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揭開名硯真面目 高鵬飛說硯第1講:四大名硯的區別

視頻|揭開名硯真面目 高鵬飛說硯第1講:四大名硯的區別

主講人:高鵬飛(資深收藏家) 主持人:馮善書(藝術投資專欄作家)

出品 善言齋

支持 瑞哲軒 289MEDIA

視頻|揭開名硯真面目 高鵬飛說硯第1講:四大名硯的區別

收藏家高鵬飛

高鵬飛,祖籍山東,湖南出生。家族式收藏傳承人,美術評論家,鑑藏家。收藏以中國書畫為主,對陶瓷雜項、雕塑、油畫與當代藝術等均有涉獵。




視頻|揭開名硯真面目 高鵬飛說硯第1講:四大名硯的區別

紅絲硯。瑞哲軒藏品。

紅絲硯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以山東天然的紅絲石為原料製作的石硯,早在唐宋即負盛名譽為諸硯之首。原硯材出自青州“黑山紅絲石洞”,後因其原料枯竭清後以臨朐老崖崮為主產區。

具體的講,紅絲硯的天然觀賞價值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溫潤如玉的質地。 紅絲硯溫潤的石質給人以淡泊寧靜的舒適感,一硯在手如握美玉,時常撫摸把玩,則有人石相親之感。

2、豔麗多姿的色彩 紅絲硯的色彩以紅黃為基調,赭、紫等色兼而有之,各具特色,妙不可言。

3、變化莫測的紋理 石可先生曾為紅絲硯題刻硯銘“誰持彩練當空舞”,就是對紅絲石曲線紋理的形象比喻。紅絲硯紋理極具變化,文字、動物、山水、人物等圖案都在似與不似之間,使人產生無盡遐思。

4、古樸自然的形狀呈不規則散裝礦體分佈的紅絲石獨立成塊,一石一式,形狀多樣。巧用其自然型制硯,一方硯臺便是一件獨特的、絕無重複的藝術品。

5、石眼 紅絲石偶有石眼出現,在純淨的紅絲石面上,有球形青黑色一體,稱之為石眼,雖不及端硯眼之美觀,但也亦為一奇。

視頻|揭開名硯真面目 高鵬飛說硯第1講:四大名硯的區別

澄泥硯。瑞哲軒藏品。

澄泥硯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之一,傳統書法用具之一,始於漢,盛於唐宋,迄今已有千餘年曆史。澄泥硯用特種膠泥加工燒製而成因燒過程及時間不同,可以是多種顏色,有的一硯多色,尤其講究雕刻技術,有浮雕、半起胎、立體、過通等品種。澄泥硯由於使用經過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加工燒製而成,因此澄泥硯質地細膩,猶如嬰兒皮膚一般,而且具有貯水不涸,歷寒不冰,發墨而不損毫,滋潤勝水可與石質佳硯相媲美的特點,因此前人多有讚譽。今日所見古澄泥硯極為稀少,上品更是難求。

四大名硯”中的其它三種均為石硯,山東泗水魯柘硯和黃河澄泥硯是泥硯。與端、歙、洮硯齊名,史稱“三石一陶”。

澄泥硯以沉澱千年黃河漬泥為原料,經特殊爐火燒煉而成,質堅耐磨,觀若碧玉,撫若童肌,儲墨不涸,積墨不腐,厲寒不冰,呵氣可研,不傷筆,不損毫,倍受歷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唐宋皆為貢品。武則天、蘇東坡、米芾、朱元璋均有所鍾,並著文記之;乾隆皇帝讚譽:撫如石,呵生津。其功效可與石硯媲美,此硯中一絕。

