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書法家張海為自己立“臥薪嚐膽狀”

著名書法家張海為自己立“臥薪嚐膽狀”

楊君一席話,使我入地無門。1990年伊始,重新調整時間,刻苦自礪,若沒突破性起色,便從此擲筆矣。永不幡悔。

張海

1989年11月28晚


張海1941年9月生於河南省偃師市。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鄭州大學書法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批准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張海先生獲得6屆蘭亭終身成就獎,這是對這位近80歲老人一生為書法事業所做巨大貢獻的最大認可。著名書法家張海為自己立“臥薪嚐膽狀”

近日,網上偶見張海先生1989年所立軍令狀,感嘆之餘,更發人深思。一個人的成功絕不具備偶然性,沒有千百次的錘鍊,就不會有繞指之柔。陳忠實先生髮誓要寫一部死了可以枕頭的書,才有了《白鹿原》這樣的經典。同樣,1989年的張海先生,剛剛借調的河南省書協,不知在怎麼的境況下,聽了“楊君”的一席話,才立下這樣的軍令狀。不知,今天的張海先生回過頭來,看看28年立下的軍令狀又作何感想呢?
著名書法家張海為自己立“臥薪嚐膽狀”​​

我認為,判斷一個書法家能不能有前途,有以下幾個因素:1、有沒有敢和古人爭一席之地的勇氣。2、能不能堅持讀書和創作。3、會不會經常懷疑自己,推翻自己,建立自己。4、有沒有“聞過則喜”的包容心和敬畏經典的責任感5、有沒有走出去的眼界,自我的見解和一定的創造性。6、忍耐不合時風,卻能慎獨自行的長期寂寞。7、 長壽。


著名書法家張海為自己立“臥薪嚐膽狀”​​

張海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五、六屆主席,第八、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河南省文聯主席,河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河南省書畫院院長、鄭州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等。張海的書法五體皆工,入古而不為古法所泥,錘鍊出新。他的草隸、行草書,刪繁就簡,形簡意豐,風格爛漫,在當代書壇獨樹一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