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視頻王娟談網絡劇精品化:我們要的是好故事、好創作

騰訊視頻王娟談網絡劇精品化:我們要的是好故事、好創作

騰訊視頻王娟談網絡劇精品化:我們要的是好故事、好創作

“不要唯大咖論”恰恰回答了網友一直以來的迷思:是不是為了追逐播放量,互聯網平臺願意砸錢請流量?王娟給出的答案是:故事和劇本是最重要的。如果某一個影視公司只拿一個堆砌大咖明星的PPT來做方案溝通,從騰訊視頻的角度是拒絕的。據王娟介紹,騰訊視頻對一部網絡劇進行評級的時候,劇本也是重要考量之一:在劇本階段,平臺會根據故事、價值觀、製作投入,預估播放量,拉動的會員量;到了成片階段,又會有3-5個不同評估團隊進行客觀評價,根據這個評價來安排檔期和排播方式,“但不是一開始S級就永遠是S級,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對於“故事第一位”,阿里巴巴大文娛集團優酷事業群劇集中心總經理馬筱楠也有同樣的感受,她以最近製作的一部劇為例,該劇選擇了一位新人演員,但很適合角色、演技也相當過關。馬筱楠表示“在未來主控的項目中,可能會啟用更多新演員。”

騰訊視頻王娟談網絡劇精品化:我們要的是好故事、好創作

(圖為:阿里巴巴大文娛集團優酷事業群劇集中心總經理馬筱楠)

論壇一開始,主持人骨朵傳媒創始人王蓓蓓即提到:這幾年,網絡劇實現了:3分到8分的口碑逆襲,流量增長也從10億躍升100億。她在論壇前粗略計算了一下,在最近的40天內,有35部劇同時在播出,“井噴”之象是過去不曾見過的。

作為平臺方,王娟發現,隨著內容差異化的訴求不斷提高,同一時間數量龐大的網絡劇一起上線的“盛況”時有發生,網絡平臺真的能完全消化嗎?馬筱楠也意識到,現在“播放賽道已經相當擁堵”,但也存在許多無效播放,於是,網絡劇精品化的需求在目前比任何時候都要強烈。

如何製作精品網絡劇?幾位業內大拿同時提到了創作故事與傳遞價值觀。著名導演、五元文化創始人、ARC LIGHT弧光聯盟發起人五百以自己創作的《白夜追兇》《心理罪》為例,“罪案劇本質是講人性真善美的”,在他的創作中,有許多“當時不得已而為了一件小事,可能會在以後產生非常強烈的影響”,講的就是人性,傳遞的是真善美的價值觀。

騰訊視頻王娟談網絡劇精品化:我們要的是好故事、好創作

(圖為:著名導演、五元文化創始人、ARC LIGHT弧光聯盟發起人五百)

同樣的,在歷史題材的網絡劇中,著名編劇、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副教授張巍也表示,她在製作《獨孤天下》時,從未想過假編歷史,因為“架空”存在一個問題:很難引起觀眾共鳴。而《獨孤天下》在輸出價值觀的時候,她也特別意識到:“我的歷史劇要有當代女性的價值觀。”

騰訊視頻王娟談網絡劇精品化:我們要的是好故事、好創作

(圖為:著名編劇、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副教授張巍)

與此同時,在現實題材的網絡劇中,“真實”也是精品化的標誌之一。騰訊視頻正在播出的《骨語》,是取材自有著30年工作經歷的法醫王雪梅的真實故事改編,“職業劇就是要把職業特徵真實地展現出來,我們這個劇還有普法向的價值觀傳遞。” 王娟表示,為了保證《骨語》的品質,該劇的製作也幾經波折。

著名編劇、製片人、靈河文化傳媒創始人兼CEO白一驄是較早投身網絡劇製作的編劇之一,在過去的4、5年內,他從互聯網收益良多,“的確給了我們很多空間”,包括給各種題材提供製作的機會。

騰訊視頻王娟談網絡劇精品化:我們要的是好故事、好創作

(圖為:著名編劇、製片人、靈河文化傳媒創始人兼CEO白一驄)

百花齊放的現狀,王娟是樂見其成的,她還特別強調,在行業內“不要跟風”,“現在往往一個網絡劇火了,相似的題材就會同時出現10個甚至20個。”只有不斷創新,有好的故事,網絡劇的未來才有良性的發展。

現在,越來越多的知名演員和導演紛紛投身互聯網,白一驄笑言:“這是因為互聯網有錢了。”相比前幾年,投入互聯網還存在很大風險,如今,參與網絡劇的創作和演出已經成了一件比較穩妥的事。

騰訊視頻王娟談網絡劇精品化:我們要的是好故事、好創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