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著時一定要拿出來看看:什麼是真正的交易?(深讀好文)

“也許你會贏,也許你會輸,但無論如何你都會失去很多你最最寶貴的東西。”

“做交易是找死,不做交易是等死。”

因為過去有波瀾壯闊的大牛市, 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股票市場。其中也不乏一些學生,他們也夢想著通過資本市場來實現自身的價值、改變自己的命運。當我第一次聽到“學生股民” 這個詞時真的倍感親切, 畢竟十年前我就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中學生股民”。

前幾天我的一個好朋友對著他老婆“ 抱怨” 說, 他都是跟我學壞的。他說上學的時候, 我教他抽菸、喝酒、賭博。出人意料的是, 他女朋友反問道: “ 他怎麼沒有教你炒股呀? ”他很經典、很搞笑的回答,因為我說了,這個可不能學。

也許是經受的挫折太多了吧, 我真的從來沒有勸過身邊的人去做交易。就連最近很多同齡人讓我教他們炒股票時,我也都是儘量地推託,並且和他們講明炒股的弊端。因為我深知一個交易者的成長是非常痛苦的。這需要和行業環境、自身本能、信仰體系等一切固有的東西對抗。我從來不相信有人能夠在沒有經歷過慘重虧損後,就能真正的學會做交易。事實上,初學者賺來的錢,通常都是市場借給你的, 等到市場討賬的時候會更加的兇狠。似乎這個世界上什麼東西都能教,但唯獨兩件事情只能靠自己去感受。一個是戀愛,另一個就是做交易。你無法向一個兒童解釋出戀愛的感覺,更無法教他戀愛的技巧。事實上,交易也是別無二致的。

我深信我說出來的東西, 初學者是不會理解的; 就算是理解也不會相信;就算是相信也不會去實施;就算是實施也不會堅持; 就算是堅持也絕對不可能在沒有經歷過慘重虧損以前, 就能心甘情願的堅持到底! 事實上, 交易真的並不複雜,相反卻是出奇的簡單。問題是這種簡單有些出乎常理,並且不符合正常人的本能和信仰體系。本書全部的內容都能濃縮為幾句話, 並且我保證這些話大家肯定都聽說過。其實本書的全部價值就是讓大家能夠相信這些簡單的道理。

我在網上看到過一篇關於進入股市動機的調查。第一位的是獲利; 第二位的是證實能力; 第三位的是追求自由。回想一下,我當初也確實是因為這些才進入股票市場的。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我首先是付出了高昂的學費; 然後是必須愚鈍的堅持交易原則;最後的結果卻是基本上靠天吃飯, 而決無自由與自豪可言。十年後的今天, 我不得不感嘆,結局與初衷真的是事與願違! 我相信現在進入股市的這些同齡人,也許有一天你們真的能夠賺到龐大的財富, 但你們肯定會感慨市場和你們當初想象的並不一樣。


炒股失利的關鍵因素:你總是心太急

經常聽到股友抱怨這樣的經歷:在兩隻股票中做選擇時,往往會選其中股價較低的一隻,因為其價格多數人都能夠接受,對於價格較高的一隻則不願意也不敢買。而事實是:價格能被多數人接受的股票不見得會漲,而價格不被接受的股票卻可能一直在漲。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還是投資者心態的問題。

心態是一個人平時的心理感受,是對事物的一種認識和反應,一個人的心態能夠決定其能力的發揮。在投資市場,心理狀態將決定整個交易水平以及對交易的“感受”。如上述事例就是投資者的“恐懼”心理在發揮作用,使他們在選擇時喜歡買入價格便宜、漲幅不大的股票,因為這樣的股票更安全。而對於股價高的股票,認為後期上漲空間有限,回調的風險加大,害怕出現回調而被高位套牢。其實投資者在此時忘記了一條投資真諦,那就是在投資過程中應該重視趨勢,所謂“重勢不重價”。當趨勢確定時,要順應趨勢的發展方向,而價格則是其次要考慮的問題。

