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蚌埠戒毒所 戒毒人員深度訪談錄

毒品對人們精神和身體的損害是不可逆的,對家庭和社區的危害更是嚴重的,為了進一步加強對禁毒宣傳的力度,2018年6月22日,在蚌埠市禁毒辦組織協調下,我們走進了安徽省蚌埠強制隔離戒毒所(下稱蚌埠戒毒所),與數名戒毒人員促膝交談,傾聽發生在他們身上的經歷,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早上十點,我們如約來到位於迎賓大道的蚌埠戒毒所。

走進蚌埠戒毒所 戒毒人員深度訪談錄

該所政治處、教育科的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了我們,據瞭解,蚌埠戒毒所,隸屬於省司法廳。現主要承擔皖北6市(阜陽、淮北、淮南、宿州、亳州、蚌埠)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收治及中轉職能,戒毒所秉承“忠誠、尚法、規範、爭先”的場所精神,堅持“以人為本、科學戒毒、綜合矯治、關懷救助”的原則,教育挽救了一批又一批戒毒人員,有力有效維護了一方和諧平安。

履行嚴格的登記手續和隨身違禁品查驗後,經過三道門禁,我們終於進入了監管區。

走進蚌埠戒毒所 戒毒人員深度訪談錄

進入裡面後,綠草蔭蔭,還有籃球場和健身器材,就像一個花園式小區,這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

走進蚌埠戒毒所 戒毒人員深度訪談錄

我們的訪談在戒毒所教學樓內設的一間心理諮詢室開始,受訪的是三位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戒毒人員。

走進蚌埠戒毒所 戒毒人員深度訪談錄

第一位:小李

第一眼看到小李,白白胖胖,180cm的身高,很壯實,也很老實,怎麼看也不像是吸毒人員。小李88年出生,至今還是單身,據小李介紹,他的家庭條件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的,衣食無憂,家裡開辦娛樂場所,平時花錢也是大手大腳,在他眼裡沒有太多錢的概念。

走進蚌埠戒毒所 戒毒人員深度訪談錄

用小李的話說,當時因為經常出入娛樂場所,結交了許多狐朋狗友,當時也知道里面有幾個人是吸那個東西的,但自己並沒有太多防範意識,因為看到其它人吸過後好像也沒有什麼不良反應,就以為也沒有什麼危害,加上朋友的教唆以及好奇心的驅使,他當時和朋友一起吸食了冰毒,第一次接觸是在2015年。據小李介紹,第一次吸食的時候沒有太多反應,自己就沒有放在心上,在後來工作有點壓力心情不太好的時候自己不知道為什麼主動聯繫了之前的朋友,最初幾次在吸食過程中,他總認為自己可以控制,沒什麼事。可是漸漸地一發不可收拾...

在那幾個月裡,因為家庭富裕,自己對錢沒有什麼概念,一些朋友經常就來找他,一次次吸食的量越來越大。第一次被警方抓獲後送社區戒毒依然沒有意識到危害,一心只想著吸,在一段時間後小李明顯感覺到自己開始厭食、煩躁、難以入睡、消瘦等身體變化,心理上消極,意志力下降,記憶力減退,有時甚至第二天就忘記了頭一天的事情,只要有一點心情不好,或者有點工作壓力煩躁的時候就想著要去吸。直到這個時候小李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違法,當自己的父母一次次對自己失望的時候,也想著要戒毒,也想過如果再次被抓獲的後果,但毒癮發作時候的難受讓他始終下不了決心,每一次在心煩或者遇到一點挫折後就去吸食,每次都告訴自己這是最後一次,但卻一直滑入這無止盡的最後一次。

2017年,小李再次吸毒被公安機關抓獲,被送往蚌埠戒毒所進行強制隔離戒毒,剛到戒毒所時小李感覺很害怕,而且一度封閉自己,剛開始戒毒時戒斷反應很強烈,甚至輕生的想法都有,好在所裡的民警都很耐心地與他溝通,在生活上給予關心,後來小李慢慢打開了心扉,民警們一次次的溝通、鼓勵,使他對新生活有了信心。經過一年多戒毒所裡的教育戒治生活,現在的小李自信、健談,經過系統的康復訓練,他的體重也從入所時的140斤恢復到了180斤。

