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Welcome to the Jungle.

科技圈的風口年年都換。在“區塊鏈”已然變成韭菜地的今天,你還記得2年前、3年前這個時候,什麼最流行嗎?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Rokid 記得。這家你可能沒聽過,但年初在CES大展上收穫無數好評的中國公司,今天在杭州搞了個大新聞: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一個智能音箱,一顆中國芯片,還有一個未來。

mini智能音箱賣799,憑什麼?

極果君今天就不買關子了:Rokid在這場 Jungle 2018的大會上,一共發表了三款新產品。其中這顆名為“me”的智能音箱,身材僅一個巴掌大小,售價卻高達799元人民幣。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憑什麼?

其實回顧下Rokid之前的智能音箱產品,就不難發現他們其實一直在高價、精品的方向上一路狂奔:最早發佈的一款產品就是“帶屏”形態的智能音箱 Alien ,售價達到5000元以上,相關概念更是直到今年才被Alexa帶火。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有沒有覺得特別像《降臨》裡的外星飛船?)

即便放到今天看,這顆“異形蛋”的概念、設計和售價,依舊堪稱激進。799的定價,這樣看也就不足為奇了。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而且今天發佈的這隻XXL馬卡龍,其實要做的是你的“私人AI”。

先說說它能幹什麼吧:Rokid me 內置的中文AI“若琪”,應該是目前市面上對其它智能家居產品兼容性最好的語音助手之一:米家系列產品、塗鴉智能、博聯等等都能由她接管,如果你是米家重度用戶但又不怎麼喜歡小愛同學,那Rokid的若琪或許值得你一試。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除了智能家居,Rokid me也是一臺罕見的,帶有聲紋識別的同時自帶電池的智能音箱。

沒錯,可能大部分人都沒留意到:市面上許多產品都不支持聲紋認證,甚至包括蘋果的HomePod 。而那些xx mini、dot、echo,體積雖小但依需拖著電源。Rokid me卻在巴掌大的產品裡,塞進了一塊4000mAh的大電池。最高可實現連續8小時播放,或12小時的待機時長。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而且還支持聲紋鎖。

Rokid me的另一大迷人之處是它的交互。藉助AI能力,Rokid me帶有一個聲音版RPG遊戲《四月謎案》,解密全靠聽,感覺會很有趣。極果君已經等不及要去做“嘴強王者”了。他們還給Rokid me做了“體位探測”:反扣靜音、搖一搖播放,用起來聽話又自然。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這音箱差不多是送的嘛

不開玩笑的說,即便是按照最嚴苛的標準橫向比較這些mini款智能音箱,Rokid me也是毫無爭議的箇中旗艦。而和其它產品比起來,他在擁有完整售後服務的同時(相比Google/Alexa的水貨),還不會把你綁定在某一家的智能家居生態裡,簡直良心。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當然,良心的代價就是貴。這估計也是799元定價的理由之一。其它低價的智能音箱似乎更像一個誘餌,用不到一張毛爺爺的價格,把你限制在一個封閉的生態裡。同一個牌子的東西越買越多越買越多……到最後你會發現,只要家裡有一件圈子之外的產品,它就會變得很難用。

這當然不是說劃圈子不好,但拒絕了多樣性的產品,總有些不體面,不Geek。至於你花799憑啥要買它……

開玩笑,憑啥不買它,充會員送音箱不值嗎

智能硬件裡的“中國芯”,靠譜嗎?

不僅靠譜,而且牛*——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Rokid這次拿出來的,是一顆名叫KAMINO18的 小行星 “中國芯”(代號其實是個彩蛋)。KAMINO18由紫光國芯代工採用了NPU異構計算模塊,也帶有ARM核心和內存,以及用於信號處理的DSP單元,絕對國貨。芯片最大支持6麥克風陣列,且開發板上已經預載4個。至於音頻輸出和調試接口,更是悉數齊備。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沒錯,接上喇叭就是個智能音箱了,小朋友都能動手拼。

更關鍵的是體積超小,你看到的這顆芯片是已經裝上了開發板的狀態,整個板子才只比一元硬幣大兩圈。極果君現場目測了一下,芯片本體的大小大概也就與一枚5角硬幣相若。對於寸土寸金的智能家居產品來說,體積的要求可一點都不比性能低。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除了硬件,這款芯片裡還加入了rokid自研的軟件支持:離線語音識別,和rokid系列一樣的自定義喚醒詞,低功耗語音喚醒等等。後續的離線語音合成、離線聲紋識別等能力,也都會陸續加入,可以說相當強大了。

另外,這塊芯片未來還將支持亞馬遜的Alexa語音助手,且切換過程無需重啟、設置:將中文就是若琪助手,講英文就是Alexa。說的通俗點,這應該是市面上第一款“雙系統”的AI芯片了。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據現場介紹,這塊芯片將不會只侷限在智能音箱上:機頂盒、智能家居網管等等產品都可以用到這枚“中國芯”。客戶用這顆芯片只要提供出設計,就能快速拿出可以實用的產品。同場發佈的Rokid me,後續也會換成這顆Rokid自家的KAMINO18。

至少這回,智能家居不怕美帝制裁了。

如何捅破次元壁?