聽到股友感嘆:“唉,剛賣出的股票一出手就漲了,剛買的一成交就跌了,好像有隻眼睛在盯著自己賬戶似的。怎麼就那麼準呢?”究其原因,其實是在行情反覆震盪的時候,投資者看到行情不好,不願意買入;當股價經過震盪之後開始拉昇時,投資者意識到股價要上漲而又搶著買。但是等買入後股價就開始調整,投資者心態變壞,看到另外的股票漲,於是又去換股,但不巧剛買進的這隻股票也開始調整,而剛剛賣出的那隻,卻又開始上漲了。所以,最終行情漲了很多,而很多人卻在換來換去之間沒有賺到錢。為什麼看似簡單的一買一賣,就如此難以掌握呢?其實是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產生了“急躁”心理,而正是這種心理導致投資者頻繁追漲殺跌,失誤連連。這就應了一句古語:“財不入急門”,在進行股票投資的時候,不光需要好的技術和方法,還需要良好的心態。

曾經有一項針對投資者進行的心理剖析實驗,它對於勝利者的結論是:無論何時,無論虧損多少,無論當時處於怎樣的困境,他們在心態上都巋然不動。相反,對於失敗的投資者進行的心理診斷表明,虧損的時候,他們的脈搏和血壓都會急速升高。而這正說明心態是一個投資者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在投資過程中如果能放鬆心態,將交易看作是一段時間中的過程,一次的盈虧並不能代表真正的成敗,即使市場背道而馳,也能夠保持冷靜,有的放矢。這一點雖然做起來有點困難,但這就是成功和失敗的區別。

我們雖然無法決定股市的漲跌,卻可以把握自己的行為,做到在情緒上不受到影響,這是一種逐漸培養的能力。學會了如何調控自己的心態,就能在交易過程中輕鬆自如,充滿自信,始終控制全局。


波段操作四項基本原則

為了使波段操作更安全,選股的時候必須注意並嚴格遵守四項基本原則:

1、看趨勢

只選取主要趨勢向上,正處於上升通道的股票進行操作,決不理會重要趨勢明顯處於下降通道的股票進行冒險;買進時最好選擇在主要上升趨勢良好,在中級上升趨勢向上的拐點剛剛出現的第一時間介入,在主要趨勢上軌遇阻回落的第一時間賣出;個股長期在低位橫盤的股票,在放量向上啟動的第一時間介入是比較安全的。

2、看大盤

大盤是個股的風向標,買進賣出時必須注意大盤的臉色,大盤的主要趨勢和次要趨勢均朝下時最好停止波段操作,確實有中長期上升趨勢向上可以買進的股票時倉位也應該比較輕。買進整個大市處於大跌的時候,一定要暫停這種操作;不過,大市大跌數天之後,你瞅準機會迅速來一下波段式操作,所賺必然更豐。

3、看啟動

只買進和持有在底部剛剛啟動,或者剛剛脫離了底部區域的股票,短時間內股價已經翻倍的股票,原則上不參與;個股的莊家只有經過充分吸籌和洗盤後,才會大幅度地拉昇,絕對不要參與各種不確定的剛剛開始的調整。

4、重分析

努力學習技術分析理論,不斷提高自己的分析、研判水平和實戰能力,信心十足才會心態良好、情緒穩定,才會從圖形中看到一般技術分析者難以破解的語言,永遠不要相信小道消息和股評人士,只有不斷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和提高操盤水平,才會找到打開財富寶庫的金鑰匙,賺到屬於自己應該得到的錢。

【波段操作手法精選】

1.趨勢通道內個股,可以利用股價觸及趨勢通道的機會做波段。位於上升趨勢通道的個股可以多拿一段時間,直至股價突破上軌出現加倉機會,或者跌破通道下軌就要立即離場。

睡不著時一定要拿出來看看:什麼是真正的交易?(深讀好文)

