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新房能賣100億的房企 為何小區內有那麼多急售的二手房?

6月已經到來,房企也都面臨著期中考。昨天,銳理髮布了前五個月商品房的銷售數據。青島市2018年1-5月新建商品房成交量73711套,成交面積820.65萬平方米,銷售總金額1078.60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交套數、成交面積均出現下降,分別下降11.4%,8.7%;成交金額上漲13.2%。

而在青島樓市領跑的,不再是我們熟悉的“三冠王”萬科。根據銳理的統計, 排名第一的企業以52.92億的總銷售額“問鼎”2018年1-5月銷售榜單冠軍,銷售額突破50億。其中都會中心銷售金額21.83億,青島灣琴灣銷售金額為20.3億,紅島壹號院銷售金額6.79億。

實際上,這個數據並不準確。因為萬達的兩個盤早已經併入了銷售體系,這倆盤賣得30個億應該算在融創總銷售額上。

半年新房能賣100億的房企 為何小區內有那麼多急售的二手房?

這麼算下來,R創前五個月的銷售額應該是超過了80個億,六月份高新區應該還有加推,過100個億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100億,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數字。要知道,去年萬科全年才賣了100個億。從這個數據上看,孫宏斌前兩年瘋狂買地的策略似乎是成功了,但實際上我們可以感受到融創的焦慮。

作為一個不買也買不起或買不到R創房子的人,這半年很多普通人和我一樣,R創最多的交集便是接到的推銷電話越來越多了,或是座機或是手機,一遍一遍的打,你今天說不要明天換個號碼換個人繼續來,買不買房子都在其次,你來售樓處看看樣板間(增加人氣)。不管房子好不好賣,這麼多人這麼密集的電話,起碼說明了融創的推銷並沒有達到自身的預想。

再看二手房。維多利亞灣,在屬於萬達的時候,地段雖然不咋地,商業、教育的一些配套吸引人。但是易主幾個月之後,在教育配套方面出現了一些爭議,而現在小區的情況,我們通過二手房市場似乎可以看出一點端倪,我們通過58同城看一下:

半年新房能賣100億的房企 為何小區內有那麼多急售的二手房?

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二手急售?在兩個月以前,這個小區的二手房還在1.6萬元/平方米左右,現在為什麼有那麼多房源價格到了1.3萬元/平方米?

交通、商業、教育、物業管理,自己去看吧,我不做評論了,我相信你只要用心,能瞭解到真相。任何一個小區,不管前期炒得是否火熱,都要回歸其居住屬性。這裡面不光是好房子好不好的問題,還有一個能不能安心居住的問題。孩子如果不能按照先前的承諾上一所優質的小學,一所優質的中學,那一家人在南面船廠,北面保稅港區礦石粉存儲區,疏港線大車穿梭的環境中生活還有什麼意義?

還有,R創的很多銷售套路是一般人看不懂的。售罄的青島灣怎麼還有房?紅島灣沒開盤怎麼中介就開始賣了?都會中心的一手房各個戶型都有,你去營銷中心問也是這個答案嗎?

這些個有頭像、有中介、有實名手機號的中介都是騙子嗎?

什麼情況,大家都懂的。

半年新房能賣100億的房企 為何小區內有那麼多急售的二手房?

瘋狂炒作、飢餓營銷、捂盤惜售、內外勾結、高價更名……拜託,拜託,拜託,那些逐漸壟斷市場的開發商們,能給個實在價,給句真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