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裕生:何謂世界文學與世界文化?

何謂世界文學與世界文化?

——在清華大學“學生世界文學與文化交流協會”成立會上的致辭

(2017年12月3日星期日)

黃裕生(哲學家,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系主任)

黃裕生:何謂世界文學與世界文化?

尊敬的顏海平院長,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首先祝賀“清華大學學生世界文學與文化交流協會”正式成立!祝賀清華大學的學生多了一個展開世界人文思想與文化交流的平臺。

這個交流協會不叫“中國文學與文化交流協會”,也不叫“歐洲或美國文學與文化交流協會”,而叫“世界文學與文化交流協會”,我相信,重點在“世界”。那麼,什麼叫“世界文學”與“世界文化”?

對於世界文學與世界文化可以兩種理解。一種是把世界範圍內各地區、各地方的文學與文化的疊加、總和就視為世界文學與世界文化。

另一種理解則是,所謂“世界文學”與“世界文化”是相對於“地區文學”與“地方文化”來確定的。在這個意義上,世界文學與文化並不是由眾多地區文學與地方文化疊加構成的。也就是說,眾多地區性文學與地方性的文化的簡單相加,並不就構成世界性文學與世界性文化。聯合國是由眾多地區性、民族性的獨立國家構成的。但是,世界性文學與世界性文化則不是這樣構成的。

那麼,這樣理解的世界文學與世界文化究竟指什麼呢?這是一個問題。我們可以首先問題一下,我們是如何理解“世界”的?顯然,我們不是從各種具體事物中得出世界這個概念。從各種具體事物的相加是得不出世界的。因為世界包含著所有具體事物,但是,我們不可能經驗所有具體事物,因為我們不可能窮盡所有具體事物,因此,我們不可能從具體事物加出一個世界來。也許有人會說,我們可以從具體事物中概括出不世界。這看似很有道理,但是事情並非那麼簡單。因為如果事先沒有一個整體作為引導,我們永遠只會停留於具體事物,而不會進行什麼概括活動。要從眾多具體事物概括出一個作為整體的世界,必須有一個整體在引導著我們,否則任何概括活動都是不可能的。這意味著,作為整體的世界先於對具體事物的概括活動。所以,世界並不是概括出來的。那麼,這個世界是怎麼來的?是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在自己的存在中打開出來的。

我們人這種特殊存在者的特殊性,就在於他不僅與具體的事物打交道,我們同時也與整體打交道。我們在看到具體事物的同時,也總是看到包括著具體物卻又超越了具體物的整體世界。我們在自己的存在中,打開的不是一個只有零散的個別物或具體物的生活場境,而是一個眾多具體物在其中有普遍聯繫的整體性世界。在我們的生活中,具體事物並不先於作為整體的世界而出現,相反,具體事物都是作為我們打開的整體世界裡的個別物而存在。所有具體的個別物只是作為我們世界裡的個別物,才能成為我們所看見、所把握的個別物。

這意味著,世界包含一切具體事物卻又超越一切具體事物,世界包含所有特殊性卻又超越了所有特殊性。因此,世界之為世界,根本上就在於它是一個包含著普遍性的整體。

所以,世界文學與世界文化,根本上指的乃是一種具有普遍性的文學與具有普遍性的文化。換言之,世界文學或世界文化,乃是指探討著普遍性的問題、傳達著普遍性的理念、確立了

普遍性原則的文學或文化。

這樣的世界文學與世界文化需要我們去發現,去尋找,乃至去創造。因為文學與文化首先總是產生於某一地區而表現為地區文學與地區文化,在這當中,哪些文學或文化具有普遍性意義而是真正世界文學與世界文化,則需要人們去發現,去尋找。

所以,在“世界文學與文化交流協會”這個平臺上,人們的任務也許不只是交流世界文學與世界文化,而且還要去發現、去尋找、去創造世界文學與世界文化。

通過發現與學習世界文學和世界文化去發現普遍性而提高自己的普遍性;通過創造世界文學與世界文化,為人類打開新的、更高的普遍性。人類歷史的改善與提高正是通過普遍性版本的更新與提高來實現的。

實際上,不同的歷史時代通常就是由擁有不同普遍性水平的人文經典來標誌與劃分的。什麼叫劃時代?把人類思想與原則的普遍性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從而把人類帶進一個新的時代,就是劃時代,也才是真正的劃時代。人文經典之為人文經典就在於它們都是劃時代的,它們都包含著把人類的普遍性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的偉大工作。如果歷史就是由不同時代的更替構成的,那麼,人文經典便構成了歷史的一個個重要關節。只打通這些關節,才意味著穿越了歷史。而這在根本上意味著,只有進入人文經典,包括進入世界性文學與文化,才能進入歷史。雖然每個人都以歷史的方式存在,但是,卻並非每個人都存在於人類歷史裡。因為只有能進入人文經典的人,才能真正進入歷史而生活在歷史中,從而使自己的生活與存在獲得歷史縱深度。

所以,這個平臺的建立,我相信不僅有助於人們去追尋普遍性,也會很助於人們去穿越歷史,進入歷史而深化自己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