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擬復活超級核魚雷,爆炸可製造海嘯,足以摧毀美歐近岸設施

面對北約不斷進逼的軍事部署,俄羅斯不得不拿出越來越多的“核大棒”。“俄羅斯正在考慮恢復蘇聯時代可攜帶核彈頭的T-15超級威力魚雷的建造計劃”,這個消息26日引起多家俄媒的關注。據稱,這種水下核武器可通過在近海的超級爆炸製造海嘯,摧毀歐美的岸邊設施。俄專家希望,這種核魚雷能對美國及北約形成有效的遏制。

俄擬復活超級核魚雷,爆炸可製造海嘯,足以摧毀美歐近岸設施

  • 俄最新公佈的“波塞冬”核動力潛航器。

恢復冷戰超級核武器

俄新社26日報道稱,俄羅斯科學院院士、魚雷武器設計師沙米利·阿利耶夫25日表示,俄羅斯正在考慮重啟蘇聯時期提出的建造可攜帶核彈頭的T-15魚雷項目。按照當時的規劃,將建造長為24米、直徑1.5米、航程達50公里的可攜帶核彈頭的魚雷,它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水中核爆炸摧毀岸邊設施。

報道稱,上世紀50年代,蘇聯氫彈之父、科學院院士安德烈·薩哈羅夫提出研發核魚雷的想法。當時美國和蘇聯都希望用核魚雷水下爆炸時產生的巨大沖擊摧毀敵方潛艇,並幾乎同時研製出可攜帶萬噸級爆炸當量的核魚雷。但蘇聯對此並不滿足,薩哈羅夫提議研製威力更大、可執行戰略任務的核魚雷,這就是T-15項目。按照設計,它可攜帶10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在敵方海岸附近爆炸時,可引發巨大的海嘯,對港口、城市等造成毀滅性打擊。但這一項目後來由於技術不成熟和資金缺乏而停止。

但近年來隨著北約常規軍力對俄形成明顯優勢,“塵封在抽屜裡”的各種冷戰超級核武器重新復活。2015年俄總參謀部首次對外展示“狀態-6”水下無人潛航器,它使用核發動機,航程超過1萬公里,可在水下1000米航行。俄專家們認為,這款潛航器就是根據薩哈羅夫的計劃研發的。今年3月,俄總統普京又在發表國情諮文中向外界透露了一款正在研發的可攜帶核彈頭的水下無人器,俄國防部將其正式命名為“波塞冬”。根據俄羅斯國家軍購計劃,“波塞冬”將於2027年前裝備俄羅斯海軍。該系統可攜帶數枚使用小型核動力的高速魚雷,對敵人發動攻擊。

俄擬復活超級核魚雷,爆炸可製造海嘯,足以摧毀美歐近岸設施

可抵消美國反導系統效果

這種“聽上去就很猛”的超級核魚雷迅速吸引俄媒的關注。俄國家新聞社26日以“薩哈羅夫核魚雷能用超級海嘯淹沒歐美”為題報道稱,俄導彈和炮兵研究院院士康斯坦丁·西夫科夫稱,根據薩哈羅夫提出的想法,可以研發出這種製造超級海嘯的核魚雷。為對抗美國的威脅,俄羅斯可利用美國的弱點——大陸結構的脆弱性。“如果使用這種核魚雷製造海嘯,美國將不復存在”。另外,這樣的超級海嘯也能夠覆蓋歐洲。他認為,攔截這種魚雷幾乎是不可能的,目前還沒有出現攔截這種魚雷的武器系統。

俄羅斯《消息報》26日稱,俄羅斯《國家軍火庫》雜誌主編維克多·穆拉霍夫斯基表示,T-15核魚雷項目沒有實現,缺乏資金是重要因素,另外,當時的技術水平也無法完成這一項目。但就目前的俄羅斯最新技術水平,超級核魚雷項目完全能夠實現。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26日報道稱,俄《國防》雜誌主編伊戈爾·科羅特琴科認為,這種超級戰略武器系統可以避免讓美國獲得核優勢。美國一直在發展導彈防禦系統,以抵消俄羅斯戰略核導彈的威懾效果。為了防止美國在核領域取得單方面的優勢,俄研發核魚雷系統是完全正確的。

俄擬復活超級核魚雷,爆炸可製造海嘯,足以摧毀美歐近岸設施

“核大棒”有必要嗎?

除了超級核魚雷項目,近年俄羅斯公佈了一系列新概念核項目,包括考慮重啟鐵路機動的洲際核導彈、核動力巡航導彈等,此外還研製了數千枚新型低當量和極低當量的戰術核彈頭,這些小型戰術核武器將被部署在包括陸基SSC-8巡航導彈、“口徑”反艦和對地攻擊導彈等新型中短程導彈上。美國國防部公佈的新版《核態勢評估報告》明確表示,俄羅斯設想使用核武器,抵消北約常規力量優勢。

但並非所有俄羅斯專家都認同這種做法。俄戰略分析中心軍事專家奧列格·波諾馬連科認為,目前俄羅斯沒有必要研製超級核魚雷,“和原來的數以萬計的核導彈一樣,我們不知道將來如何使用它們”。據稱,與製造核武器的龐大開銷相比,每年用於維護它們的費用毫不遜色。波諾馬連科表示,目前俄美已經擁有足夠的核遏制力,因此再花費鉅額資金研發和維護這種武器沒有實際意義。

俄軍事專家阿列克謝·列昂科夫也認為,俄羅斯擁有許多現代武器,“波塞冬”核動力水下無人潛航器比薩哈羅夫當年的核魚雷項目更先進。尤其是“波塞冬”使用核動力,具備無限的航程,而T-15核魚雷只有50公里的射程,使用上的限制很大。因此,重新恢復建造T-15核魚雷項目已失去其必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