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莊村:以人民為中心的強村典範》:一份來自省政府研究室調研組的報告

《馬莊村:以人民為中心的強村典範》:一份來自省政府研究室調研組的報告

2017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馬莊村,特別強調鄉村振興、鄉村文化和村班子建設的問題,要求總結馬莊村經驗。

婁勤儉書記在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強調,要總結徐州馬莊村經驗,向全省面上推廣,豐富江蘇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的實踐內涵。

吳政隆省長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要求,認真總結推廣徐州馬莊經驗,探索鄉村善治之路,開創江蘇的“新鄉土時代”。

為貫徹落實總書記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省政府研究室組成調研組到馬莊蹲點調研,深入系統調查研究改革開放以來馬莊村取得的顯著成績和經驗做法,並形成調研報告,刊發在6月22日的新華日報上。

《馬莊村:以人民為中心的強村典範》:一份來自省政府研究室調研組的報告

改革開放以來,安徽小崗村、江蘇華西村,以其獨特的大膽探索,先後成為我國農村改革的先驅和農村繁榮的楷模,在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歷史性變革中,產生了廣泛而又深遠的重大影響。進入新時代,如何實現從“富起來”到“強起來”,是我們必須完成的重要答卷。江蘇省徐州市馬莊村的創新實踐,為新時代鄉村如何“強起來”提供了生動示範與有益啟示。

馬莊村是一個典型的城郊型村落。有600多戶人家、2740多人、3100多畝耕地。走進馬莊,認識馬莊,領悟馬莊,給我們留下許多不一般的深刻印象。

一是黨建引領堅強有力。

30多年矢志不渝加強黨建,踐行為民宗旨,弘揚精神文明。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堡壘,黨組織先鋒模範作用成為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

二是特色產業強勁發展。

現代農業、特色製造業、文化生態旅遊業等三次產業融合、線上線下融合的綠色產業蓬勃發展,成為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有力支撐。

三是群眾生活富強康樂

村民人均、村集體經濟收入位居徐州市前列。公共服務應有盡有,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幹事創業你追我趕,社會治理和諧有序。先後獲得全國文明村、中國十佳小康村、中國幸福村等數十項榮譽稱號,成為“兩個文明”融合發展的標兵和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樣板。

綜合考察馬莊的創新實踐,我們看到: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是馬莊發展的一條鮮明主線,貫穿於黨的建設、產業發展、文化傳承、環境保護、社會治理等各項工作全過程和每個環節;以人民為中心更是馬莊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成功秘訣。

黨建為民築牢為人民服務的堅強堡壘

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地位,依靠群眾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一是以增強政治領導力引領群眾幹事創業。

持續推進強堡壘強班子強隊伍強本領工作,將黨支部建在樂隊和產業鏈上。堅持重大事項、重要問題由黨組織決定。嚴格執行“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等制度。開展黨員“掛牌亮戶先鋒行”活動,黨員始終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二是以增強群眾組織力引導群眾同心同德。

每月1日,村委會舉行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總結上月工作,對排名第一的村民小組、村辦授予流動紅旗,對排名最後的村民小組、村辦發流動黃旗。廣泛徵求村民意見,引導群眾參與村務討論,支持集體事業發展。堅持決策透明化、辦事規範化、管理制度化,對村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公開研究、公開決策,確保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得到落實,最大限度凝聚民心。

《馬莊村:以人民為中心的強村典範》:一份來自省政府研究室調研組的報告

三是以增強社會號召力幫助群眾排憂解難。

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不論矛盾多麼複雜,都想盡辦法解決,直到群眾滿意為止。經常組織村民樂隊,深入農戶、田間地頭,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及時幫助群眾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憂、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壓,做到小問題不出組,大問題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積極引導創業致富帶頭人、樂隊文化骨幹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先後投資建設神農文化廣場、老年活動中心、紅白喜事場所等公共設施,較好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和文化娛樂需要。

產業富民夯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物質基礎

以人民為中心,必須依靠產業振興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做強工業經濟富民特色。

上世紀80年代,先後興建三座村辦煤礦企業。90年代,形成了農、工、商、貿綜合發展格局。進入新世紀,主動關閉煤礦和汙染企業,以發展民營經濟為突破口,培育特色主導產業,形成了10多家年總產值過億元的科技小巨人企業,成為村民增加收入的主要來源。

二是做優旅遊經濟富民品牌。

發揮民俗文化優勢和潘安湖生態景區優勢,打造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品牌,成為淮海經濟區旅遊新熱點。2017年,全村旅遊收入達到6000多萬元,人均創收2.2萬元。成立民俗文化手工藝合作社,打造民俗文化品牌,培育中藥香包製作能手200多人,香包銷售收入超過600萬元。“王秀英中藥香包”品牌和麵燈製作系列產品,得到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讚揚。

三是做實現代農業富民根基。

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立糧食生產和苗木種植合作社,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統籌發展園林苗木、果菜菌菇等農產品,提升農業生產綜合效益。

《馬莊村:以人民為中心的強村典範》:一份來自省政府研究室調研組的報告

文化強民鑄就堅定文化自信的精神風貌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重抓文化立村,突出文化傳承,堅定文化自信,既富口袋,更強腦袋。

一是把草根藝人打造成文化達人。

上世紀80年代,富裕起來的一些村民道德滑坡,違法犯罪現象一度增多。村黨組織迅速拿出有力措施,提振村民精氣神。村委會拿出3萬元,組建農民電聲銅管樂隊,後來又組建民俗文化表演團,讓更多村民加入到鑼鼓、舞龍、舞獅等民俗文化表演隊伍,用文化力量淨化心靈,激發向上向善熱情,培育團結協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30多年來,累計投入400多萬元,培育專兼職樂隊演員超過350人。他們從小舞臺走上大舞臺,從農村走進城市,從國內走到國際,累計演出8000多場。2005年,在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驚豔登場。2007年,榮獲意大利第八屆音樂節亞軍。2014年,獲得日本結舞踴大賽最高獎,贏得海內外廣泛讚譽。

