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迴歸歷史,教育才有望迴歸正常狀態

“状元”回归历史,教育才有望回归正常状态

“状元”回归历史,教育才有望回归正常状态

近日,在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教育部長陳寶生強調要嚴禁宣傳“高考狀元”,一旦發現嚴肅處理。早在今年兩會上,人們在關注教育“減負”問題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過禁止炒作“狀元”的建議。其實禁止炒作“高考狀元”已經被強調了好多年了,但現實中卻充滿著各種各樣的亂象。比如一些媒體一方面傳達著有關部門的禁令,一方面卻又醒目地做著“狀元”的宣傳;有的地方則自命為“狀元村”“狀元縣”,大街上到處可見“狀元賓館”“狀元食府”之類的“狀元”招牌。

面對上述亂象,我個人認為,要真正禁止炒作“狀元”,首先就需要讓“狀元”這個詞語從語言運用上回歸歷史。

“状元”回归历史,教育才有望回归正常状态

“狀元”本來是一個專門術語,指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取得最高名次者。在科舉制度中,中了“狀元”就意味著功成名就了,正如古小說中所說就能夠“高官任做駿馬任騎”了。因此“狀元”一詞內涵的便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載成名天下知”等等封建時代的名利思想和等級觀念。

就如和“狀元”同時代的其他專有詞語如“皇帝”“太監”“老爺”“下人”等等一樣,這些事物在現代社會消失了,這些詞語也就只應該屬於歷史話語了。但就是這樣一個陳腐的詞語,在高考制度恢復後卻又堂而皇之地走進了現代的公眾話語。每年高考後,媒體報道“狀元”,學校宣傳“狀元”,教育部門、地方政府和社會組織獎勵“狀元”,有一些地方就更是堂而皇之地打起了“狀元”的招牌。儼然給人一種感覺,高考就是分流“人上人”和“人下人”的,上學讀書就是為了博取“黃金屋”和“顏如玉”的。

“状元”回归历史,教育才有望回归正常状态

應該說,高考獲得了成功,考取了一所大學,只是獲得了一個進一步學習的機會,這和古代“高官任做駿馬任騎”的“狀元”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再說了,學校教育是服務全體學生的,教育部門是服務所有的教育機構的,地方政府是服務全體人民的,一個或幾個學生高考獲得了成功並不意味著他們當下就給社會做出了什麼貢獻,用國家的辦公經費和納稅人的錢去重獎那麼幾個考了高分的學生,於情於理都怎麼能說得通呢?

因此,要讓教育迴歸正常的狀態,就必須讓“狀元”一詞迴歸歷史。這既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管理,同時也需要制定相關的語言運用規範。

首先,“狀元”一詞只應該在歷史、戲曲、文學、影視等涉及歷史的語境中用它的本義,而禁止在公共語境中用於任何現代事物。

其次,禁止學校、教育部門、地方政府以及各種社會組織以任何形式炒作高考的高分學生,讓高考、招生完全恢復到普通的教育行為而不與任何政績掛鉤。

再次,制定措施,對亂用“狀元”一詞的行為以及各種炒作“狀元”的行為進行嚴厲的處罰。

讓“狀元”迴歸歷史,我們的教育才有望迴歸正常的狀態。

傳遞教育正能量,傳播教育好聲音。

我們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

有您支持

教育更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