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快樂的根本,是學會讓心健康

陳春花:快樂的根本,是學會讓心健康

請收聽主播鄭海音朗讀音頻

安靜的時候,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會呈現在自己的眼前,不僅僅是窗外挺拔峻峭的山、湍急流淌的河、悠閒漫步的馬,那些在自己成長中的美好也湧現了出來。開放的心情和心智就如貝多芬的交響曲,昂揚並富有生命的張力。我隨身帶了馬彬送給我的一本小書——《我的心是一朵蓮花》,這本書是林徽因的詩與文。她如此介紹自己:

每當一個作品純粹是我對生活的熱愛的產物的時候,我就會寫得最好。它必須是從我的心坎裡爆發出來的,不論是喜還是悲。必須是由於我迫切需要表現它才寫的,是我所發覺或者熟知的,要麼是我經過思考才瞭解到的,而我又十分認真、誠懇地想把它傳達給旁人的。對我來說,「讀者」,不是「公眾」,而是比親友更能瞭解我,和我具有同感的;他們很渴望聽我的訴說,並且在聽了之後,會喜、會悲。

我喜歡她的文字,喜歡她文字中表現出來的「誠懇」和「真實」,我是被她的文字打動之後,才知道這是一個極其傳奇的女子,而她留在我心中最深的印象是,在極其顛沛流離的年代,依然保持純真、熱情和克服一切困難,內心無比強大的形象。

陳春花:快樂的根本,是學會讓心健康

我一直都很喜歡林徽因的詩歌,她的詩非常的美,並且能從它們的美中獲得力量。她在《蓮燈》中寫道: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

正中擎出一隻點亮的蠟,

熒熒雖則單是那一剪光,

我也要它驕傲地捧出輝煌。

就是這樣一個柔美的女子,透過文字表達著自已真的情感,以及自我呈現的能力。在另一篇短詩《「九一八」閒走》中,她又寫道:

但我不信熱血不仍在沸騰;

思想不仍鋪在街上多少層;

甘心讓來往的車馬狠命地軋壓,

待從地面開花,另來一種完整。

這是多大的力量和能量,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為什麼林徽因卻能夠沿著自己所設定的方向前行?

因為她有著強大的定力,由自己的心指引,去做自己滿心喜歡的事情,並相信這一切。在今天這樣一個需要真誠的環境中,這樣強大的內心力量尤為珍貴。

學會讓心健康,不受外在的影響,這是一個人能夠獲得快樂的根本所在。你可以把最尋常的空間,變成溫馨美好的地方,你可以學會傾聽自己的內心,喜悅而快樂地接觸你自己,學會讓心與美好聯結在一起。你更需要在一個缺少真誠的環境中,聽從自己內心的指引,去做滿心喜歡的事情,去積蓄自己內心強大的力量。

陳春花:快樂的根本,是學會讓心健康

明白了這個道理,任何方式都可以讓我們安靜下來,打坐和閉關自是其中一種;讓自己與大自然融合也會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記得 4 月的一個週末,我到日本去看櫻花,因為到的時間並不是櫻花盛開的最好時節,所以並沒有看到漫山遍野櫻花盛開的燦爛景象。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我的心情,因為在奈良的一個夜晚,甘茜說酒店附近有一處著名的寺院,剛好在夜晚有兩個小時的開放時間,不妨去欣賞一下。對於這個寺院我並沒有任何的瞭解,也不知道一個夜晚的庭院會帶給我什麼。

順著昏暗的燈光,踩著石板路,沿著路牌指示,來到了寺院,望見長長的石階掩映在豐裕的花木叢中,燈貼伏在地面,發出微光,茶花在夜空下忘情地盛放,青竹刺破夜色的攏圍,高高地向著那輪新月簇擁過去。庭院裡的水面極靜、極亮、極透,水邊的樹都舒展著枝條,向水中看去,都在向水的更深處聚扎,彷彿樹是從水裡生出來的,枝條變成了根系,好在其中一棵早開的粉櫻也在欣賞自己的倒影,時不時還飄落花瓣,舒緩一下你的心,讓你知道時光還沒有凝固到無法呼吸與意想,

世界也沒有真的被顛倒過來。

陳春花:快樂的根本,是學會讓心健康

那個時候,站在水旁邊的我完全忘了自己的存在,只想能與這一切融合在一起,我的心也被無限充盈起來,擴展到浩瀚的太虛,讓這不可思議的虛空在心裡投映出一片純淨的天空。我只敢小心翼翼地站在水邊,讓自己的心與這靜謐的水色融合在一起,與靜籟的空氣融合在一起,忘掉了自己在哪裡,也忘記了自己要做什麼,此時看到什麼和想到什麼已經沒什麼要緊的,擁有什麼和失去什麼也已經沒有意義。

是啊,什麼也比不上,讓心安靜下來,專注。我總記得這份獨特的感受,使得我對即使沒有看到櫻花盛開的櫻花季充滿感激,這番空和無的認識,也讓我感受到生命內在的力量和安然。

其實在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發現美,都可以感受到快樂和滿足,都可以讓自己的心安然,並讓心與美好聯結在一起。你會有不同的信仰和追求,你會信賴自己所認定的信仰和追求。讓心健康的努力同樣是你需要做的事情,這和你的信仰無關,而和你自己有關。想到這裡,林徽因優美的詩句湧了出來: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四月天!

(完)

陳春花:快樂的根本,是學會讓心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