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四手握重兵時,有和雍正抗衡的能力,為何輕易就交出兵權

康熙去世,雍正繼位以後,老十四胤禵為什麼不起兵抗議呢?我們要從雍正和胤禵兩個方面來研究。

先說雍正是怎麼做的,雍正做了幾件事:

老十四手握重兵時,有和雍正抗衡的能力,為何輕易就交出兵權

一是奔喪。雍正讓胤禵立刻回來的理由是奔喪。這個理由找得非常好,胤禵不敢有任何推脫。因為他若是推脫,那就是不孝,在道義上就輸了。若是胤禵想不把兵權交出來,那就是擺明了的謀反,雍正立刻有充足的理由處理他。二是換將。當時胤禵在西北的時候,手下的將領主要有兩個人:一個是由青海去的延信,一個是由川滇去的噶爾弼。但是這兩個人,延信因為生病,在康熙六十年的時候回來了。雍正繼位後,把他升為貝子(他是愛新覺羅家族的,當時胤禵也不過是貝子),讓他前去替代胤禵(並且還特別交代他要搜查胤禵與康熙的信件,把他當心腹看待,讓延信十分感激)。而噶爾弼則命他回來,由雍正的心腹年羹堯代替。這樣,整個西北軍的重要將領,都成了雍正的人。

三是隔離。雍正在讓胤禵回來的時候,是派了人去接他的,而且胤禵的妻兒老小和他並不是走一路,這差不多就是把胤禵隔離起來。同時,胤禵回來後,雍正又不讓他回京城,而是在景山壽皇殿那裡等著謁陵。這樣,胤禵就無法回家裡,和老大胤禔、老八胤禩這些同黨們商量。他沒有商量的人,他自然就不可能造反。

老十四手握重兵時,有和雍正抗衡的能力,為何輕易就交出兵權

再說胤禵當時的一些想法。當胤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去西北打仗的時候,無論是他本人,還是他的團隊胤禔、胤禩等人,都認為康熙這是準備把皇位傳給他的信號,他信心爆棚,在和老大、老八的通信來往中,大家都表達了這樣一個意思。所以,當他聽說康熙突然去世,雍正突然繼位後,他或許也想過擁兵自重。但是最終他並沒有這麼做,我覺得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一是他想回去瞭解情況,和兄弟們商量,慢慢圖謀。為什麼雍正在坐穩皇位後的幾年裡,會對這幾個兄弟一個個地殘酷打擊,就是因為這些人一直不服,一直試圖起事。而且,在康熙之前的後金及清朝皇位的傳承,都是要經過大家推舉的。因此,胤禵肯定覺得回去後,可以再慢慢想辦法。

二是他雖然是撫遠大將軍,但是他不像前期的皇子,一開始就統領軍隊,掌管八旗,他這一代皇子,是一直在皇宮中養尊處優的,與軍隊幾乎沒有什麼聯繫。與將領們也沒有建立絕對的信任,那些將領們不一定聽他的。再說,那些將領們的家眷都在京城,一旦造反,這些家眷們肯定都只有一死,所以肯定都不太願意跟著他造反。

三是胤禵雖然掌管西北軍,但是兵力相對於全國,其實是很少的一部分,只有十多萬人。再加上軍需及後勤都由川陝總督年羹堯控制著,而西北方準噶爾部又不太平。可以說,如果他起兵,將受到兩面夾擊,毫無勝算。

老十四手握重兵時,有和雍正抗衡的能力,為何輕易就交出兵權

四是康熙的這些兒子們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滿漢文化的薰陶下,都是有節持禮的人,一般不會走到造反那一步。因此,最終胤禵雖然滿心悲憤,但還是沒有造反,規規矩矩回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