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看高速」習近平引用率最高的十大典故

【"萊"看高速】習近平引用率最高的十大典故

山東高速交警萊城大隊 前天

「“萊”看高速」習近平引用率最高的十大典故

「“萊”看高速」習近平引用率最高的十大典故

「“萊”看高速」習近平引用率最高的十大典故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文章中,精妙的典故信手拈來,廣博的引用貫通古今。從這些用典中,既可以追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源頭活水,又能在古為今用的創造性轉化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習近平用典》典故釋義作者楊立新特選取出習近平引用率最高的典故10則,分為天下、信念、為政、篤行、任賢、敬民、勸學、辯證、創新、立德十個方面,讓我們一起學習!

【天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春秋至秦漢)《禮記·禮運》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習近平引用率最高的一則典故,多用於中國外交政策的闡述,旨在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所講的“天下”與前人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古代中國的“天下觀”指的是“普天之下”,其基本主張是“天下一家,中國居中”。而習近平所講的“天下”是指全世界,中國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一員;“大道”則是全人類共同追求的“公平正義”等價值。正如習近平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上所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其蘊含的內容更深邃、更寬廣,體現了廣闊的世界眼光和人類胸懷。

【信念】國雖大,好戰必亡。

——(春秋)司馬穰苴《司馬法·仁本》

“國雖大,好戰必亡”體現了中華民族“以和為貴”的傳統美德,習近平在對外演講中多次論及這一富有東方智慧的觀點。習近平指出,和平發展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內在基因,講信修睦、協和萬邦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基本內涵。中國繁榮昌盛是趨勢所在,但國強必霸不是歷史定律。中國最需要和諧穩定的國內環境與和平安寧的國際環境,任何動盪和戰爭都不符合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縱觀歷史,任何國家試圖通過武力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最終都是要失敗的。走和平發展道路,對中國有利,對亞洲有利,對世界也有利,任何力量都不能動搖中國和平發展的信念。中國曆來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和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無論發展到哪一步,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我們的戰略選擇和鄭重承諾。

【為政】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一種為人民,也就是為大多數人的幸福觀,習近平在談為官之道時多次引用。他指出,古往今來,許多有作為的“官”都以關心百姓疾苦為己任,為官者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心無百姓莫為“官”。他要求黨員幹部對個人的名譽、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淡,自覺打掉心裡的小算盤。“我們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老百姓的舒適度就好一點、滿意度就高一點,對我們的感覺就好一點。”習近平將范仲淹這句名言賦予新的時代意義,那就是為人民著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緊緊連結在一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篤行】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春秋)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習近平在講話文章中多次引用了老子《道德經》的這句名言,體現了他的實幹興邦思想。習近平指出成功的背後永遠是艱辛努力。大事全是由小事積累起來的,要把小事當作大事幹,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就一定能夠成功。我們推進改革的原則是膽子要大、步子要穩。對改革進程中已經出現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困難要一個一個克服,問題要一個一個解決,既敢於出招又善於應招,做到“蹄疾而步穩”。“蹄疾而步穩”就是對老子“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的另類表述。

【任賢】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戰國)《韓非子·顯學》

習近平在講話文章中多次引用韓非子的這句名言,體現了他的人才觀。習近平指出基層實踐是培養鍛鍊幹部的“練兵場”,地方尤其是基層一線是領導幹部瞭解實際、向廣大群眾學習的好課堂,也是領導幹部磨練作風、提高素質的大考場。到地方和基層一線工作,同基層幹部和群眾一起摸爬滾打,對於領導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增長領導才幹、積累實踐經驗、加快政治成熟至關重要。越是艱苦的環境,越能磨練幹部的品質,考驗幹部的毅力。幹部多“墩墩苗”沒有什麼壞處,把基礎紮實了,後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穩更遠。幹部有了豐富的基層經歷,就能更好樹立群眾觀點,知道國情,知道人民需要什麼,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各方面經驗和專業知識,增強工作能力和才幹。欠發達地區、工作複雜的地方、挑戰性強和困難較多的領域是培養幹部的一個重要部位,也是選人用人應關注的地方。

【敬民】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清)鄭板橋《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習近平在講話文章中多次引用鄭板橋的這首著名題畫詩,以此說明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大於天,充分體現了他的為民情懷和人民立場。習近平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關心他們的疾苦,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排憂解難。“一切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一切”,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就是這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為民幹事,為民擔當,不計譭譽,處處體現了踐行黨的根本宗旨和群眾路線的高度自覺,帶領億萬人民群眾構建偉大的中國夢。

——(清末民初)王國維《人間詞話》

【辯證】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戰國)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習近平在談及國與國之間、不同文明之間的關係時,多次引用孟子“物之不齊,物之情也”的觀點。習近平指出,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發生發展的規律,豐富多彩的人類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不同文明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每個國家、每個民族不分強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應該得到承認和尊重。要促進不同文明不同發展模式交流對話,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互鑑中共同發展,讓文明交流互鑑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樑、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這樣世界文明之園才能萬紫千紅、生機盎然。

【創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春秋至秦漢)《禮記·大學》

習近平談創新時,曾多次引用3600年前的這句古語。習近平一貫強調,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改革最本質的要求就是創新,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生活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從不等待不思進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將更多機遇留給善於和勇於創新的人們。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創新精神的民族,以偉大創造能力著稱於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對中華民族創新精神的最好寫照。

【立德】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春秋)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九章》

閱讀 1

寫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