操作重點:上圖是東百集團的K線圖,當股價觸及上升趨勢通道下線,可以介入,當股價觸及通道上線,立即賣出,處於上升通道中的個股可以多持有一些時間,多做幾次波段操作,一般都會有突破上升通道上線的漲幅。不過如果跌破通道下線,也不能猶豫,要及時離場。

2、趨勢通道內個股,可以利用股價觸及趨勢通道的機會做波段。位於下降趨勢通道的個股只能做反彈,反彈結束要立即離場,如果放量突破通道上軌則可持有。

睡不著時一定要拿出來看看:什麼是真正的交易?(深讀好文)

操作重點:當股價觸及下降趨勢通道下線,並反彈站穩可以介入,當股價觸及通道上線,立即賣出,不要怕踏空,即便是觸及上線後續變成有效突破,也會有買入的機會。

3、箱體震盪內個股,經過一波階段的上漲後,在某個價位,主力需要換手來拉高市場成本,個股呈現橫盤不回落的強勢調整中,保持每一根的橫盤量能都可以接近或等同於開始調整前的最大量陽線的量能,當這些平量橫盤的k線再度受到向上的10日均線的支撐時,也是短線的絕位進倉買入點。

睡不著時一定要拿出來看看:什麼是真正的交易?(深讀好文)

操作重點:股價處在高位箱體震盪中,而高位震盪走勢最好結合技術指標布林帶來操作,也就是高拋低吸。在布林中軌和下軌受到支撐作用是很好的買點,觸碰到布林上軌的時候這時要及時賣出。上圖沒有畫出布林帶,大家可以結合自己操作軟件看一下。


波谷買入的條件

❶ 回調整理過程中,量能逐漸減小,萎縮到地量,然後穩步放大或者突然放大。

❷ 出現反轉上漲的大陽K線,重新站上短期價格平均線,並放量突破回調通道的上軌壓力線,或放量突破前期上漲的高點。

❸ 短期價格平均線由下跌轉為走平,進而抬頭向上,均線角度越大,上漲力度越強。若均線同向金叉形成金三角託則更為可靠。

❹ 反轉上漲時受到重要支撐位的支撐,如上漲趨勢線、方向向上的中長期均線、股價結構支撐位、籌碼密集峰支撐位、成交密集區支撐位等。

❺ 技術指標金叉向上。

案例解析:當升科技(300073)

以當升科技為例,該股今年6月初見底,成交量萎縮到地量,然後突然放大,並出現確定性陽線,MACD地位出現金叉,之後該股進入反彈階段。

睡不著時一定要拿出來看看:什麼是真正的交易?(深讀好文)

案例解析:蘭太實業(600328)

再看一個案例蘭太實業,該股2017年5月下旬觸底,6月上旬二次探底,在確認底部的過程中,成交量萎縮到地量,然後穩步放大,技術指標出現金叉,這就是谷底買入的形態。之後一段時間,蘭太實業震盪反彈,7月初更加速拉昇。

睡不著時一定要拿出來看看:什麼是真正的交易?(深讀好文)

波峰賣出的條件

❶ 量能出現放量滯漲或縮量上漲的階段性量價背離態勢。

❷ 出現明顯的反轉下跌K線,並跌破階段性上漲的下軌支撐,短期趨勢明顯轉變。

❸ 短期嚴重超買,短期均線距離中長期均線較遠,乖離較大,且其方向由抬升轉為走平並拐頭向下死叉,形成價壓。若短期均線同向向下死叉,則短期調整幅度可能會較深。

❹ 上漲過程中遇到前期重要阻力位,如前期高點、高點連線壓力位、股價結構壓力位、籌碼密集區、成交密集區等。

❺ 技術指標死叉向下。

案例解析:天潤數娛(002113)

以天潤數娛為例,該股去年11月中旬見頂,價格創出新高,但是成交量縮減,出現明顯的量價背離,而技術指標MACD也高位死叉,見頂信號非常明確。之後一段時間,該股持續下跌,這是典型的谷峰式下跌。

睡不著時一定要拿出來看看:什麼是真正的交易?(深讀好文)

案例解析:萬孚生物(300482)

再看另一個案例萬孚生物,該股4月中旬震盪數日後,突然出現一根巨量大陰線,MACD指標立即死叉,而且死叉位置比較高,短期已經釋放風險信號。此後,該股雖然反抽,但是量能縮減,明顯是主力誘多,可以預見,後面大概率就是下跌!

