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雲浮鄉村振興示範村系列報道⑥」新興縣簕竹鎮石頭衝村:綠色發展的別樣風景

「打造雲浮鄉村振興示範村系列報道⑥」新興縣簕竹鎮石頭衝村:綠色發展的別樣風景

花園式的石頭衝村

作為溫氏集團最初的發祥地,石頭衝村的美麗鄉村建設走出了自己的獨特道路,形成了綠色發展的別樣風景。

“城規+民約”——建設花園式農村

在大廣場斜對面的宣傳欄上,紅色標題的石頭衝村小組21條村規民約格外醒目,旁邊是寫有“簕竹鎮環境衛生保潔員”字樣的公示牌,保潔員姓名、負責區域、聯繫電話和監督電話等信息一目瞭然,還有保潔員的照片。石頭衝村村長溫志開說,這樣做是為了將村中的環保工作落實到位,真正做到“不落一張紙”、“不落一粒塵”。

眼見為實。走遍村中的大路小巷,乾淨整潔的村道,錯落有致的洋房,整齊劃一的路燈,大大小小的廣場,優美的綠化環境,令人神清氣爽。五聯村委支部書記溫木輝將石頭村的現狀概括為:山上有竹木,山中有雞屋,村中有佈局,老人有幸福,少年講紀律,中年人團結加努力,為實現新農村的小康生活而奮鬥。這不正是我們追求的和諧社會的真實寫照嗎?

「打造雲浮鄉村振興示範村系列報道⑥」新興縣簕竹鎮石頭衝村:綠色發展的別樣風景

漂亮別緻的民居

一排橘紅色的洋房顯得尤為耀眼。“村委依據村規民約,對石頭衝村統一規劃,加寬原有巷道,規定村民建房不能超過3層。實施‘三清三拆’,把不合規劃、擋道、影響村容村貌的房子拆掉,這就需要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溫木輝介紹說,“我們講明緣由,村民們都表示理解。”

「打造雲浮鄉村振興示範村系列報道⑥」新興縣簕竹鎮石頭衝村:綠色發展的別樣風景

大廣場對面的籃球場

村裡還十分注重生態環境建設,村中的廣場、運動場等處處是綠色,令人神清氣爽。在村民眼裡,這是一個由住宅區、種植區、養殖區、娛樂區、悠閒區構成的大花園。“每天吃完晚飯,都會去運動場鍛鍊身體,晚上有路燈照明,視頻護航,很踏實。”溫志開說。

「打造雲浮鄉村振興示範村系列報道⑥」新興縣簕竹鎮石頭衝村:綠色發展的別樣風景

“不落一粒塵”的環形村路

目前,該村累計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已建成環村大道,巷道全部實現硬底化,建成村文化廣場、文娛活動室、休閒健身公園及停車場、籃球場等公共設施。村民居住宅樓房化達100%,農村垃圾處理率達100%。

“公司+農戶”——生態養殖奔富路

從大廣場沿著瀝青村道向村裡走不遠,就到了石頭衝村種雞場。“以前是傳統養殖,2013年溫氏集團助資以後,提供技術,改造升級場房和設備,由原始的散養升級為現在有三層雞的‘A’型籠養。”溫志開笑著說,雞舍中安裝有清糞系統,雞糞掉入槽中的發酵床上,撒上養殖廢物發酵用的菌種,使其水分蒸發均勻,最終形成乾燥的有機肥,實現廢物“零排放”。

溫志開補充說,種雞場有山坑鳳、清遠麻雞2號、天露麻雞2號這三種雞,共40多人在這裡工作,這為當地農民解決了就業問題,提高了收入,縮短了上班的距離,同時可以兼顧工作和家庭。

“從前農戶的雞舍跟住房離得很近,氣味難聞,汙染環境,影響村民的生活。去年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經政府牽頭,同養雞戶協商,組成大型養殖小區,再分配給各養殖戶主,統一規劃、統一管理。” 溫志開介紹道,養殖小區有60多畝,村中的養殖戶統一在養殖小區中養殖。溫氏提供雞苗、飼料、藥物、技術、銷售等服務,合作農戶負責養殖,形成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緊密型“公司+農戶(或家庭農場)”模式。目前,養殖小區內有9戶養殖戶,其中,7戶養雞,2戶養豬,養殖戶年收入10萬元左右。