用一副未來眼鏡。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其實Rokid的AR眼鏡計劃並非什麼新鮮事:年初CES大展上Rokid備受矚目,憑藉的就是自家的AR眼鏡展示。但當時大家都不太相信,一個財大氣粗的 Google ,和一個燒了 23 億的 Magic Leap 都沒做到的事情,一家中國公司怎麼可能幹成呢?

結果 Boom !人家幹成了。

其實現在就說成了也不大準確:Rokid這次發佈的AR眼鏡暫時還沒量產(據說年底),這次相當於一個“預告”。不過僅僅是他們的展示內容也已經夠可怕的了: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這是一部AR眼鏡,你敢信?

跟市面上廣泛採用的多鏡片技術不同,Rokid Glass採用了單鏡片光學設計,重量、體積、外觀都控制的極好。除了鏡腿和上邊框略粗外,第一眼看上去就和普通太陽鏡一般無二。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評論區勿說怪話)

其實根據Rokid公佈的數據,他們的AR眼鏡比同類產品輕了40%,體積更是降低了70%之多。整機重量僅120g,比一般的滑雪鏡還要輕上一些。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那麼這麼輕薄的一款產品,它的續航時間有多長呢?

6小時的工作、60小時待機。考慮到它要不斷的運行3D計算和語音識別待機,這個成績和這個體積相比真是十分令人震驚。

單鏡片的好處除了體積小,還有畫面清晰。Rokid宣稱這塊鏡片光效可以達到50%+,透亮且省電。而且分辨率能達到手機的HD級別,色彩和細膩度都不錯(反正他們是這麼說的)。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別看小,該有的傳感器它一樣不少:採用旗艦級的高通驍龍 835 平臺,帶有一個1300w的光學防抖鏡頭,且內置了慣性傳感器,骨傳導揚聲器和麥克風。鏡頭支持人臉識別技術,鏡腿則帶有觸控板。可以掃描名片,並將聯繫人信息和人臉匹配鎖定,堪稱臉盲患者的福音。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慣性傳感器則被用於導航功能。藉助最新的室內定位技術,Rokid Glass還支持室內、室外雙重AR導航。跟著箭頭走,就能到達自己想去的目的地。據介紹,室內導航的精度目前已經可以達到1m以內。就算在迷宮一樣的商城和機場裡,也能順利找到自己的該去的地方。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同時,藉助前置鏡頭和AR的圖像識別能力,這款AR眼鏡還可以識別物體,實時找同款。Rokid還透露稱,他們正在將AR技術和若琪AI結合,用於線下的零售展示業務。原本只有聲音的AI若琪,此時也會在眼鏡中幻化出來,為你充當導購小姐姐……想想就 刺激 科幻。

而且更牛*的是,朋友們,這不是PPT創業!人家現場拿出了真機!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現場CEO Misa真的戴了一件Rokid Glass走上了舞臺,之前視頻演示中的人臉識別功能也實測可用。不過可惜的是,現場能工作的樣機只此一臺。上面那幾張只是模型……想要感受一下天眼視角,看來還得等了。

最後,扯點虛的

很多人,很多科技公司都在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點(Make this world abetter place)。但真的把人文關懷丟進產品裡,做成了又拿出來講的,中國真的不多。

給視力障礙人士提供了新視角的Misa算一個。此外,可能只有給手機做了無障礙模式和遠程親情協助的老羅算另一個了。

谷歌還沒弄成的AR眼鏡,竟被一家中國公司搞定了?

沒錯。藉助Rokid的AI物體識別算法,Rokid Glass可以通過語音,實時播報視野中央物體的屬性。讓盲人也能夠“聽見”這個世界。這事兒說起來不復雜,甚至可能很簡單,但他們做了、說了,感覺就很想讓人鼓掌。

跟世界盃一樣, Rokid Jungle 四年才開一次。很難讓人相信,臺上這個剛剛在AR領域幹掉Google、光芒萬丈的,是一家成立才四年的中國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