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明日來“搶戲” 合肥或連下3天

梅雨不強勢,高溫便乘虛而入。昨日,熱浪撲面而來,合肥市區最高氣溫達到36℃,長豐高達37.1℃。在高溼度的搭配下,合肥依舊熱成“燜燒罐”,在最悶熱的省會城市排名中,連續第二天擠掉其他“勁敵”獨佔鰲頭。不過,身處梅雨期,高溫再強勢也難長期霸佔主場,一場暴雨正在醞釀“搶戲”……

合肥連續兩天體感溫度超48℃ 在省會城市中排第一

昨日,整個安徽,很難找到一個涼爽的去處。全省只有淮北北部、安慶、池州西南部沒有衝上高溫線,其他地區都在35℃以上,個別氣象站點監測到了37℃。合肥市區高溫達到36℃,長豐更是一舉達到37.1℃。

雨不是沒有,只是沒有掀起波瀾。省氣象臺說,午後,碭山、宿州、亳州都下雨,只不過這種局部短時降水,對氣溫大局勢影響有限。

暴雨明日來“搶戲” 合肥或連下3天

除了以一場大雨作為開場戲之外,今年的梅雨一直有點“名不副實”。被高溫牢牢搶了“C位”不說,還用雨季專屬的高溼度加以配合,使得“熱”升級為“悶熱”,讓人難以忍受。不過,再忍耐一兩天,高溫就將交出主動權,讓位暴雨。

省氣象臺說,目前主雨帶仍舊位於黃淮流域,昨天夜裡起雨帶逐漸南移,今天我省淮北北部處於主雨帶東段邊緣,降水以局部雷陣雨為主,部分地區降雨量可達中雨到大雨,局部暴雨,並伴有局地8級左右雷雨大風、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28日起,雨帶逐步南壓,沿淮淮河以南有持續降水過程,其中28-30日沿淮到沿江、7月1日沿江江南部分地區中到大雨,局部暴雨。29日後,全省氣溫有較明顯下降。

具體到合肥,這場暴雨最快“週四見”。預報也幾度變更,截至昨日20時,預報從連續三天暴雨轉為“暴雨+大雨+大雨”組合。無論最終雨量如何,連續三天大雨應該是會守約的。本週日,雨水將稍作休息。

38℃高溫+50%溼度最易引發中暑

在雨水來臨前,我們也有必要做好抵禦高溫的準備。“沒有風、高溫環境、勞動強度大、水鹽供給、暴曬時間長、體質較弱等因素都有可能引發中暑。”氣象專家說,一旦氣溫和溼度比例達到一定程度,就要謹防中暑。“當氣溫在30-31℃時候,如果溼度達到85%,容易中暑;當氣溫在38℃,溼度只要達到50%就容易中暑。”

菜價

高溫、暴雨接連來合肥菜價或有波動

由於氣溫較高,對西瓜、香瓜、哈密瓜等各種消暑類瓜果需求量持續增加,日均銷售達1000噸,帶動著果品市場持續旺銷,預計近期果品市場將持續紅火。

火警

高溫“桑拿天”空調也“動怒”

6月25日9時許,合肥市梅山路某單位的空調外機在沒有啟動的情況下發生了“自燃”,短短几分鐘,整個外機就被燒成了焦炭。就在同一天下午,合肥市青陽路與長江西路交口某小區內一住戶家的空調外機也發生了“自燃”,據業主反映,可能是因為空調“超期服役”,線路老化引發的火災。

空調為何會“自燃”?合肥消防表示,空調“超期服役”、電容器受潮、空調長時間開機、壓縮機負荷增大、空調沒有安裝保險裝置等因素都可能引發空調“自燃”。

急救

合肥120兩天接12起疑似中暑呼救

供電

合肥電網全面進入迎峰度夏期

昨日13:20,合肥電網最大負荷攀升至556.8萬千瓦,今夏首次打破6月曆史紀錄,與此同時,25日全天用電量也是入夏以來首次突破1億千瓦時大關,達1.058億千瓦時,合肥電網自此全面進入迎峰度夏期。

據預測,今夏合肥電網最大負荷或將突破750萬千瓦,較此前歷史紀錄漲幅超10%,給安全運行帶來較大壓力。

環衛

氣溫40℃以上環衛工人停止戶外作業

近日,高溫天氣不斷“加碼”,為此,合肥市城管局要求環衛工人錯峰作業避開高溫,並前往環衛驛站納涼,在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時,一律停止當日戶外環衛人工清掃保潔作業。

合肥市城管局下發的《關於做好夏季環衛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中要求,各單位要把防暑降溫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各一線環衛作業隊(中心)及環衛市場化企業要及時制定高溫防暑降溫保障措施和救護預案,做好防暑降溫物品和藥品的發放工作,嚴禁將防暑降溫等物品的購買費用攤派給作業人。

“各單位要嚴格執行省高溫津貼標準。”合肥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日最高氣溫達到35℃及以上時,須向戶外環衛作業人員支付高溫季節津貼,每人每個工作日不低於10元。此項津貼按月單獨發放,不得納入工資範疇。

《通知》強調,各單位要根據天氣狀況適時調整道路清掃保潔人工作業時間,加大機械清掃保潔頻次。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時,一律停止當日戶外環衛人工清掃保潔作業。此外,在高溫期間還不得安排環衛工人連續加班作業,嚴禁帶病上崗,對年齡偏大、體質較弱的環衛職工也應適當調整作業崗位或合理調換作業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