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凱鋒:從中美貿易戰,談談對國家之間貿易戰的思考與對策

貿易戰,是國與國之間打的一種經濟戰,通過貿易戰削弱他國的經濟力量或發展潛力。國與國之間發展貿易,前提有三個:一是國與國之間的政治關係友好,不互相抱有敵意,這是國與國之間開展貿易的前提,也是決定貿易額大小的前提。如果兩國處於熱戰或者冷戰,貿易處於終止狀態,都沒有貿易了,也就談不上打貿易戰。二是國與國之間的經濟秩序良好。國與國之間開展貿易,需要良好的經濟制度做支撐,比如交易貨幣的確定、交易地點的確定、交易商品的確定、交易關稅的確定、貿易的檢驗檢疫、貨物運輸方式的確定等等,都是兩國開展貿易的基礎。三是平等合作、互惠互利原則。有了好的政治關係和經濟關係,也不代表能開展好的貿易關係,因為貿易的最終主體是兩國的企業和市場決定的。一國企業能夠根據另一國的市場需求,提供有競爭力了的商品,那麼貿易就可以進行。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如果不能獲利,貿易必然難以可持續。

龍凱鋒:從中美貿易戰,談談對國家之間貿易戰的思考與對策

我們從三個前提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兩國之間打貿易戰,也分為三種層次:

第一是全面貿易戰,即兩個國家或多個國家政治層面的貿易戰,貿易戰的主體是國家政治和軍事力量。兩個國家之間的政治領導力量,秉承相互敵視仇恨的敵對態度的情況下,導致兩國的貿易徹底終止。這是最徹底的貿易戰模式,是全國性的貿易戰模式。這種貿易戰博弈,主要是國家政治力量和軍事力量之間的博弈,而導致貿易的停止。對所有的行業、所有的領域、所有的地域、所有的企業的經濟活動產生影響。

龍凱鋒:從中美貿易戰,談談對國家之間貿易戰的思考與對策

第二種是局部貿易戰,即兩個國家或多個國家之間經濟層面的貿易戰,主體是國家的政府機構,比如徵收高額關稅、罰款、公佈懲罰企業名單、反壟斷反傾銷調查、檢驗檢疫不合格、禁止進入本土的港口交易等等。這種國家之間的貿易戰,主要是政府經濟管理執法機構之間的博弈,而導致兩國貿易額的減少和停滯。對某些行業、某些領域、某些地域、某些企業的經濟活動產生影響。

第三種是零星貿易戰,即兩個或多個國家企業之間展開的貿易戰,這種貿易戰具有行業性、局部性、具體性,即兩國之間的具體的行業之間、具體的地域之間、具體的企業之間的貿易戰。對某一個行業、某一個領域、某一個地域、某一個企業的經濟活動產生影響。

龍凱鋒:從中美貿易戰,談談對國家之間貿易戰的思考與對策

所以,從上面的三個層面,我們清晰地看到貿易戰的層次、由來和形式,那麼相應的應對貿易戰的對策也就很具體。

第一是避免全面貿易戰,保持與他國之間的戰略友好關係。要避免國家之間的全面貿易戰模式,首先需要國家堅持永不稱霸和戰略防禦的戰略方針,不對他國實施戰略威脅和戰略恐嚇。其次是管控好國家之間的分歧和矛盾,避免這些分歧和矛盾的激化而升級為熱戰或冷戰,而使國家間貿易徹底終止,這些都是戰略層面的國家外交大政方針。

二是加強貿易協調,堅持平等合作、互利共贏的國際貿易合作原則。政府層面加強貿易協調,避免全面性的貿易摩擦和衝突,而影響兩國的政治關係。比如關稅問題、比如匯率原則,比如投資規範,比如檢驗檢疫,比如產品質量標準等等,都由政府間談判解決,制定出規則和標準,共同遵守,確保國家間貿易平等、公平和互惠互利。

三是加強法規法制的建設,對他國企業與本國企業保持同等待遇,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貿易霸權主義,實現兩國或多國貿易的一體化,促進市場的公平公正公開良性競爭,使市場更加公平,造福兩國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