第二位:小劉

小劉是位88年的小夥子,宿州人,在這之前他是一位婚禮主持人,而且還在大賽中獲過獎,還有一個關係非常好的女朋友,都已經準備要結婚了。

走進蚌埠戒毒所 戒毒人員深度訪談錄

據小劉介紹,2015年的一天在工作之後,與幾個朋友一起喝酒,然後到酒吧玩,包廂裡有一個朋友在吸食海洛因,當時因為好奇,對毒品的危害也不瞭解,沒有一點恐懼感,加上朋友的教唆,便有了第一次,當時吸食後頭暈嘔吐,然後人就有種飄起來的感覺,這第一次的感覺沒有引起他對毒品的警惕。後來一次出差的機會,恰巧之前的朋友在一個城市,於是他主動聯繫了這位朋友,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

父母得知了這種情況後一直為他擔心和生氣,父親甚至氣得對他動了手,女朋友要和他分手,但都已無濟於事。據小劉介紹,染上毒癮後最看不得別人吸食,一看別人吸自己不吸就非常難受。

2016年11月,在與幾個朋友吸食毒品時被公安機關抓獲,因為屬於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被公安機關責令來蚌埠戒毒所強制戒毒。臨近的婚期耽擱,最終送到蚌埠戒毒所強制隔離戒毒。如今,臨近解戒出所,小劉表示,這近兩年所裡的民警對自己很好,也領悟了許多,出去以後一定要好好過日子。

第三位:小常

小常也很年輕,86年出生,土生土長的蚌埠人,本來有個幸福的家庭,因為毒品,兒子出生時他沒能陪在妻子身邊,如今兒子快兩歲了,作為父親卻錯過了陪伴孩子成長的機會。

走進蚌埠戒毒所 戒毒人員深度訪談錄

2011年小常第一次接觸的毒品是冰毒,當時在貴州,一次好友聚會的包間裡看到朋友在用礦泉水瓶吸食,俗稱溜冰,當時自己並不知道這就是毒品,朋友說是提神的,於是出於好奇他就吸了三口,之後將近一個星期都沒怎麼睡好覺,飯也很少吃。因為生意的原因他離開了貴州去了浙江,很長一段時間也沒有機會接觸這塊,漸漸也就忘記了。

2013年,小常到浙江做洗車服務生意,2016年經過幾年的打拼年收入可以說是相當可觀,當時接觸的都是一些玩車的年輕人,大多都是富二代有錢人,於是經常出入一些夜店等場所。

2016年4月28日,小常因容留他人吸毒,被公安機關抓獲,判刑6個月,當時小常的妻子懷著還差兩個月就要生的身孕。這一關就是6個月,出獄時已經是2016年11月份,自己的孩子都幾個月了。剛出獄不久,一次朋友的聚會上,因為好面子,覺得別人都吸自己不吸很沒面子,於是再次吸食毒品,被公安機關抓獲進行強制隔離戒毒。

小常說自己很是後悔,自己的老婆是江西人,自從自己入所後就帶了孩子回孃家住,每次來一趟蚌埠探訪他都要轉火車和汽車,孩子從出生到現在已經快兩歲了,自己沒有陪伴過孩子。小常一說起妻子、孩子,眼眶都紅了,聲音也哽咽了。小常表示,為了孩子和妻子,這次出去一定不會再碰那個東西了。

柳厚新科長(右)

走進蚌埠戒毒所 戒毒人員深度訪談錄

訪談結束後,我們的心情都很沉重,柳厚新科長向我們介紹了當前嚴峻的禁毒形勢,許多年輕人缺乏對毒品危害的瞭解,希望全社會攜手加強禁毒宣傳教育,抵制毒品,參與禁毒,同時還普及了一些知識。

禁毒知識鏈接:

(一)拒絕接受社區戒毒的;

(二)在社區戒毒期間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的;

(四)經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後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對於吸毒成癮嚴重,通過社區戒毒難以戒除毒癮的人員,公安機關可以直接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

吸毒成癮人員自願接受強制隔離戒毒的,經公安機關同意,可以進入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

結束語:

在此,我們感謝三位受訪者以自己的自身經歷和感受來告誡我們所有人員,警醒世人,勿沾毒品,希望你們這次出去後能夠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的家庭生活。同時也感謝市禁毒辦、市公安局禁毒支隊的組織協調以及安徽省蚌埠戒毒所民警的支持,在這裡道聲:“你們辛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