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個巨頭,還有多少巨頭在中國?

走了一個巨頭,還有多少巨頭在中國?

6月5日,隨著美國著名連鎖百貨公司梅西百貨中國官網宣佈,該平臺將於6月份停止運營,消費者日後可通過美國官網選購商品。此次梅西百貨關閉線上平臺,意味著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自從中國加入WTO以來,國外巨頭紛紛搶佔中國市場,早期都是賺的盆滿缽滿。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慢慢增長和對科研的投入,同時中國人也從外國企業學到了不少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慢慢也在某些領域開始發力,有超越趕超之勢。那中國到底有哪些巨頭,我們又趕走了多少呢?那我們就粗略的數一數有多少國外巨頭在中國?

電氣與自動化:ABB(瑞士)西門子(德國),施耐德(法國)GE(美國)安川電機(日本) 庫卡(美的收購) 法那科(日本),等等。這些領域中國全面潰敗,有個別能撐起來就不錯。

航天領域:波音,空客。這個就不用說了,C919還沒有拿到西方的許可證。

零售領域:沃爾瑪、家樂福、樂天、迪卡儂、宜家。中國也有幾家能跟他們PK一下。

網購:亞馬遜、Ebay。國內有阿里巴巴,京東,最近很火的拼多多。這一領域全面超越。但亞馬遜不可忽視。

汽車業:大眾、福特、通用、豐田、本田、馬自達,剛剛又進來一個特斯拉。我認為只有在電動領域會實現超越,還需要加油。

互聯網:谷歌,蘋果。慘敗

手機和芯片領域:高通、三星、NVIDIA、INTEL.十年內部分領域會有成果。

還有許多行業就不一一舉例,比如化妝品,日用品等,多如牛毛。所以最近跟美國人的貿易站,其實就是這些巨頭在背後推動。我們市場開放得越多,巨頭們便賺得更多。敗退的只是一些低端的巨頭,高端甚至一些中端的咱們還有一定的距離,因為沒有辦法替換,所以只能默認存在。現在的中國往往缺少這樣的巨頭,出口企業大部分是中小企業,沒有形成氣候,有個別高科技企業,還受制於人。所以中國企業該奮起直追,與您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