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微文化丨動 腦

東營微文化丨動 腦

作者丨韓天民 攝影丨劉文明

啥樣的社會,都有窮和富。可當你受窮時,千萬要動腦啊!要不,窮也不知道咋窮死的。

我三十歲開門頭乾的門窗,已很晚了。當同齡人一年掙五六萬時,我一年才掙五六千,那時的我感覺挺好。親戚朋友、鄉里鄉親、相處得很和睦。那時給鄉里鄉親乾點活,他們給錢也理所應當,日子過得很悠哉,聽不到別人對我的閒言碎語。

可隨著自己不斷的努力和學習,年掙二三十萬也落到咱頭上了。

看看,當老闆多好啊!說話硬棒了,也有底氣了,二郎腿也會翹了,來客人腚也沉了,(坐著也不站起來了)嘴也懶了,(遇人該叫啥的也不叫了)連吃飯也是吃一碗老婆端一碗了。可怪,名聲卻越來越不好了。

這不,酒友們好幾個又湊一塊又喝上了,互相胡扯,互相諷刺,互相揭底,很少正事談到桌面上。

不過這次,也不光這一次,針對我的話題特別多。什麼韓老闆大了,喝酒也不叫俺了,說話也酸了,走路也晃了,小錢也看不到眼裡了……等等。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略微有靈感的我聽了,眨麼眨麼眼,咂摸咂摸,心裡很不舒服。

晚上躺在床上我和老婆叨叨說:“你說人怪了,以前咱窮時,鄉里鄉親對咱挺好,可這幾年富點了,他們見了我都陰陽怪氣的,你說咋了?”

“你沒感覺你變了嗎?變大了,大大的老闆了。”老婆連日本話也出來了,把聲音拉得很長。

“連你也諷刺我。”我氣得蹬了她一腳。

老婆又說:“你分析分析,以前窮時咱給鄉親們焊點東西一般不要錢,工夫是自己的,也無所謂了。現在好了,僱上工人了,鄉親們再來焊,要點錢也是理所應當啊!咱現在有人工費啊!可他們有的看起來還不大願意。”

“咋周?你要啊?”我急忙坐起來問,忽悟出點道理。

“咋不要,你天天又不在家,為啥不要?工人一干就好幾個小時,別的加工活都停下,天天光來麻煩咱。再說,我光要個本錢,這有錯嗎?”老婆理直氣壯地說。

“敗家的娘們!頭髮長見識短,都壞在你們娘們們身上。”我生氣地說。

“哼!你也夠嗆,這幾年你都大成啥樣了,村裡也快放不開你了,你還說我。”老婆氣得也坐了起來。

我撓撓頭想了想:“也對啊!”這一晚我也沒睡著,想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開會,從今天開始,凡是鄉里鄉親來乾點小活,工料全都搭上,不許要錢,狐朋狗友來了還得讓他們吃飽喝足。

至於我嘛,也要改,自己暗下決心,說話一定要謙虛了,鄉親們來了高接遠送,笑臉相迎。腚要變輕,嘴要變甜。讓老婆單獨打掃個會客室,茶水、香菸,二十四個小時不斷。

唉!你說怪了,半年後人氣大增。

你看人家韓老闆,變化真快啊!仗義疏財,心善人好,不拘小節,知理道法,有本事有眼光……

更奇怪的是,鄉親們很多麻煩的小活不來了。都不好意思來了,光不要錢。更可喜的是村裡有大點、掙錢的活都讓我幹。

唉!人啊,真是本經,真難琢磨透。不過,人要是遇上困境時,更應該靜下心來多動腦想想。做好人才是做好事的前提啊。

東營微文化丨動 腦

東營微文化丨動 腦

韓天民,利津汀羅鎮人,愛好文學和寫作 。在家從事門窗和養雞工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