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派”郭樹清執掌銀保監會,互金將迎來怎樣的“最強監管”?

這是《中國經營報》為您分享的第609篇文章。

曾經的“一行三會”變身“一行兩會”,銀保合併後,第一把交椅的歸屬也被反覆猜測。2018年3月21日下午,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人在原中國銀監會和原中國保監會部分幹部參加的會議上宣佈,

原中國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出任新成立的中國銀保監首任主席。

銀保合併,對被給予“郭旋風”美稱的郭樹清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同時也為金融監管的形勢帶來了新動向。郭樹清面臨的,不僅僅是解決銀行業的沉痾,還要挑起群龍無首的保險業監管的重擔。

銀保合併前不久,3月9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結束後,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在第三場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表示,今年銀監會將繼續聚焦影子銀行、同業理財和表外業務,對交叉金融風險進行整治。其中,要加大信託、互聯網金融等薄弱環節整治力度。

此話一出,對於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回溯過去郭樹清的表態,不難梳理出這條主幹線:從未放鬆,並且越來越嚴。從“旋風”初起時的表現,互金監管的未來不難判斷。

“改革派”郭樹清執掌銀保監會,互金將迎來怎樣的“最強監管”?

2017年3月2日,時值郭樹清剛剛就任銀監會主席並首次在媒體發佈會亮相。在離開金融監管領域四年後,當年61歲的郭樹清又回到了熟悉的金融系統。緊接著,迎接銀行業的就是定調“補短板、治亂象”,“牛欄關貓”——一邊制定規章、一邊嚴懲違規的銀行——等強有力的措施。

在2017年開頭看到如此嚴厲的銀行業整治,諸多互金企業也許慶幸自己“還沒有被盯上”,但很快就打臉了。關注或許不多,但並不是沒有。

2013年以來,互聯網金融獨領風騷,過度追逐規模忽視風險,經過了兩三年的癲狂式發展,在2016年迎來集中整治,卻又在剛剛清理出頭緒時爆出傳統資管領域問題頻發。一時間監管機構在面對系統性風險監管時“疏忽”了對互金機構的關注。彼時以為鬆了一口氣,迎來的卻是更強監管。

互金整治不能“卡太死”,也不能坐視不管。2017年,互聯網金融監管走上新起點。2017年2月23日下午,銀監會官網正式對外公佈《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以下簡稱《存管指引》)。據悉,《存管指引》已經國務院審批,全文內容共計五章二十九條。這意味著網貸行業迎來了繼備案登記之後又一合規細則的最終落地。

2017年10月19日,中國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統代表團討論會上表示,今後整個金融監管趨勢會越來越嚴,監管部門會嚴格執行法規。“今年銀行業加強監管以防範風險,主要是針對銀行理財業務、同業業務等方面,選擇這些領域主要是因為其覆蓋了比較突出的風險點,如影子銀行、交叉金融、房地產泡沫、地方政府債務等。另外,這些領域涉及的資金(在金融體系)空轉,加強監管對實體經濟影響較小。”

今年3月19日,銀監會連發兩道文件,分別對三農和扶貧金融服務工作、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提出新的要求。郭樹清表示,仍在探索解決小企業貸款難、貸款貴問題,包括五大國有銀行利用大數據、互聯網開展新的貸款辦法,以及民營銀行利用互聯網做好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居民服務。

郭樹清指出,要及時制止違法違規的金融活動,希望媒體密切配合,普及金融知識,提高大眾對金融風險防範意識,防範金融欺詐。如果聽到有人說“保本高收益”,就要舉報它,保本就不可能有高收益,這就是欺詐,一定要向監管部門和地方金融辦報告。

“改革派”郭樹清執掌銀保監會,互金將迎來怎樣的“最強監管”?

2011年郭樹清就任證監會主席,截至2013年去往山東,任職500余天裡證監會發布的各種通知、文件、規則,共70條之多,相當於每週都有一個規則出臺,這對市場來說簡直不可思議。自從2017年3月就任銀監會主席以來,據不完全統計,在郭樹清的1年任期內,銀監會密集出臺了至少35項管理辦法。在他到任僅一個月後,銀監會就連發七文,掀起一場銀行業監管的“郭氏旋風”。這位學者型官員延續著此前一貫風格,而此次新的任命——中國銀保監會主席更是讓業內慨嘆金融最強監管時刻的到來。

“加強整治信託和互聯網金融”,這是郭樹清在兩會上代表監管提出的要求;對於一年來執掌銀監會治理金融亂象的成果,郭樹清3月17日僅僅評價了三個字“還可以”。這股“郭氏旋風”對互金行業監管的走向來說,趨勢已經顯而易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