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建設者解碼“未來之城”:我們在做前無古人的事

(建黨97週年)雄安建設者解碼“未來之城”:“我們在做前無古人的事”

中新社雄安6月28日電 題:雄安建設者解碼“未來之城”:“我們在做前無古人的事”

雄安建设者解码“未来之城”:我们在做前无古人的事

資料圖:“雄安第一標”——雄安市民服務中心航拍。 中建三局供圖

身為“80後”的翟偉今年38歲,199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工學博士出身。自2016年6月起,翟偉便開始參與雄安新區前期籌備和規劃,後又參與組建雄安集團,再到規劃綱要公佈後重點項目的推進,能有幸參與重大國家戰略建設並與雄安共成長,一直是讓作為一名見證者和建設者的翟偉頗為自豪的事。

在同事眼中,翟偉是個“工作狂”,總隨身攜帶一個黑色揹包,行色匆匆。包裡面除了筆記本電腦、資料等,還要放幾個充電寶和幾根手機充電線。每到一個地方,他就會從包裡掏出很多充電器,去找電源充電。因為電話溝通多,耗電量大,為了不耽誤工作,翟偉每次都是一邊充電一邊工作。

在新區規劃編制的過程中,翟偉經常需要一天之內往返於北京、雄安和石家莊三地。兩年來,他平均每天工作超過16個小時,碰上緊急情況,連續幾天通宵達旦也是常事。

雄安新區總體規劃編制的主體單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三樓會議室,是翟偉再熟悉不過的地方,在協助分管規劃編制工作那段時間裡,他把這裡當成辦公室,與規劃團隊一起工作,常常加班到深夜。

“夙興夜寐,激情工作”是雄安新區建設者們的真實寫照。對此,翟偉這樣表示,“來雄安新區工作的人都會有‘本領恐慌’,誰也不敢說自己的本領足夠強,都需要努力去提升自己。因此,加班加點是必然的,真的不用別人去要求。這就是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一種精神。”

雄安集團是雄安新區投資、融資、開發、建設、經營的唯一平臺。雄安集團同事們提起翟偉,紛紛讚歎不已。在重大的工程項目建設中,翟偉總是有些獨到的見解。

在規劃建設雄安新區第一個建築項目——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時,為了將綠色、智能等先進規劃理念與項目建設融為一體。翟偉帶領團隊多次登門拜訪幾位國內頂尖建築大師。

在住建部原副部長宋春華以及中國建築學會的協調下,經過多次溝通,榮獲“當代中國百名建築師”稱號的孟建民、榮獲“梁思成建築獎”的崔愷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兼總建築師莊惟敏、天津華匯工程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總建築師周愷兩位大師,一起為雄安市民服務中心設計藍圖。

為了推進雄安市民服務中心規劃建設,翟偉和團隊成員在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提供的一個辦公室裡辦公,沒有桌子,就在一個乒乓球檯上研究對市民服務中心的選址工作,最後報送河北省委省政府,最終敲定了該項目現在所在的位置。

在建設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的過程中,雄安集團和施工方產生了分歧,這其中就包括修建地下綜合管廊系統的問題。

施工方認為,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項目是屬於臨時建築,地下綜合管廊系統卻是永久性的設施,花費較高。並且修建地下綜合管廊,勢必影響工期。

包括翟偉在內的相關負責人則認為,正是因為是臨時項目,管廊建設的一個作用,就是為未來城市更新提供可能性。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項目是新區首個建設項目,應當探索將綠色、低碳、環保等理念和項目融為一體。建設地下管廊具有實驗性和標杆性的意義,將為未來新區其他地方的開發打下基石。

最終,經過不斷探討,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項目建起一套非同尋常的地下綜合管廊系統。這一智慧管廊設有視頻監控及安防系統、有害氣體及環境監測系統、有線語音電話系統等,實現了地下空間管理信息化。同時統籌燃氣、供電、通信、排汙等管線鋪設,結合雨水調蓄設施,建設幹線、支線和纜線三級耦合的示範性綜合管廊體系,與地上海綿城市建設雙管齊下,實現水資源自然寄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為雄安新區地下管廊建設提供了樣板。

BIM、CIM技術、海綿城市、被動式建築、綜合管廊、裝配式建造方式等30多項新技術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項目得到集成應用,打造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園區、綠色園區,探索形成了國內建築的創新“試驗田”和未來城市的“樣板示範區”。

雄安新區的規劃建設才剛剛開始,對於未來,翟偉躊躇滿志:“雄安新區是探索人類發展的未來之城,建設雄安新區是我們所承擔的重大歷史使命。作為一名新區的建設者,當以工匠精神創造‘雄安質量’,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擔當,為新區建設添磚加瓦。”(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