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前身《新華日報》與涉縣的故事

涉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紅色聖地。在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是晉冀魯豫邊區的腹心地,首府縣。從1937年到1949年,先後有130多個黨、政、軍、財、文等重要機關相繼進駐併成立於涉縣。抗戰勝利後這些機關相繼遷離涉縣,留下的眾多革命舊址成為涉縣紅色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寶貴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

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下我國的第一報刊《人民日報》的前身《新華日報》在太行的發展歷程。

一、《新華日報》創建背景

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後,全民族抗日戰爭爆發,經國共雙方多次協商,9月23日,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為了在國民黨統治區更好的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努力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真理傳播到人民群眾中去,共產黨決定籌備出版《新華日報》。

1938年1月11日,中國共產黨在漢口創建了《新華日報》,由中共中央長江局直接領導,所以稱之為《新華日報》長江版。7月,武漢會戰爆發,漢口《新華日報》緊急疏散。工作人員轉到西安著手籌辦《新華日報》西北版,但由於國民黨的層層限制,最終黨中央決定何雲同志負責到太行籌辦《新華日報》華北版。

二、《新華日報》創建及發展

人才問題解決了,那物資問題怎麼辦?報紙的出版離不開印刷機、鉛字(鉛銻、錫合金鑄成的印刷或打字用的活字)、銅模(紫銅或鋅合金制的澆鑄鉛字的模型)、電料(電器器材的統稱,如電線、開關等)、紙張、油墨等。這些物資大都來自大、中城市,敵人是嚴禁這些物資進入根據地的。為了堅持出報,打版鑄版全是手工操作,缺了字,工人就自己動手刻,可好後用翻字盒翻字;沒有電,就用手搖;沒有紙,就下鄉收麻頭、破布、爛鞋,用小毛驢拉水墨碾紙漿,然後刷在牆上,晾乾後,一張張地揭下來;沒有油墨,他們就用太行山上產的松煙、蓖麻油和密陀僧(氧化鉛)為原料,製造出合用的鉛用油墨;他們攻克了一道道難關,才使報社初步具備了出版報紙的條件。

《人民日報》前身《新華日報》與涉縣的故事

無論在怎樣惡劣的環境中,何雲爺爺始終帶領同志們以堅定的姿態,排除一切困難堅持報紙出版,及時把國內外重大新聞刊印出來,發送各地。當時中共北方局書記楊尚昆評價說:“《新華日報》華北版的努力替我們新聞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開闢了敵後新聞事業的新紀錄。”

每次掃蕩人員和設備都能及時轉移嗎?如果轉移不了怎麼辦?確實,日軍掃蕩是不會提前跟我們打招呼的,當我們得到情報的時候,可能日軍已經到跟前了,設備轉移已經來不及了。具一位曾經在《新華日報》工作過的老爺爺回憶1940年10月間,敵寇“掃蕩”時,由於我們缺乏對敵鬥爭和空室清野的經驗,在白天,把機器埋在了平地裡,又澆上水。當時看著很好,後來土層下陷,出現了裂痕,被敵人發現,一臺四開鉛印機就這樣被敵人掘出燒燬。不過這種情況在之後再也沒有發生過。這就說明我們的戰士也是在工作、轉移中不斷的吸取經驗教訓,不斷的增長才幹知識。就像我們現在這樣,都是在不斷的學習知識,積累經驗。

大家去參觀陳列館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在陳列館二樓第四廳的展櫃裡陳展著一臺“印刷機”?這臺印刷機就是當年129師印刷廠用過的。當年129師印刷廠曾在涉縣坪上鄉黃岩村駐紮過,129師印刷廠撤離涉縣時,將機器零件埋在了地下。1986年馮華廷在挖地基時發現後被涉縣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員徵集回來。

《新華日報》華北版在太行期間,遭遇了一次巨大的損失。那是1942年的5月下旬,日偽調集大批人馬“掃蕩”太行根據地,報社人員被衝散,何雲爺爺率領12人的小分隊迅速轉移到遼縣附近。幾天來他們沒有片刻休息,加上連日無飲食,早已虛弱無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何雲爺爺仍堅持架起電臺收聽電訊,親自撰寫稿件,計劃出版戰訊,完全忘記了個人的安危。28日黎明,日軍開始搜山。當何雲爺爺收聽完電訊準備轉移時,已被敵人重重包圍。身處絕境的何雲爺爺知道難以衝出重圍,便命令身邊的同志說:“不要把子彈打光了,留下最後兩顆,一顆打我,一顆打你自己。我們不能當俘虜!”剛說完,他就被敵人打中背部,倒在了血泊中。敵人撤退後,戰地醫護人員把何雲爺爺從昏迷中搶救過來,他剛一甦醒,就掙扎著斷斷續續地說:“我的傷不很嚴重,快去救治倒在那邊的同志們……”但在醫務人員檢查完別的傷員再來看他時,他的心臟已經停止了跳動。

