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啦!青海“綠電9日”,將實現216小時全清潔能源供電

又来啦!青海“绿电9日”,将实现216小时全清洁能源供电

又来啦!青海“绿电9日”,将实现216小时全清洁能源供电

△光伏矩陣一角 汪曉剛/攝

6月20日,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召開新聞發佈會透露,在今年青洽會期間,從6月20日0:00-28日24:00,該公司組織青海全省連續9天216小時全部以水、風、光等清潔能源供電,實現用電零排放。

據瞭解,2017年6月17日-23日,國網曾在青海組織開展了連續7天168小時全清潔能源供電的“綠電7日”活動。青海省經信委副主任周平介紹:“與去年有所不同,今年我們結合實際,引入了火電調峰補償、發電權交易、負荷參與調峰等新機制,在實現清潔能源最大化消納的同時,檢驗電力運行調度能力,又為今後清潔能源最大化消納積累經驗,對全省清潔能源協調健康發展、進一步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文 | 呂銀玲

新能源日均發電量增40%

據介紹,“綠電9日”是國網響應今年青洽會“開放合作、綠色發展”主題,在青海電網策劃的以“保安全、全清潔、市場化”促進新能源最大化消納為目標的全清潔能源供電新實踐。

與去年相比,今年電網規模進一步擴大,全省電源裝機達2640萬千瓦、負荷達850萬千瓦、日均電量1.89億千瓦時,分別增長了13%、17%和8%。其中新能源裝機達1070萬千瓦,增長了42%,佔比達到40.6%,作為省內第二大電源,

新能源裝機已接近水電規模

“‘綠電9日’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國網國調、分調、省調三級調度上下聯動,北京、青海兩級電力交易平臺協調運作,各發電企業通力協作,電力用戶積極響應,優化制定電網運行方案,以確保青海全清潔能源供電順利實施。”青海電力總經理祁太元指出。

其中,電力電量平衡方面,增加水庫出庫流量,期間龍羊峽水庫日均出庫流量達850立方米/秒以上,較“綠電7日”期間提高100立方米/秒。同時,最大程度促進新能源消納,預計新能源日均發電量5300萬千瓦時,較“綠電7日”增加40%

此外,優化火電開機方式,進一步減少對火電依賴,僅保留確保北部電網電壓支撐的火電最小出力,較“綠電7日”降低61%,電量全部通過市場交易方式送往外省。

要確保實現全清潔能源供電,電網必須保持安全穩定運行。祁太元表示:“公司加強輸電線路及變電站設備的巡視維護,組織完成發、輸、變電設備和調度技術支持系統的隱患排查整治,電網保持全接線、全保護運行。合理安排電網運行方式,確保全網設備停電檢修計劃不影響全清潔能源供電。”

同時,嚴密監控電網送出和受入控制斷面潮流,確保不超穩定極限,優化調整電網電壓,保障電網安全。編制專項應急預案,開展聯合反事故演練,確保全清潔能源供電萬無一失。

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交易雙管齊下

要實現“綠電9日”,讓火電企業“心甘情願”壓降出力是關鍵。

寧北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定明介紹:“該公司積極響應並全力配合‘綠電9日’行動,兩臺2×135兆瓦火電機組均轉為停備狀態,以實際行動參與到青海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當中。”據統計,在“綠電9日”期間,國網通過對活動期間併網機組實施深度調峰補償,以經濟手段鼓勵發電企業主動參與電網調峰,預計擴大午間時段光伏消納空間5%

同時,國網實施負荷參與調峰機制,發揮市場配置作用,調整具有可調節特性的負荷峰谷時段,引導用戶積極參與電網調峰,增加白天用電負荷,擴大新能源消納空間,預計午間時段可增加負荷30萬千瓦以上,為光伏消納拓展約4%空間

。“我們與供電公司簽訂了《綠電9日負荷響應實施協議》,並按照互換後的6月份峰谷電價時段第一時間進行了生產調整,將企業規模化生產由原來的夜間調至為白天。這樣一來,不僅節約了生產成本、降低了安全風險,也更加方便於車間生產管理。”爍華鐵合金有限公司總經理朱輝表示。

除實施調峰補償機制、負荷參與調峰機制外,國網還廣泛開展新能源省內電力直接交易、跨區跨省外送交易,組織停備火電機組與新能源企業開展發電權交易。

王定明表示:“國網組織火電企業與清潔能源發電企業開展發電權交易,對火電企業在‘綠電9日’期間因少發電量而造成的損失,進行每度電3分錢的補償,成為促進火電企業節能減排的有力措施。”據統計,“綠電9日”期間將達成1.99億千瓦時發電權交易電量。

同時,國網組織新能源企業與三江源地區清潔取暖項目實施直接交易,讓藏區百姓共享清潔能源發展成果,預計日均交易電量12.06萬千瓦時,預計直供電量362萬千瓦時,清潔取暖用戶因讓利節約用電成本10萬元以上,新能源增發收益220萬元以上。

大數據提高新能源管控水平

藍色的集控中心主站側預測曲線、綠色的場站側預測曲線在走勢圖上起起伏伏延伸至24點位置,紫色的實發功率曲線則剛攀爬至11時一刻的實時位置;紫色實際走勢與主站側、場站側預測的路徑基本吻合……這是國內首個新能源大數據創新園區——基於青海新能源大數據創新平臺的創新園區集控中心監控大屏上顯示的一幕。

據瞭解,該平臺提供超過90個計算節點的集群支撐,平臺預置超過50種以上當前主流的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算法。平均每個光伏電站數據採集量點數達3-4萬點,每個風電廠數據採集量點數達7000-8000點,每天新增數據總量超過60GB。在“綠電9日”期間,青海新能源大數據創新平臺在推動網源協同控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魯能青海分公司共和光伏電站是青海省內首座接入新能源大數據創新平臺的光伏電站,該電站站長蘇嶽表示:“目前新能源大數據創新平臺已實現對全站設備的遠程監視和控制功能,電站實現了‘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運行模式,大大提高了電站運行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後續公司將依託新能源大數據創新平臺陸續接入已投運的清潔能源項目,以‘區域管理、集中管控、運檢分離’為目標,實現人力資源的集約化管理,提升系統安全管理,達到高效智能管控。”

此外,“綠電9日”期間,青海電力還通過深化應用多能互補協調控制技術,以新能源和負荷短期、超短期功率預測為基礎,實施水、風、光多能協調控制,水電快速跟蹤響應,實現新能源優先發電,最大化消納。

“綠電9日”是全清潔能源供電新開始

“儘可能多地使用綠色能源是全球共識,希望今年的‘綠電9日’之後,還會有‘綠電20日’、‘綠電1個月’,有更加長遠綠電。”從中受益的朱輝對綠電新常態充滿了期待。

據瞭解,去年“綠電7日”青海邁出了探索能源轉型道路的第一步,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還面臨著大電網的配置基礎相對薄弱、調峰能力不足、統一的電力市場機制還不完善等諸多挑戰。今年“綠電9日”的策劃開展,就是直面這些問題和挑戰,是對不斷改革完善的電力市場運行機制的實踐驗證,是對新能源技術創新與發展成效的實際檢驗,也是對能源轉型道路的再一次深入探索

“下一步,國網將發揮好電網在能源革命中的中心和樞紐地位,牢牢把握能源清潔低碳轉型中的再電氣化特徵,加強電網基礎設施建設、持續開展重大技術創新、促進政策和市場機制完善、激發全社會參與力量,力爭在能源轉型的歷史進程中創造更多青海樣本與實踐。” 祁太元介紹。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