睡不著時一定要拿出來看看:什麼是真正的交易?(深讀好文)

總之,在實戰操盤中,每一次買賣都應該基於相對準確的數據運算,並且要絕對服從市場規律,儘可能減少自我情感的影響。


【波段操作實戰圖解】

1、頭肩底(頂)形態的波斷操作

頭肩底形態的買入條件

◎反彈回調時低點不再創新低,並且再次放量上漲,出現明顯的反轉K線時為第一買入點位。

◎上漲時突破頸線阻力位,且最好放量突破,得到量能的驗證,為第二買入點位。

◎突破頸線上漲一波後回抽不破頸線,再次放量上漲時為第三買入點位。

睡不著時一定要拿出來看看:什麼是真正的交易?(深讀好文)

頭肩頂賣出的條件

◎股價反彈至前高點或未到前高點時受阻反轉向下,為賣出的第一時機。

◎股價跌破頭肩頂的頸線時為賣出的第二時機。

◎股價跌破頸線後,反抽受頸線壓制再次下跌,為賣出的第三時機。

睡不著時一定要拿出來看看:什麼是真正的交易?(深讀好文)

2、雙底(頭)形態的波段操作

雙底形態的買入條件

◎反彈回調到前低點受到支撐再次放量上漲時,為第一買入點位。

◎放量上漲時突破頸線阻力位,為第二買入點位。

◎突破頸線上漲一波後回抽不破頸線,再次放量上漲時為第三買入點位。

睡不著時一定要拿出來看看:什麼是真正的交易?(深讀好文)

雙頭形態的賣出條件

◎股價反彈至前高點附近時受阻反轉向下,為賣出的第一時機。

◎股價跌破雙頭形態的頸線時為賣出的第二時機。

◎股價跌破頸線後,反抽受壓於頸線再次下跌時,為賣出的第三時機。

睡不著時一定要拿出來看看:什麼是真正的交易?(深讀好文)

3、圓弧底(頂)形態的波段操作

圓弧底買入的條件

◎放量上漲的跳空缺口處為圓弧底的唯一可靠買點。

◎圓弧底形成的時間越長,可靠性越高,上漲幅度越大。

◎若中長期均線向上,則買入的可靠性更高。

睡不著時一定要拿出來看看:什麼是真正的交易?(深讀好文)

圓弧頂形態的賣出條件

◎在圓弧的頂部出現放量下跌的反轉K線時,為第一賣出時機。

◎在圓弧頂右側出現跳空缺口時,為第二賣出時機。

◎股價反彈至圓弧頂形態缺口受阻下跌時,為第三賣出時機。

睡不著時一定要拿出來看看:什麼是真正的交易?(深讀好文)

【波段操作六大訣竅】

資本市場的多空博弈的激烈程度無異於戰場上生死的較量,保全實力選準時機集中兵力重拳出擊,方能贏得戰機。利潤最大化永遠是投資者參與市場博弈最高目標,要想實現目標,波段是金往往是重要的途徑,實際操作過程中務必牢記“六大訣竅”。

訣竅一、堅持從“成交量、換手率、趨勢線”三方面全心研究。

短期股價急速上漲到30%以上、特別是翻番股,成交量激增,換手率連續超過15%(中小板、創業板中的中小盤比例可放寬到25%左右),量增價滯,且跌破5-10日平均線,應做戰略減倉準備。如不破30日線,或是快速縮量跌破30日線後,日K線收出反擊長陽,並又重新上漲站穩30日線的股票可重新接回籌碼。

