3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91.27萬人。出生人口12.02萬人,出生率13.18‰;死亡人口6.21萬人,死亡6.81‰;自然變動淨增人口5.81萬人,自然增長率6.37‰。 截至2016年,商丘市區戶籍人口為181.86萬人,居全省第四位。

商丘居民絕大多數為漢族,除漢族外,還有回族、滿族、苗族、黎族、壯族、彝族、白族、瑤族、朝鮮族等35個少數民族。

河南人口超915萬的大市 卻已早早升地級市 GDP2217億

2017年,商丘市生產總值2217.89億元,比2016年增長8.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8.85億元,比2016年增長15.2%,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4.8個百分點。

河南人口超915萬的大市 卻已早早升地級市 GDP2217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