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辦酒席時,這5種人,最好別請

大辦酒席時,這5種人,最好別請

人逢喜事精神爽。因此,許多人逢有大喜事,一定都要大辦酒席,請上各路親朋好友,痛痛快快地吃喝一場,將喜慶與大家分享。

當然,原本是為了慶祝喜事的酒席,慢慢地,已流變成了大部分人斂財的好機會。其結果,但凡有喜事,不辦酒席,不請來許多人,好像就虧了,而且還虧得一塌糊塗。

於是,有些人開始熱衷於辦喜事。大大小小的喜事,接踵而來。有些所謂的喜事,別人是說不出口的,他居然敢四下聲張,大模大樣地請上眾人。

大辦酒席時,這5種人,最好別請

但其實,很多人對吃喜酒,早已厭倦了。有些所謂的喜酒,與自己半毛錢關係都沒有,打內心裡,十分反感,卻礙於面子,將就去湊個熱鬧,背地裡卻不知呸過多少回。

因此,真是因為喜事,真的要辦酒席,為了贏得別人的喝彩時,那以下這5種人,最好不要請了。

一、關係一般的同事。關係很一般的同事,彼此都清楚,沒什麼來往,更沒什麼交情,完全是出於潛規則般的“同事關係”。大家好像都有一個不便點不破的規則:不請好像會得罪人,請了好像是為難人;被請好像很有面子,不去好像很傷主人。但其實,關係很一般,甚至很差的同事,絕大多數,是真心不想赴宴的。即使去了,也只是“逢場作戲”罷了,哪裡指望得到他們真心的祝福和衷心的喝彩。結果是,一場吃喝,味同爵蠟。

大辦酒席時,這5種人,最好別請

二、關係不好的親戚。按理說,親戚,一定很親,才叫親戚,而且一定還有相當的血緣關係。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親戚,都跟你很親。相反的,很多血緣很深的親戚,關係卻特別不好。因此,擺喜宴時,關係不好的親戚,乾脆一個都別請。請了,或許會來,或許不會來。來了很尷尬,不來心情也複雜。本來宴席就為圖個高興,湊個熱鬧,可請來的這個人,他不高興,你不痛快,面上面下,使得整個的喜氣氛圍大打折扣,少有意思。

三、經歷滄桑的老人。擺宴席時,對待老人,一般人的心態都是這樣:請他來捧個場,大家熱鬧熱鬧,但都會附加一句“人來就好,別帶禮物”。這話大多都是真心的。但即使再真心,逢有這樣的喜事,再滄桑的老人,也不願駁掉人家的面子。俗話說“舉手不打笑臉人”。都請上門來了,哪有不去的道理。但事實上,這其實相當為難老年人。有工資的老人,還過得去,沒收入的老人,那是真的為難。逢有喜事的酒席,最好不要混有老人混濁的眼淚。

大辦酒席時,這5種人,最好別請

四、半生不熟的朋友。除了故意斂財,辦喜宴時,最好別請那些半生不熟、不三不四的朋友。有些人,很要面子,辦個酒席,覺得來得人越多,場面越大,越是風光。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不論親疏遠近,能想起的人,都發請帖。其結果,勢必“廣種薄收”,來的人,看似不少,但真心開心的少,身不由已的居多。他們更多的,不是來捧場,而是“被綁架”,不來好像面子上過意不去,來了就是跟自己過意不去。彼此不過遊戲人間一回。

五、崇尚節儉的人家。有一部分人家,比較實在,他們看得真切繁華似錦的世界。該辦的喜事,一定辦;該講的捧場一定講。但他們會量力而行,崇尚節儉,從來不大操大辦。他們會有選擇地發喜帖,收穫的一定是有質量的真誠反饋。他們講究真情,講究實效,而不是轟轟烈烈的虛情假意中,上演一幕幕人間滑稽戲。他們秉承的是真誠、真心,重視的是有質量的人情交往。因此,對於這種人,如果不是深情厚誼,只是泛泛而交,請一定記住飄過。

大辦酒席時,這5種人,最好別請

寫這篇文章的今天,手持喜帖,又要去吃一場“不痛不快”的喜酒。不去,好像我很小氣,捨不得出幾個喜錢;去吧,彼此也只是點頭之交,平日裡話都少說的同事。既然在一個鍋裡吃飯,抬頭不見低頭見,他不請我,他覺得無法交待;我不赴宴,覺得我心裡有愧。這就叫人情世故,身不由己。

真希望有一天,我們能痛痛快快地去參加一場喜宴;也能痛痛快快地回絕參加一場喜宴。但估計,這樣的可能,微乎其微。除非,自己已修煉成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冷血怪物。

大辦酒席時,這5種人,最好別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