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成熟,从学会麻烦别人开始

真正的成熟,从学会麻烦别人开始

真正的成熟,从学会麻烦别人开始

怕麻烦别人,最终会更麻烦别人

“己之事,自完成;毋烦人,大事成”。

这是我多年来,一直秉承的人生信条。对麻烦别人,我总是避之唯恐不及。

前段时间,家里网络出了问题,打电话问客服。客服说片区没问题,应该是你家的个人问题,后台查不出具体原因,随后给了我维修人员电话。

无奈之下,我才打电话,向维修人员求助。维修人员来了之后,一检查,告诉我是个小问题,改一下设置就好。

专业人士三分钟搞定的事儿,我整了一上午。结果网线头弄坏,还得麻烦维修人员换水晶头。

真正的成熟,从学会麻烦别人开始

事后反思,我才意识到,多年来,一直没分清“麻烦”和“求助”二字的区别和界限

我简单粗暴地,把所有需要通过别人才能完成的事情,都界定为“麻烦”他人。

实际上,合情合理地麻烦他人,并不会给他人带来麻烦。

有时候该麻烦别人时,自己却死扛着,反而会给对方带来更多的麻烦。死扛,往往意味着能力不够,很可能会把简单的事情,折腾得越来越复杂。

真正的成熟,从学会麻烦别人开始

怕麻烦别人,本质上是害怕被拒绝

当我顿悟之后,很诧异自己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奇怪的价值取向。再纵观大家,其实持这种价值观的人,比比皆是。

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传统文化过度提倡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无私奉献。这是会被颂扬和传唱的品质。而这无形中就给社会整体带来了压力,个体肯定会倾向于去吻合约定俗成的审美偏好。

真正的成熟,从学会麻烦别人开始

《奇葩说》有一集辩题是:不给别人添麻烦是美德吗?现场观众第一次投票时,有60%的人支持是美德,在后续辩论中,赞成比例最多飙升到80%多。

不给别人添麻烦,在大部分人心中,已经到了是不是“德行”“美德”的高度。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我们会下意识地迎合这种偏好。毕竟,没有人想当异类,被大家排斥。

不愿意麻烦别人的第二个原因,和个体的自尊水平有很大关系。

知乎上有网友提问,为什么总害怕麻烦别人?网友说每次需要别人帮忙时都要纠结好长时间,怕别人嫌麻烦,怕别人拒绝,总要纠结内疚困惑自己很长时间。

《恰如其分的自尊》里提到,人的自尊水平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自信、自爱和自我观。

自爱是指一个人能不能做到,对自己无条件的爱。无论自己表现好与坏,都不会自我嫌弃,自我贬低。

自我观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是正面还是负面,依赖外界因素还是取决于自我认知,是否能够稳定地使用同一套标准。

低自尊的人常常表现为不自信,对自己无法做到无条件的爱,自我评价也经常是比较负面性的,他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界的反馈。这就会导致自我评价不稳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

很怕麻烦别人的人,大部分属于低自尊水平的人。

我的朋友小左,就是一个害怕麻烦别人的人,她甚至害怕麻烦老公,内心深处很恐惧老公觉得她没用。因为她内心并没有形成稳定的自我评价,做不到无条件地爱自己,也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在她老公拒绝帮助之后,她会贬低自己,归因为自己不够好,才会被拒绝

真正的成熟,从学会麻烦别人开始

我回想自己的心态,也特别担心被拒绝。拒绝会降低我的自我评价,影响我的自信心。归根结底,我对自己的爱,太依赖于外界,并没有做到无条件接纳自己。

一旦被拒绝,就认为自己“差劲”,过度担心自己被他人界定为“无用”之人,这是我们开口求助时,内心最大的障碍。

真正的成熟,从学会麻烦别人开始

人和人之间,归根结底“麻烦”二字

古典在《跃迁》中多次提到个人“保持开放”的重要性,人要和其他人实现大脑联机,才能在信息爆炸、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加快成长速度。

不“麻烦”别人,可能也没有这么精彩的畅销书。麻烦别人的本质,是把自己看做一个开放的系统,愿意和他人交流碰撞思想,资源或者其他有价值的东西。

一个人越懂得适时适度地“麻烦”他人,就越可能实现成长的“跃迁”。

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弱连接和强连接。弱连接是指比较生疏的,松散的关系。强连接是指互动频率比较高,情感关系也比较紧密的关系。

强连接可以为我们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在逆境中,像一道曙光,指引着我们爬出无尽的黑暗。

强连接也是我们幸福感的重要来源。积极心理学之父戈尔曼说,人际关系是幸福感的主要源泉。这里说到的人际关系,其实指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强连接。

人和人能不能建立强连接,很大程度取决于你会不会适时适度地麻烦别人。

钱钟书在《围城》里讲到,最好的谈恋爱方式是“借书”,一借一还,这样就有了“来往”。两个人的互动频率至少是两次,强连接就这样刷出来了。

麻烦别人,是拉近距离的起点。

一来二去,我们才能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至交。

真正的成熟,从学会麻烦别人开始

学会正确姿势,开启新世界之旅

一个人要从不愿意麻烦别人到学会麻烦别人,有时候并没那么容易。我在顿悟之后,尽管知道要学会求助,但是根深蒂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并没有马上扭转过来。

真正的成熟,从学会麻烦别人开始

首先,我先确认愿望是“学会向人求助”,接着想象结果“可以和人建立强连接,可以加速成长”,再接着想一下实现愿望中会遇到的障碍,害怕别人拒绝,担心别人给差评,最后一步制定扫除障碍的具体计划。

WOOP思维工具之所以非常有效,是因为能让我们明确自己在实现愿望中的现实阻碍。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障碍是什么,这是阻碍我们改变自己的根源。找到障碍,针对障碍做出可行的计划,新的习惯就能建立起来。

麻烦别人,一定要树立边界意识,不要让别人为难。

哪些事情可以麻烦他人,可以麻烦谁,哪些事情轻易不要开口,这个分寸要掌握好,否则就真的会给人带来麻烦。

真正的成熟,从学会麻烦别人开始

蔡康永说,超出人际关系的麻烦,会让别人为难。

我有一次参加为期一周的学习,宿舍里有个女孩小董,大家萍水相逢,并不算多熟,她却习惯于随时随地麻烦别人,帮她拎包,帮她买东西,帮她打水。她认为所有一切,都是别人的举手之劳。宿舍里所有人都不甚其烦,第三天大家就很默契地避开她了。

麻烦别人,要懂得回馈。《影响力》里提到人与人之间相处,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互惠互利。这是人类在进化中,形成的一种默认设置。所有人在提供给别人帮助时,都默认在自己需要帮助时,对方会给予回馈。如果有谁打破这种平衡,就很难再得到他人的帮助。

尽管人和人之间,以互惠互利为基础,但是千万别跳进计算付出和收获是否对等的大坑里。

人有一种错误的思维倾向,“自利偏误”,几乎所有人都倾向于给自己“戴高帽”,考试考好是自己聪明,没考好是题太难

自利偏误会让人在计算付出时,偏袒自己,认为自己付出得更多。算来算去,就容易有吃亏心理,对对方不满意。斤斤计较,能摧毁一切关系。

真正的成熟,从学会麻烦别人开始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很多人怕麻烦别人,但是,不麻烦彼此,关系也就无从建立。有这种麻烦哲学的人,难以发出对关系的渴望,所以势必会退回到孤独中”。

学会适时适度的麻烦别人,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开始。

人和人之间,归根结底,麻烦二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