訣竅二、警惕主力製造假突破。

“假突破”是以漲停方式衝擊歷史阻力位,走出新高,不少技術派人士紛紛看好該股中長期巨大上升空間被打開,爭先恐後追殺進去,可是,在隨後的幾天時間裡,股價不漲反跌,甚至走出破位局面。可見,主力在技術上的製造假突破,往往就是代表中級行情向淡。通常,某些個股在前期阻力位前巨量換手,股價卻停止不前,顯示主力資金大肆派發籌碼,如果在後期不能夠繼續高舉高打,則持有者必須果斷離場,當心主力製造誘多陷阱。對這樣的個股,短線投機者要防止被套,必須把買進的時間推遲到下午收盤的時候,以防主力突然掉頭殺跌,逃之夭夭把散戶牢牢地套在山崗上。

訣竅三、警惕“文火煮青蛙”的獵殺行為。

這種手法往往出現在基金等機構高度控盤的品種上,特別是在持續陰跌過程中,基金機構戰略性撤退,每天縮量隱性拋售,讓不少看多投資者屢接屢套深受其害。因此,對某隻股票的股價從漲不動的高位下跌行為一定要多注意,尤其是一個時間週期的龍頭股票如果連續三天未收復5日均線,穩妥的做法是,在尚未嚴重“損手斷腳”的情況下,早退出來要緊。判斷個股趨勢的好壞,衡量個股行情的優劣,“看漲不漲,必須出;看跌不跌的,應該堅決吃進。”

訣竅四、長期下跌後的反彈過程中,每次反彈都是賣點。

股票長期下跌後反彈到長期下降趨勢上軌處選擇回調的,說明長期趨勢線的壓力不小,同時也顯示這樣的股票中的主力做多意願的不堅決,應該波段賣出,等待股價重新跌回下軌處買回。一般講,30日、60日、半年線(120日)和年線(250日)的壓力都比較大,很可能成為階段性頂部,如果這些阻力位被有效突破,則應該反手做多。

訣竅五、跌破重要平臺暫出局觀望。

日線圖上留下十分突然的巨幅大陰線並跌破重要平臺時,不管第二天是有反彈、沒反彈,還是收出十字星時,都應該出掉手中的貨。雪崩式下跌的股票什麼時候出來都是對的。大市持續下跌中,手中持有的股票不跌或微跌,一定要打起精神來,不要太過僥倖,先出來為好,像此類股票總有補跌趕底的時候。即使未來股票出現恢復性上漲,前期重要的支撐平臺都會成為短期反彈受阻位置,也能夠成為中級反彈行情的階段頂,這是能經得起市場檢驗的。

訣竅六、市場中期底形成後半倉操作進退自如。

市場中期底形成後,個股方面通常會有30%至50%左右的漲幅,部分反彈龍頭甚至還有100%的漲幅。投資者一定要記住,不可太貪心,一般在面對前期阻力位的時候,不少個股還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技術回撤,不要輕信專家們煽動誘惑,一旦趨勢線發生變化,必須注意見好就收,把最後的利潤留點給膽子大的人去掙。


我想再重申一次,我從不通過頻繁交易掙錢,我的錢是靜觀其變得來的。——傑西•利弗莫爾

過度交易是淨虧交易者最明顯的特徵。所有其他“送走”交易資金的錯誤,你都可以通過檢査一段時間裡的交易次數,把它們一一揪出來。你可以說為虧損交易加碼是過度交易嗎?太多的交易者由於沒有定義風險,從而經常進行過度交易,這是真的嗎?

我在序言中曾經提到,我們熟悉的大多數交易法則需要經過心理層面的因素檢驗,這些因素或幫助我們取得進展,或阻撓我們取得進展。許多人看到法則9才恍然大悟,可惜為時已晚。為使這條法則發揮效用,我們需要知道它是一個指導方針,可以使我們避免被打得落花流水。在現實中,過度交易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但有一樣是肯定的:我們有時不自覺地會進行過度交易,如果忽視這一點,幾乎肯定會使我們陷人過度交易的境地——當我們醒悟過來發現這一事實時,我們的賬戶巳是空空如也。