「打造雲浮鄉村振興示範村系列報道⑥」新興縣簕竹鎮石頭衝村:綠色發展的別樣風景

“七戶八股”開會舊址

實現鄉村振興,就要牢牢牽住產業興旺這個“牛鼻子”。石頭衝村人很早就意識到這一點,1978年已經開始發展群雞養殖,到1983年由溫北英牽頭召開“七戶八股”會議,後來成立廣東溫氏有限公司,把養殖業推向企業管理,隨後實行全體員工持股制。“發展養殖經濟帶動了大部分農民從困難走向致富,從解決溫飽到推動養殖業的發展壯大,靠養雞發財。”溫木輝自豪地說,2017年村集體年收入達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萬多元。

“幹群+初心”——齊創美滿生活

石頭衝村有103戶400多人,99%姓溫,就像溫木輝說的,給前來遊覽的人送“溫”暖。據溫木輝介紹,如此美麗的石頭衝村並不是一天兩天就建成的。它是石頭衝村黨支部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以黨建促鄉村發展,推動支柱產業升級、保護生態環境、規範村級治理,使黨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協調聯動村、企、民三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打造雲浮鄉村振興示範村系列報道⑥」新興縣簕竹鎮石頭衝村:綠色發展的別樣風景

美如油畫

溫木輝回憶,從80年代開始,便參與家鄉建設,一年辦一件實事,逐步解決溫飽、道路、水電、交通設施等問題。村中自發成立了鄉村振興籌委會,作為家鄉建設小組,凡村中要辦要建的內容,先由建設小組召開小會,再開群眾大會公報所做決定,讓群眾知道怎麼做、幹什麼,與村民攜手共建。

石頭衝村黨支部立下初心為人民,產業興旺結碩果。改革開放初期,石頭衝村黨支部以“黨組織帶領、能人帶動”的理念,村、企共同立下“精誠合作,齊創美滿生活”的初心,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謀事創業,從創造出用棉花包、稻草、燈泡代替保溫箱和保溫罩的地平育雛雞,到創新“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以養雞為主的特色產業,再到率先建立現代家庭養殖農場,實現養殖機械化、集約化、標準化,黨組織和企業共同帶領石頭沖人民奔康致富,使村集體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群眾收入穩步增長。當前,石頭衝村村民人均純收入超出簕竹鎮農村人均純收入的200%,已全面達到小康生活水平。

石頭衝村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鄉村建設顯新顏。通過多次召開黨群聯席會議、鄉賢理事會會議,共同推動新農村建設順利進行。“以前排出的汙水汙染田地、河水,還散發出臭味,現在村中的汙水管網已全部鋪設並接通,村集體共投入資金130萬元,建設無動力汙水處理管網,經過技術處理後排出的汙水像清水一樣,效果非常好,堪稱‘美麗的汙水處理’。”溫木輝自豪說。

美麗鄉村需要大家共同出資、出力、出物參與建設。9年前黨員帶頭捐款建設家鄉,村民自願捐助,家鄉建設小組解決了很多建設問題,並將這個方法推廣到其他11個自然村。“因為有了黨組織帶頭引領,提高了村民的意識,激發了村民的建設積極性,才成就了今天環保、文明、美麗的石頭衝村。”溫志開說。

過去新農村建設以養殖業為中心,村委統一規劃建設,拆除了部分養殖場,通過“三清三拆”,留出綠化用地。東樓後面的小廣場、26畝的大廣場,都是村民無償捐獻場地修建的。現在的石頭衝村,村民安居樂業,其樂融融,成為全縣名村示範村建設的排頭兵、廣東名村、省級衛生村、市“文明村”和新興縣首批宜居村莊。

發家致富後的石頭衝村人,在黨支部黨員的引領下,儘自己所能為建設美麗鄉村,為鄉村振興出地、出力、出資,形成“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和諧新農村局面。

石頭衝村在抓好發展的同時,加強村內各項管理,建立健全村規民約,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制度,憑藉發揮先富帶後富的精神,通過村村聯建的平臺與兄弟村分享經驗,通過溫北英基金會支持相對困難的村集體發展和幫助貧困家庭兒童生活學習,帶領兄弟村共同發展、共同富裕。


雲浮融媒中心

編審:劉炳華

通訊員:盤文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