澄泥硯以“硃砂紅、鱔魚黃、蟹殼青、豆綠砂、檀香紫、為上乘顏色,尤以硃砂紅、鱔魚黃最為名貴。華夏澄泥硯不施彩釉,採用科學周密的原料配方,精心的藥物燻蒸,特殊的爐火燒煉,使之自然窯變,同窯之中的澄泥硯幻變神奇、色彩各異、無不巧奪天工、不但保持了史書記載的名貴顏色,而且燒製出古硯從未有過的花石紋,其紋理天成,美妙多姿,令人歎為觀止。經專家評鑑確認,完全具備古硯“澤若美玉、擊若鐘磬、易發墨、不傷筆、冬不凍、夏不枯、寫字做畫蟲不蛀等特點。

視頻|揭開名硯真面目 高鵬飛說硯第1講:四大名硯的區別

歙硯。瑞哲軒藏品。

全稱歙州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廣東端硯、黃河澄泥硯齊名。產於安徽黃山山脈與天目山、白際山之間的歙州,包括歙縣、休寧、祁門、黟縣、婺源等縣。歙石的產地以婺源與歙縣交界處的龍尾山(羅紋山)下溪澗為最優,所以歙硯又稱龍尾硯,而龍尾山則是大部分存世歙硯珍品的石料出產地。除此之外,歙縣、休寧縣、祁門縣亦產歙硯。

歙硯的製作材料被稱為歙石或歙硯石,一般需要5-10億年的地質變化才能形成,其中最適合制硯的是輕度千枚巖化的板岩 。其主要礦物成分為絹雲母、石英、黃鐵礦、磁黃鐵礦、褐鐵礦、炭質等,粒度0.001~0.005mm,比重2.81~2.94,主要硯鋒為片狀硯鋒。歙硯石的花紋結構十分突出,分為魚子紋、羅紋、金暈紋、眉紋、刷絲紋等類型。由於其礦物粒度細,微粒石英分佈均勻,故有發墨益毫、滑不拒筆、澀不滯筆的效果,受到歷代書法家的稱讚。造型渾樸,浮雕、淺浮雕、半圓雕等手法是歙硯臺的工藝風格和特點。

歙硯為歷代文人所稱道。南唐後主李煜說“歙硯甲天下”;蘇東坡評其“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而縠理,金聲而玉德”;米芾說:“金星宋硯,其質堅麗,呵氣生雲,貯水不涸”。2004年9月中國輕工聯合會和中國文房四寶協會授予歙縣“中國歙硯之鄉”榮譽稱號。

視頻|揭開名硯真面目 高鵬飛說硯第1講:四大名硯的區別

洮河硯。瑞哲軒藏品。

洮河硯因洮河而得名,簡稱洮硯,是具有悠久歷史的石硯,在宋朝時已聞名全國,與廣東的端硯、安徽的歙硯及山西澄泥硯齊名,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硯。

視頻|揭開名硯真面目 高鵬飛說硯第1講:四大名硯的區別

端硯。網絡圖片。

端硯出產於唐代初期端州(今廣東肇慶)。

古時已十分名貴,更因幾大名坑硯材枯竭封坑,硯資源越來越少而越來越名貴。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文房四寶,硯為其一。在中國所產的四大名硯中,尤以廣東省端硯最為稱著。端硯以石質堅實、潤滑、細膩、嬌嫩而馳名於世,用端硯研墨不滯,發墨快,研出之墨汁細滑,書寫流暢不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端硯若佳,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冬,用手按其硯心,硯心湛藍墨綠,水氣久久不幹,故古人有"呵氣研墨"之說。

宋朝著名詩人張九成曾賦詩讚道:"端溪古硯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

端硯的歷史悠久,石質優良,雕刻精美。端硯、歙硯和洮硯,素來有“三大石質名硯”之美譽。

端硯石出產在廣東省肇慶市東部的爛柯山和肇慶市七星巖北面(西起小湘峽,東至鼎湖山)的北嶺山一帶,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巖三地之硯石為最佳。

(除署名外,本文藏品圖片均來自廣東瑞哲軒藝術館)

視頻|揭開名硯真面目 高鵬飛說硯第1講:四大名硯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