《新華日報》華北版經理部秘書主任黃君珏也是這次犧牲的,她死的極其壯烈。當時黃君珏跟隨新華書店轉移突圍時將年僅2歲的兒子託付給村裡一位老鄉照顧。期間,她帶領10多位同志,反覆穿插於敵軍間隙中,奮戰了七晝夜,始終未能突出重圍。6月2日清晨,100多日偽軍開始搜山。黃君珏立即指揮大家分散應戰,同敵軍周旋了大半天,多位同志壯烈犧牲。黃君珏和兩位女同志則退守到道士帽峰懸崖邊上的一個山洞中。下午6時,日偽軍從四面包圍上來,快要逼近山頂洞口,黃君珏突然一躍而出,用手槍射擊敵軍,幾個敵人應聲倒地。氣急敗壞的日偽軍從後山爬上洞頂,用繩子捆住柴草吊到洞口,企圖放火燻死洞中的女八路。黃君珏在此危急時刻,立即跑出洞口,躺在一塊巨石後面,連續向放火的敵軍射擊。戰鬥到7時許,子彈已全部打光了,黃君珏也身中數彈,她高聲喊道:“同志們!我們現在已經彈盡糧絕了,寧死不當俘虜。現在的唯一出路,就是跳山崖,以身殉國!同志們,跟我來吧!”她把手槍砸爛扔掉,趁敵不備,縱身跳下懸崖……

當時,黃君珏的丈夫王默磐身負重傷,隱蔽在另一山上,親眼目睹了妻子殉難的慘烈過程,心如刀絞。他在給岳父的信中這樣寫到:

“夜九時,敵暫退,婿勉力帶傷行,潛入敵圍,尋到遺體,無血無傷,服裝整齊,眉頭微鎖,側臥若熟睡,然已胸口不溫矣。其時婿不知悲傷,不覺創痛,跌坐呆凝,與君珏雙手相握,不知所往,但覺君珏亦正握我手,漸握漸緊,終不可脫!山後槍聲再起,始被驚覺,時正午夜,皓月明天,以手掘土,暫行掩埋。”

《新華日報》華北版在此次反“掃蕩”中,僅犧牲的同志大約就有五十餘人,受傷的也有很多。這是我國新聞史上悲壯的一頁。

1943年10月1日,《新華日報》華北版在涉縣桃城改為太行版。(從進駐涉縣到改版這10個月期間,共出版報紙846期。)

1944年秋季,報社住址遷到涉縣七原村(今中原村),代號是“洛陽部”。

1946年,《新華日報》一分為二,以《新華日報》太行版的人馬作基本班底在邯鄲創建了晉冀魯豫《人民日報》。7月1日,毛主席為《人民日報》親筆題寫了“人民日報”四字報頭。1948年6月14日,《人民日報》完成了在太行山的使命而停刊,共出版了746期。

1948年6月15日,《人民日報》北上與《晉察冀日報》在河北平山縣合併為中共華北中央局機關報《人民日報》,同時擔負黨中央機關報職能。1949年3月15日華北《人民日報》遷往北平,8月1日正式成為中共中央機關報。

三、《新華日報》所做出的貢獻

《新華日報》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機關報,在艱苦卓絕的戰爭環境中,不忘初心,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宣傳報導原則,積極報導了八路軍、新四軍等人民武裝英勇抗擊日寇的戰績,同時也如實地反映了國民黨愛國將士在正面戰場的抗戰事蹟。她通過新聞宣傳的方式為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四、結尾

一肩行李下太行,一肩行李上太行,《人民日報》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作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作為展現蓬勃發展社會主義新中國的舞臺,在它艱苦創業的奮進歷程中,不能忘卻它的前身之一《新華日報》所做出的奠基性貢獻,不能忘卻在抗日戰爭烽火中久經考驗的新聞戰士們,不能忘卻在太行山的這段激情歲月……

《人民日報》前身《新華日報》與涉縣的故事

《人民日報》前身《新華日報》與涉縣的故事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二字,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