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心學:工作才是最好的修行

現在很多人抱怨,討生活太辛苦,不管從事什麼工作,總是感覺沒時間學習,沒時間看書。

可不是嘛,到了工作單位,那可真是“前有強敵,後有追兵”,有的工作已經到了還沒出手,新的工作又排山倒海般壓了過來。如果你看書,那不叫學習,叫不負責任。下班後回到家裡,拖家帶口的需要擔負起上老下小的責任,還沒成家的則自然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相親、約會,以便日後拖家帶口……

都累成孫子了,如果還有人責備你不抓緊時間學習,估計你都想揍他一頓了。

陽明心學:工作才是最好的修行

不但今天的人這樣,古人也有這種煩惱。

心學大師王陽明有一位下屬,經常聽王老師講學,也算弟子了。有一天這位弟子就這樣問王老師:“老師,你講的學問真好,但是我平常有很多的文件、案件需要處理,哪有時間學啊?”

王老師聽了反問這位下屬兼弟子:“我什麼時候讓你不處理公文、案件,而去空空地做學問了?”

接著王老師就從自己“格物致知”——“致良知”的一貫學術立場出發,開導這位不開化的屬官:

你既然有案件要處理,那你就從案件、官司上學習好了,這才是真正的“格物”。

你在審理案件時,不能因為對方的無禮而惱怒;不能因為對方措辭婉轉周密而高興;不能厭惡對方的委託說情而存心整治他;不能因為對方的哀求而屈意寬容他;不能因為自己的事務繁忙而隨意草率結案;不能因為別人的抵毀誹謗而隨別人的意願去處理。以上講的情況都是私心雜念,只有你自己知道,必須仔細反省體察克治,惟恐心中有絲毫偏離而錯判了是非,這就是“格物”、“致知”。處理文件與審理案件,無不是實實在在的學問。如果拋開了具體事物去做學問,反而會不著邊際。

按照王陽明的意思,你平常工作繁忙,恰恰給你學習提供了極好的機會。用上班時間一邊完成工作,一邊格物致知,你這是揩公家的油,高興還來不及呢,抱怨啥子?

要理解王陽明的意思,需要先明白王陽明所指的學習是什麼。

有人說,他指的應該是利用工作的機會,以學促幹、以幹促學,幹學相長、學以致用,幹一行精一行,利用工作機會掌握支持、增長才幹,變成所從事工作的行家裡手吧?

看起來很有道理,但是很遺憾,錯了。

陽明心學:工作才是最好的修行

王陽明的致知是“致良知”,不是學習知識,而是為了發現良知、運用良知,所謂良知,就是生來自由的心靈的澄明,就是孟子所講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個良知,從具體可感的層面說,體現為人之所以為人的道德、良心。說一個壞人“你的良心被狗吃了”,也是首先承認他之所以是個人,本來也是有生而具有的良心的,只不過是後來不見了而已。

為什麼有些人的良心後來不見了呢?是因為就像被狗吃了一樣,被層層灰塵矇蔽住了。這層層灰塵包括:人的佔有慾、執著心,過分的物質需求、功利之心,世俗的偏見、社會的陋俗……

王陽明的“學習”,就是“致良知”,就是找到自己的良知,不斷確認自己的良知、實踐自己的良知。實現這一切的途徑就是“格物”,這也就是大學所說的“致知在格物”。

王陽明的“格物”不是朱熹的即凡天下之物,以窮其理,而是“格心中之物”,因為他主張“心外無物”,所格的必然是心中之物。

你可能會說,朱熹的“格物”太辛苦啦,需要格盡天下萬事萬物,我連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事物都不知道。王陽明的“格物”就太簡單了,不用辛辛苦苦往外求“知”,天天藏在家裡“格”自己的心就行了。

其實,認識外界事物,雖然辛苦,還算容易。但是,認識自己,就太難了。所以,哲學的首要問題是認識你自己,阿波羅神廟刻著的也是“認識你自己”。

既然王陽明的“格物”比朱熹的“格物”還辛苦,還不容易取得成果,應該怎麼做呢?王陽明的觀點是:良知如明鏡,全體瑩徹,然而私慾卻如灰塵,一日不掃,便又有一層。所以良知必須去致,才能體認其廓然大公之本體,擴充其常覺常照之功用,並踐行於見聞酬酢的日常生活。

換句話說,人生在世,無事不是“格物”,無事不是“致知”,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每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每天都要抽出時間關照自己的內心,反思自己一日的所作所為,哪些被塵埃所遮蔽,哪些灰塵落在了自己心裡的靈臺上。

陽明心學:工作才是最好的修行

這讓人想起了禪宗的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是佛教禪宗漸修宗的修身宗旨。

如果你看過曾國藩日記,或者曾國藩的傳記,或許你現在可以明白曾國藩為什麼在夜裡寫日記的時候不斷對自己進行自我批判。曾國藩信奉陽明心學,他是在每日“致良知”,每日擦拭自己的靈臺。

再回想下我們讀過的《論語》。孔子好像真的沒教學生們“有用”的東西,比如一項技能、一個專業。他們一直在幹什麼呢?致良知!

回到一開頭的問題。如果你感覺自己忙得停不下來,累的像個孫子,根本沒時間、沒精力學習。那說明,除了真的太忙之外,你的靈臺可能早就已經被層層文件、厚厚灰塵遮蔽得不見天日了。你的心靈已經飢渴到感覺不到飢渴的程度了。

你可以做王陽明的學生,通過工作來修“心”,“致良知”,與自己的心靈對話,用良知之光、心靈之光照耀自己的日常生活、一言一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內心世界不為寵辱得失而左右,變成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