《馬莊村:以人民為中心的強村典範》:一份來自省政府研究室調研組的報告

二是把民俗底蘊轉化成精神家園。

緊扣民俗文化精華打造不停擺文化舞臺。每年春節初一到十五,舉辦農民運動會和元宵燈會,展示村民健康體魄、合作意識和進取精神。每年三月初八至初十,舉辦馬莊廟會,吸引十里八鄉上萬村民前來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2013年,投入3000萬元,以神農氏雕塑為主體,以二十四節氣文化柱為背景,建成大型民俗文化廣場,彰顯農耕文明魅力,讓民族文脈生生不息。尤其是1986年創建的“金馬之聲”廣播室,“大喇叭”連續32年每天早、中、晚三次,定時播報本地新鮮事和黨的方針政策,成為村民離不開的正能量之源。在馬莊,每位村民既是文化承接者,又是文化傳播人,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立村、文化育人,成為村民引以為榮的重要品牌。

三是把時代精神塑造成藝術精品。

結合傳統文化和時代主題,創作了幾百個群眾喜聞樂見的小品、快板、歌舞、歌曲,成為馬莊特質的“時代之作”。圍繞黨的十九大精神,編排演出《新思想引領新時代》等10多個文藝節目。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馬莊觀看演出後,連連稱讚節目編得好,演得好,勉勵農民樂團為豐富村民文化生活多作貢獻。

生態惠民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進入新世紀,馬莊村轉變發展方式,千方百計把生態資源轉變為生態財富。

一是變生態傷疤為綠色氧吧。

2001年,永久性關閉三座礦井,陸續投入300多萬元,修復採煤塌陷地1300畝。對其中800畝採煤地栽種意楊生態林,森林花木環抱村莊,讓村民享受綠色天然氧吧。對沉降採煤地,聯通水系,放水養魚,打造垂釣休閒娛樂場所。

二是變美麗村莊為創業福地。

大力發展工商企業,讓村民在家門口創業致富。發揮王秀英香包傳人品牌優勢,幫助200多名婦女年人均增加收入3萬多元。發揮村文化廣場、婚慶文化小鎮和廟會、燈會、文化節等平臺作用,多渠道增加村民收益。

《馬莊村:以人民為中心的強村典範》:一份來自省政府研究室調研組的報告

三是變一湖清水為致富源泉。

潘安湖溼地公園是煤炭塌陷地生態修復的成功典範,也是4A級景區。依託潘安湖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創辦生態農家樂,舉辦夏季納涼晚會和啤酒節,讓遊客盡情享受生態文化消費的快樂。水生態聞名的潘安湖,成為村民致富的聚寶盆。

善治安民發揮自治法治德治三位一體的集成效應

治理之道,莫要於安民。

一是以高度自治增強當家作主意識。

“一馬當先、躍馬揚鞭、馬不停蹄、馬到成功”的馬莊精神,是馬莊不用揚鞭自奮蹄、善治善成的集中體現。每月召開村民會議,引導村民參與議事。開展民兵營“八隊一兵”活動,幾十年如一日夜間巡邏,保障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安全和諧。每月25日的“民主理財日”,每年1月4日、7月4日的村務公開“民主日”,以及智慧村莊建設,都信息公開,讓村民明白村裡大事要事,促進幹群關係融洽。

二是以嚴格法治規範公平正義行為。

以法治底線保障自治、體現德治。先後制定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章程等21項150條規章制度。村規民約從孝順父母、履行村務等全方位予以規定,禁止什麼、鼓勵什麼一清二楚,村民照章守規意識明顯加強。

三是以良好德治培育向善向上民風。

《馬莊村:以人民為中心的強村典範》:一份來自省政府研究室調研組的報告

馬莊村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實踐經驗彌足珍貴。這對於我們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思想,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帶來了許多有益啟示……

啟示

“強起來”最核心的是讓黨建強起來。

實踐表明,“強起來”並非一帆風順,其中的矛盾和問題,比“富起來”更復雜更尖銳,必須依靠一個好支部和一個好帶頭人,帶領群眾奮勇前進。只有加強黨建引領,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才能凝聚力量,同心同德,眾志成城,戰勝艱難險阻,贏得各項事業最後勝利。

啟示

“強起來”最基本的是讓產業強起來。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產業強則百姓富。實踐表明,無論是解決群眾就業和收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還是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都離不開堅實的物質基礎,說到底,都離不開富有特色、富有品牌、富有實力、持續強勁的產業支撐。

啟示

“強起來”最鮮明的是讓腦袋強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馬莊時指出,鄉村振興,不能光看農民口袋裡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麼樣,這是最本質的東西。實踐表明,只有舉時代之旗、揚文化之帆、建精神家園,讓群眾既富口袋,更強腦袋,讓“軟實力”與“硬實力”相得益彰,富起來才會變為強起來,強起來才會更加持久、更有良好的精神風貌。

啟示

“強起來”最緊迫的是讓生態強起來。

生態文明是“強起來”的重要標杆。實踐表明,生態不僅是資源,更是財富。面對生態短板,必須確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下定壯士斷腕的決心,拿出久久為功的舉措,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展現新時代鄉村“最靚顏值”,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啟示

“強起來”最根本的是讓治理強起來。

“強起來”呼喚善治,更要善治善成。實踐表明,深化改革開放,凝聚社會力量,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進自治法治德治有機統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選擇。

《馬莊村:以人民為中心的強村典範》:一份來自省政府研究室調研組的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