交易者遇到的問題,有一部分發生在處理大量市場信息和機遇的過程之中。在貨幣體系高度進化的今天,金融市場的規模和複雜性都呈現出一種指數級增長態勢。財務管理服務業的各個組成部分幾乎都在以爆炸性的速度成長,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同樣快得讓人瞠目結舌。發達地區的任何一個人,通過互聯網、電話或電視,幾乎可以即刻與世界任何地方的人、資訊來源或市場中心取得聯繫。我生活、工作在芝加哥城區,但只要我願意,我可以從加勒比海的一艘遊船中或印度的一座山頂上,接觸到我目前擁有的一切;換作你,一樣可以。現在的交易者,已經不再受距離或通信的限制,可以隨時接觸到任何地方的市場或信息庫。如果我們從家裡獲悉在世界另一邊的某個地方有一個機會,我們可以選擇無數種方式來利用這一機會,同時可以利用無限制的信息流來管理這一機會。

我們止損的關鍵是要選擇一個最好的機會,這個機會對我們來說,擁有最佳的贏利潛力;實事求是地講,我們只需要一個市場就夠了,但其實我們每時每刻都可以投身到全球各個市場中,而這也是導致過度交易的原因之一。

許多交易者錯誤地認為,過度交易僅僅是指在某一市場裡的交易頻率過高。雖然這確實是過度交易的一個方面,而且需要列人你的虧損控制策略中,但它只是“過度交易”真正含義的冰山一角,用“過量參與”其實更為恰當。當然,過度交易的具體含義對你來說沒有直接的意義,不過作為尋求交易持續成功的“學徒”,你需要合理地分配你有限的資源。沒有人擁有取之不盡的資金和用不完的精力。是的,你必須控制你自己的行為,防止在同一市場裡過度交易;同時,你還必須集中注意力,把分散的目光聚集到一定數量的市場中;當然,你還需收窄促使你進行交易的各種理由的範圍。認為自己可以在所有市場中把握住所有機會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

對任何一個市場及其結構缺乏深人的瞭解,你就可能會遭遇虧損,而且這些虧損常常比你摸不著頭腦。更糟的是,一個市場中的糟糕表現會影響你在其他市場中的表現。你在一個市場中不能輕易地發現虧損的原因,很可能會導致你在其他市場裡也遭遇虧損。許多交易者抱怨常年虧損或嫌不到錢,因為即使在一個市場裡嫌了錢,卻在另一個市場裡栽了跟頭。常能聽到類似這樣的哀嘆:“我要是沒交易原油就好了,我在股票市場中掙到了6位數。”

學會制止過度交易,需要你願意限制自己的投機機會,同時還要在你交易的市場中投注更多的精力。從長遠來說,不同市場中的盈虧相抵情形對你沒有益處。此外,過度交易也是交易者某些弱點的表現:對自己把握的機會沒有耐心,或是對已完成交易的結果感到沮喪。任何獲得長久成功的交易者都不會抱怨機會或等待的時間。這類的交易者知道,在某些特定時段進行操作比其他時候更有利;而且不論哪個時候進行操作,都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知道結果。如果今天沒發生什麼,那就沒發生什麼,說明自己所處的市場在這個特定時刻沒有太多的東西可以“貢獻”出來。睿智的交易者不會介意這些,因為他知道如何在這個市場中進行交易,同時他不會想著在7個不同的地方進行交易,他知道在多個市場中無法比在一個市場裡更有效地捕捉機會。

因為交易者面臨的選擇眾多,可用的信息也是海量的,所以常誤認為所有覺察到的機會一直都會是“金餑餑”;然而發現機會,也就意味著我們接近了某些自己通常一無所知的東西。我們認為這種對信息的接近是我們成功的機會源泉,而實際上,我們獲得長遠成功的關鍵因素是自己管理機會和信息流的能力。讓“別過度交易”這條法則發揮效用,其中一個方面就是要求你集中精力,抓住最好的市場機會,同時要控制信息流的規模,只關注關鍵信息以幫助你利用已發現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