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個人銀行賬戶不安全了,與公司資金交易頻繁將被查!

長期以來,老闆為了躲避稅款、少繳稅,

收支公司的資金往來,

也是常有的事兒~

但隨著2018國地稅合併,稅務稽查力度加大,

老闆個人銀行賬戶將不再“安全”了!

老闆個人銀行賬戶不安全了,與公司資金交易頻繁將被查!

請看以下案例

通過私人賬戶交易被查

2017年6月,眉山市某商業銀行依照《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向眉山市人民銀行反洗錢中心提交了一份有關黃某的重點可疑交易報告。眉山市人民銀行立即通過情報交換平臺向眉山市地稅局傳遞了這份報告。

經調查,黃某在眉山市某商業銀行開設的個人結算賬戶,在2015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期間共發生交易1904筆,累計金額高達12.28億元。這些交易主要通過網銀渠道完成,其賬戶大額資金交易頻繁,大大超出了個人結算賬戶的正常使用範疇。加上其賬戶不設置資金限額,疑點重重,不合常規。

黃某本人身份也較為複雜,是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個人賬戶與其控制的公司賬戶間交易頻繁,且資金通常是快進快出,過渡性特徵明顯。

最終稅務局查出來黃某2015年從其控股的眉山市公司取得股息、紅利所得2億元,未繳納個人所得稅4000萬元。

老闆個人銀行賬戶不安全了,與公司資金交易頻繁將被查!

所以,老闆們,不要再認為個人賬戶最安全,可以隱藏公司收入,一旦銀行發現公司賬戶異常,想抽查資金情況,一個情報交換就到稅務局手上,現在各部門信息都是通的,到時候把公司企業所得稅,法人、股東的個人所得稅一核算,你認為還安全嗎?

2018年稅務稽查新動向,企業以下行為將成為重點稽查對象!

1. 法人個人銀行賬戶大額交易頻繁者;

國辦函[2017]84號這個重量級文件,明確了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稅務機關、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機關以及國務院、銀行業、證券、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和其他行政機關組成的洗錢和恐怖融資風險評估工作組的工作思路。要求各部門發現異常,互相分享信息。因為之前稅務掌握私人賬戶資金變動是非常困難的,現在變得越來越容易!

老闆個人銀行賬戶不安全了,與公司資金交易頻繁將被查!

6月底支付寶將被收編,正式接入國家網聯,由中國銀行監管,關閉第三方支付代扣,每筆資金流動都要經過銀行,這次,中國銀行將支付寶收入自己的麾下,目的就是在於為金融市場提供監督作用,提高安全係數。哪些還以為支付寶是安全的真的就大錯特錯了~

3. 社保不按時足額繳納的企業

社保按照最低標準繳納,似乎已成了行業的潛規則,很多企業至今為止也一直這樣樂此不彼的交著,但是,就在前段時間,社保局公佈了一批上海50家企業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並對其違法行為公開告示!告示信息包括企業的單位名稱、法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

不僅處罰你,還要曝光你!力度可謂是很大了,加上2018年後國地稅合併,社保歸稅務局管,徵收方式只會更嚴,沒有最嚴。

4. 隨意調整賬目的企業

以前,企業所得稅申報是怎樣的?公司財務做好報表後,交由稅務機關進行審核,確認無誤才可申報。若報表存在疑點,打回去重做。

現在,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15號文明確規定:企業的資產損失在稅前扣除無需再報稅務機關。晃眼一看,為企業省事,效率提高了很多,是不是感覺很爽?其實不是,這樣操作企業的風險反而大了,為什麼這麼說呢?以前,企業在申報時會有稅務人員為你把關,現在,無需審核,直接提交,想當於是少了道防火牆啊,以後企業一旦出現問題,責任在誰?全在企業自身,因為稅務部門未經手~

看後,很多企業老闆有意見了,經營一家公司,怎麼要擔這麼多風險啊,操心自身經營不說,還得把財務、稅務等問題一併規範了,企業才算安全。

俗話說得好: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企業如果想把公司持久的經營下去,還真的把這些問題都規範了,更多財稅問題可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聯繫人,詳細諮詢哦~備註(加群)還可拉你進學習交流群,與更多財務、稅務同行一起學習交流,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