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圖館藏品鑑|明刻本《琴書大全》二十二卷

国图馆藏品鉴|明刻本《琴书大全》二十二卷

国图馆藏品鉴|明刻本《琴书大全》二十二卷

△《琴書大全》封面

国图馆藏品鉴|明刻本《琴书大全》二十二卷

△琴學理論

書中配有大量插圖,不僅可以幫助讀者理解琴學奧義,而且簡捷美觀。在《琴體說》前,配有古琴各部位名稱的插圖,圖中描繪的是古琴的背面,每個部位都都標明瞭雅緻的名稱,琴軫的作用是調節琴絃的鬆緊,從而調整古琴的音高。保護琴軫的凸起叫做鴨掌,古琴的兩個支柱叫做雁足。天柱和地柱在琴身的裡面,作用是連接古琴的正面和背面。龍池和鳳沼是古琴的出音口。

国图馆藏品鉴|明刻本《琴书大全》二十二卷

△《琴體說》圖

卷五的《歷代琴式》記載各式各樣的古琴造型,先繪插圖,緊接文字說明。位列第一的是伏羲琴,傳說為伏羲所製作的古琴樣式,是最古老的琴式之一,由於這種樣式符合聲音的震動原理,使用這種琴式的古琴往往可以產生最理想的音樂效果,一直到今天,伏羲琴仍然是使用最多的古琴樣式。

国图馆藏品鉴|明刻本《琴书大全》二十二卷

△伏羲琴

《王大方弦配律呂圖》把十二律呂配合到琴絃的相應位置上。古琴共有七絃,十三個徽位。七絃從低音到高音分別為宮、商、角、徵、羽、少宮、少商,配合為君、臣、民、事、物、文、武。十三徽位,除了七徽,配合十二律呂。

国图馆藏品鉴|明刻本《琴书大全》二十二卷

△《王大方弦配律呂圖》

國家圖書館所藏此本為明刻本,十一行二十二字,黑口,四周單邊,彌足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