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大明湖超然樓:七百年來,廢而復興,衰而又榮!

公元1320年前後,元翰林大學士李泂引疾告歸,建超然樓於大明湖畔,後漸毀。2009年大明湖擴建,濟南市人民政府重修超然樓於舊址。七百年來,廢而復興,衰而又榮。大雅不隨荒草沒,新樓仍傍碧湖修。

濟南大明湖超然樓:七百年來,廢而復興,衰而又榮!

登超然樓,明湖四望。東有鵲華二山不厭相看,西則波光灩瀲一片大明;匯波樓北極閣蜿蜒於北,稼軒居晏嬰祠迤邐於南。水清如鏡,留佛山倒影;荷香似酒,伴雲霞飄忽。齊煙九點青未了,風月七橋情可期。橫橋集雨,柳蔭鋪地,靜謐藏身於古樸之內;菡萏映日,蒹葭浥露,詩情生髮於顧盼之間。極目遠眺:前倚泰山,後枕黃河,河山帶礪,喻邦國之永固;右連大海,左走中原,海陸都會,據華夏之要衝。

濟南大明湖超然樓:七百年來,廢而復興,衰而又榮!

李北海歷下亭設宴,杜陵賦詩,致有“歷下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流傳千古;劉學士鐵公祠興發,鐵保作書,復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譽滿神州。一古,一多,一荷,一柳,此大明湖之大觀也。

濟南大明湖超然樓:七百年來,廢而復興,衰而又榮!

濟南大明湖超然樓:七百年來,廢而復興,衰而又榮!

曾子固知齊州,曾堤蘇堤北南媲美;蒲柳泉寄湖上,聊齋紅樓短長相輝。“日日扁舟藕花裡,有心常作濟南人”,元好問發此雅興;“我昔大明湖上住,出門上船無十步”,何紹基如是輕鬆。藕花深處,李易安驚起一灘鷗鷺;楊柳煙中,王漁陽喚起一片詩情。長春觀裡,丘處機仙風道骨;萬卷樓上,邊華泉飄逸清圓。醉醒兩難,辛棄疾挑燈看劍;興亡皆苦,張養浩心繫黎民。白妞黑妞,傳梨花大鼓之神韻;柳子梆子,唱齊魯大地之豪情。

濟南大明湖超然樓:七百年來,廢而復興,衰而又榮!

九十年前,胡適遊湖,有“缺少一座萬丈高樓”之遺憾;老舍居濟(12),有“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之批評。國運不興,湖運不濟,良有以也。而今改革開放,中華崛起,一湖擴而全城增色,一樓起而滿湖添輝:以告慰於前輩,尚有待於後生。

濟南大明湖超然樓:七百年來,廢而復興,衰而又榮!

登斯樓也,思接今古,心繫蒼生,必有所憂求:憂環境之汙染,憂人心之暌隔,憂無端之災難,憂生命之有限;求國家之昌明,求民生之安康,求和平之永固,求友誼於四方。

濟南大明湖超然樓:七百年來,廢而復興,衰而又榮!

有憂有求,又何得而超然乎?

所謂超然者,無求名求利之羈絆,有樂山樂水之胸襟,超然於物而靜斂於心也。

濟南大明湖超然樓:七百年來,廢而復興,衰而又榮!

【註釋】

(1)李泂(1274—1332)元代山東滕州人。翰林國史館編修官,累官至奎章閣承旨學士。參加《經世大典》編纂。《元史本傳》說他“儀容清俊,胸襟開朗”,“每以李白自擬,曾僑居濟南,居處有湖山花竹之勝,稱之‘天心水面’。後在大明湖畔建別墅,名曰‘超然樓’。”

(2)風月七橋,曾經是大明湖的代名詞。出自曾鞏詩:“誰對七橋今夜月?有情千里不相忘”;“從此七橋風與月,夢魂常到木蘭舟”(《離齊州後五首》)。七橋風月指環繞大明湖的七座風格各異的橋樑,即:鵲華、百花、芙蓉、水西、湖西、北池和濼源(今秋柳)。

(3)寓指王漁洋之秋柳園。

(4)寓指李清照之藕神祠。

(5)曾子固即曾鞏。

(6)蒲柳泉即蒲松齡(1640—1715)號柳泉居士,山東湽川人。曾在大明湖賃屋居住。他有詩曰:“大明湖上就煙霞,茅屋三椽賃作家。粟米汲泉炊白粥,園疏登俎帶黃花”……抒寫他的貧困生活。

(7)元好問(1190—1257)元代大文學家,山西忻州人。他的《濟南雜詩十首》之十雲:“看山看水自由身,著處題詩發興新。日日扁舟藕花裡,有心長作濟南人”。

(8)何紹基(1799—1873)晚清詩人、畫家、書法家。湖南道縣人。其父何凌漢曾在濟南任山東學政,他曾多次到過濟南。1855年,在濟南主講於濼源書院,撰書《重修歷下亭記》《歷下亭碑》和杜甫集句楹聯。後來,他在《舟中題賈丹生大明湖圖卷》一詩中追憶道:“我昔大明湖上住,出門上船無十步。高樓下收雲水色,小橋逕接漁樵渡。”

(9)丘處機(1148—1227)登州棲霞人。道教主流全真教掌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養生學和醫藥學家。他受成吉思汗禮遇,封為真人,掌管全國道教。他道號長春子,道觀長春觀始建於北宋大觀三年(1109年),位於今濟南迴民小區長春街。故有“先有長春觀,後有濟南府”之說。

(10)邊華泉即邊貢(1476—1532),歷城人,明代詩人,“前七子”之一。平生喜好收藏書籍。嘉靖十年(1531),他罷官歸故里,在大明湖畔築“萬卷樓”,將一生所收之金石書籍藏於其中,次年萬卷樓即被大火焚之一炬。他仰天大哭:“嗟乎,甚於喪我也!”隨即病卒。

(11)胡適曾多次遊覽大明湖。1922年10月在《遊大明湖》詩中寫道:“哪裡有大明湖!/只見無數小湖天,無數蘆堤/把一片好湖光/劃分得七零八落,/這裡缺少一座萬丈的高樓/使遊人把眼界放寬/超過這許多蘆堤柳岸/超過此疆彼界/依然尋出一個大明湖!”

(12)老舍1937年在散文《大明湖之春》中寫道:“一聽到大明湖這三個字,便聯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現出一幅美景來。事實上,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2009年7月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