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光寺,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是一座1200多年曆史的佛家古剎


靈光寺,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翠微山東部西山八大處,是一座1200多年曆史的佛家古剎。 靈光寺是八大處的第二處寺院,始建於唐代大曆年間,初名龍泉寺,遼代曾擴建,金代改叫覺山寺,明代成化十五年重修後,才改稱為靈光寺,此寺名一直沿用至今。

靈光寺,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西山餘脈翠微山東麓,因供奉釋迦牟尼佛牙舍利而聞名於世,成為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現由中國佛教協會派僧人管理。圖為北京八大處 靈光寺舍利塔。

靈光寺創建於唐代大曆年間,初名龍泉寺。金世宗大定二年重修,改稱“覺山寺”。遼道宗鹹雍七年,丞相耶律仁先之母鄭氏為供奉佛牙舍利建造了招仙塔。塔為八角形,以雕磚砌成,規模宏大。據《日下舊聞考》載:“寺後有塔十層八樓,俗稱畫像千佛塔,繞塔基有鐵釘龕十六座。塔西有井泉,深廣約五尺餘。”明英宗正統年間,徵調全國各地木材擴建該寺後,始改今名。


清光緒二十六年,靈光古剎毀於八國聯軍炮火。後經長達二十三年鼎力重建才得以再生。重興後的靈光寺坐北朝南,縱向佈局。南部為大悲院和金魚池院。北部分別為方丈院、塔院、居士院和大雄寶殿。

後來,在重建靈光寺清理遼塔塔基的過程中,從瓦礫中發現一石函,內有沉香木匣,匣上有文:釋迦牟尼佛靈牙舍利,天會七年四月廿三日記、善慧書。主持重建工程的聖安和尚當眾打開木匣,果然看到一顆佛牙,眾僧大喜,遂將佛牙舍利供奉於靈光寺禪堂,成鎮寺之寶。由此,靈光寺愈加聲名遠揚,佛家信徒紛至沓來。

靈光寺山門殿面朝東南,山門殿中供奉釋迦牟尼佛純銅貼金造像,為泰國僧王贈送。靈光寺內原有五進廟堂,現僅存“大悲院”、“魚池院”、“塔院”三處院落。大悲院中,南有觀音殿,北有拜佛堂,東西各有陪房十四間。


寺裡古蹟是殿後峭壁下的大金魚池。據說金魚池始建於乾隆十六年,咸豐年間擴建並放養金魚。池畔有遼代“招仙塔”塔基一座,又名“畫像千佛塔”,此塔毀於“八國聯軍”炮火。後寺內僧人在清理舊塔基時發現了供有佛祖釋迦牟尼靈牙舍利的石函。

北行過一回廊為原臥遊軒、居士院及方丈院。現方丈院中有1958年所建佛牙舍利塔,塔中舍利閣內以純金七寶塔供奉佛祖靈牙一顆。2000年中國佛協新建了玉佛殿和已故佛協會長趙樸初手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影壁。因佛牙舍利在世界上僅存兩顆,使靈光寺成為全世界佛教僧眾頂禮膜拜的地方。

現今的靈光寺佛牙舍利塔壯麗挺拔,高達51米,八角形,為十三層密簷塔格式,漢白玉拜臺高出地面2.7米。塔身內部為七層殿堂。堂內金塔中供奉著佛牙舍利。室外有石梯上達佛牙舍利堂。金塔用純金製成,高約一米,重135公斤。1964年6月25日,隆重舉行開光儀式,來自柬埔寨、斯里蘭卡、印尼、老撾、蒙古、尼泊爾、巴基斯坦、越南和當時越南南方的佛教代表團,與我國佛教界人士一起,參加了這一儀式。


1998年11月22日,紀念佛法東傳二千年法會、中國佛教二千年紀念大會,就在靈光寺佛牙舍利塔前舉行,使靈光寺更成為在中國佛教界舉足輕重的重要寺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