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在阿姆斯特丹共停留三天半时间,直到第四天,太阳方从云层中钻出来。头三天,不是冷风阵阵,就是细雨绵绵。M说,如果是天晴,你会看到一个更加美丽的阿姆斯特丹。幸好,我向来知足,即便是阴雨天气,还是觉得有滋有味。

几天里,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前两天和M与S同行,M带着我们穿街走巷,领略这座城市的各种风情。看腻了国内千篇一律的水泥盒子建筑,在这里,每一座建筑在我眼里,都是艺术品——尽管这多少有些夸张,但的确就是这样的。这里许多建筑,动不动就是百年以上历史,将历史、文化一应保存、传承至今,在这座城市,你能看到自由、活力、传统、现代极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就这一点,便值得我为之倾心。

阿姆斯特丹是一座与水融为一体的城市,密集的运河网络,最大化地映射出城市的魅力。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有在水一方的体验。

阿姆斯特丹运河总长度超过100公里,拥有大约90座岛屿和1500座桥梁,被称为“北方的威尼斯”(貌似斯德哥尔摩也有该美誉的)。三条主要的运河开挖于17世纪的荷兰黄金时代,组成环绕城市的同心带。

在阿姆斯特丹,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见运河、连接河两岸的各式各样的桥,以及停泊在河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所有这些,都有足够多的故事可以讲述。

城市里的桥,大部分都具有开合功能,以便过往的船只通过。比如下图这座桥,是阿姆斯特丹的标志性桥梁,名为The Magere Brug(瘦桥),建于1670年。此后经过几次改建,但依旧保留着传统的双闸式开合风格。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下图为路人等待桥合拢通行。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因为整座城市与水融为一体,人们的生活便离不开水,船也就成了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阿姆斯特丹最吸引我的特色之一,就是这里有众多的Boat Houses(船屋)。

刚开始,我以为河两岸停留的都是一些观光船,或是有别的用处。当M告诉我,那些都是家庭居住的船屋时,我感觉那是在太奇妙了。M有一位朋友,正好新近购买了一艘旧船——船龄超过100年了——我们去参观时,他们正在DIY对船进行全面装修。

下图是从M家里的阳台往下望去,一排整齐的船屋。没错的,就是这一排排船屋,里面设施一应俱全,完整地住着一个家庭。像普通房屋一一样,船屋也是可以买卖的。当你购买一处穿屋时,同时也购买了船屋所在的水域范围。当然,价格一点也不便宜。M说,阿姆斯特丹市区的房子均价,高达4500欧/平米。船屋更贵。

想象一下,生活在水上,是多么奇妙的一种体验。能拥有一处船屋,即便对于阿姆斯特丹人而言,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不过,幸运的M,很快也将拥有自己的water villa(水上房屋)了。尽管不是船屋,但真真切切是建造在下图水域上的水屋。

对此,M很骄傲。她和男友(同居有一儿子,但至今两人未婚)非常期待房子的建成。那天,我们骑车去了阿姆斯特丹北边,即水屋将要建造的地区。那片水域旁边,过去是一修船厂。修船厂废弃后,人们发现那一片土地被油、铁锈等化学物质污染了。于是有人提议,通过自然方式,重新净化那片土地。

如今,这个区域曾经废弃的船只,由政府低价租赁给艺术、创新公司,每一艘船就是一个被改造后的工作室。区域内种植了许多可以净化土地污染的植物,四周设置了各种牌子,向人们介绍这里的改造工程、植物等。就这样,曾经一度无人问津的地方,现在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创新园区。而在不久的将来,M将和她的爱人、儿子,搬进这里的water villa。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市区保留的荷兰式风车磨坊已经不多了,我们来到这处并不对外开放——磨坊里现在是有人家在居住的。不过底下空间现在是一间啤酒工厂酒吧,在那里可以喝到鲜酿的各种口味的浓郁啤酒,另外还有芝士、生肉片、香肠等小吃。很过瘾的一个去处。想起某年在美国,闺蜜和她哈尼带着我第一次体验过这种啤酒工厂酒吧,很是新奇。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下图这肉,可是生肉哦,配上芥末酱,我竟然觉得很好吃,哈哈。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郁金香是荷兰国花。在阿姆斯特丹一条著名的花市街(Floating Flower Market),能看到品目繁多的郁金香等花及起种子在出售。英文名中有个Floating,取义花市是建造在运河水面上的。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