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遊之道教篇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西安,中國最古老的都城之一,以歷史悠久著稱!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歷史悠久的西安,中國本土宗教-道家留下的珍貴文化.文物.我們還是以旅遊景點為切入點,遍訪一下西安的道教宮觀!

1.樓觀臺

樓觀臺,中國道教最早的重要聖地,道教樓觀的發源地,因其說經臺猶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常稱樓觀臺,號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樓觀臺創始於西周,在魏、周、隋、唐各朝,都對皇室信道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鼎盛於隋唐,衰落於宋金,毀於宋末,振興於今。傳春秋函谷關令尹喜在此結草為樓,以觀天象,因名草樓觀。老子在此著《道德經》五千言,並在樓南高崗築臺授經,又名說經臺。晉惠帝曾廣植林木,並遷民三百餘戶來此守護。唐朝臻盛,武德七年(624),唐太祖改樓觀臺為宗聖宮,大加營造,唐玄宗時再次擴建,使其成為當時規模最大的皇家道觀和道教聖地。宋朝以後屢次重修。清末時,宗聖宮已廢毀,唯說經臺(老子祠)保存完整,系明、清、近代所建,佔地9000多平方米。
西安旅遊之道教篇

2.都城隍廟

西安都城隍廟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隍作為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袛,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原址在東門內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2年)移建現址,是當時天下三大城隍廟之一,統轄西北數省城隍,故稱“都城隍廟”。

西安旅遊之道教篇

3.八仙庵

​萬壽八仙宮原名八仙庵,始建年代不詳,萬壽八仙宮的第一道牌樓下,立有“長安酒肆”石碑一座,旁刻“呂純陽先生遇鍾離權先生成道處”。這塊石碑指的八仙中的人物呂純陽(呂洞賓)與鍾離權相遇的傳說。據《神仙傳》記載:呂祖初遇鍾離權於長官酒肆,受鍾離權點化,呂祖感悟,拜求度世。別後,鍾離權遂以十試其心。後人在此立祠,以示紀念。這是關於萬壽八仙宮來歷的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是據乾隆《西安府志》和嘉慶《咸寧縣誌》載:“宋代有鄭生見八仙顯化於此,因建庵祀之。”清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來西安避難時曾住八仙庵,贈銀整修,並頒賜廟額"敕建萬壽八仙宮",萬壽八仙宮因此得名。
西安旅遊之道教篇

4.湘子廟​

湘子廟,建於宋,盛於元明。全真道觀。傳說是八仙之一的韓湘子故居。全國的湘子廟有十多處,西安南門裡的湘子廟是韓湘子出家之地。故而,歷代以西安湘子廟為湘子文化的發源地。
西安旅遊之道教篇

5.驪山老母宮

驪山老母宮始建於唐代,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曾進行過較大修繕,故現有建築基本屬於明清格局。整體建築包括山門五間、三仙殿三間、祭殿五間、主殿五間、廂房六間、配殿四間。三仙殿內供奉被尊為「福壽、治眼、授子」的三位女仙雲宵、瓊宵、碧宵之神像。主殿內供奉驪山老母(女媧)金身神像。明崇禎八年(1635年)在主殿後增建藏經樓一座(民國年間已毀,遺址尚在)。


西安旅遊之道教篇

6.金仙觀

金仙觀,又名“子午金仙觀”。道教全真派道觀,韓國道教祖庭,始建於西漢漢文帝時期,名曰玄都壇,被皇帝立為祭天禱祝之所。後來,在終南山修道的隱士們利用這個祭壇,修建了許多道觀,分佈在壇頂及周圍,現在還遺留有多處遺蹟。金仙觀為子午峪歷史上的道教宮觀之一,唐睿宗為第八女西城公主入道立為觀。至二年四月十四日。為公主改封金仙。所造觀便以金仙為名。金仙觀在京城內輔興坊,後又於子午峪修建金仙觀下院,亦稱金仙觀。天子曾宣中官令修造觀,特造金仙樓,子午峪金仙觀依特建金仙閣,武宗會昌中建御容殿於金仙觀。金仙即“金剛不壞之仙”,是道教神仙的稱謂。因道教神仙起源於西部的崑崙山和西王母,西方屬金,故名金仙。


西安旅遊之道教篇

今天就給大家先分享這6處宮觀,待續篇繼續為大家搜尋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