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就是這五個原因,慫恿他們辭職創業,你有麼?

原來就是這五個原因,慫恿他們辭職創業,你有麼?

價值觀與公司相背

當一個員工的價值觀和企業的價值觀相背,員工的理念無法實施,自身價值得不到實現的時候,就沒法對自己的工作有認同感,所以不想上班也是正常的事情。例如,某年輕職員認為蒸菜才是當下的飲食潮流,他自然不會看好公司在毫無特色的中餐市場的努力。

工作得不到重視

如果你每天兢兢業業的工作卻很少被別人關注,或者你每天準時準點的上班,做得卻只是零零碎碎的瑣事,這就說明你是職場上不被重視的那類人。無論是沒人重視你的這個工作崗位還是你有能力卻沒被給予施展的機會,都不是理想的工作狀態,你完全可以以此為由去投資適合自己的小本創業項目,然後用成績證明你自己!

身心的雙重煎熬

受到不公平對待

很多人之所以想要完成職員到創業者的轉變,就是因為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在職場上,分得的利益少沒關係,怕的就是利益分不均。而當你抱著負責的心態,創造了更多價值的時候,公司卻選擇視而不見,彷彿一切都是理所應當。薪資倒掛、無視付出、壓績效、甚至沒有績效……讓人心寒……雖然不是所有的事情付出都一定要有對等的回報,但也沒有人願意一直容忍自己的付出被視而不見,受到不公正對待。

現在很多小本創業項目3-5萬就能搞定,那些有多年工作經驗又有一定積蓄的職員,沒必要非得在別人的公司裡被差別對待,完全可以自己當老闆未嘗不是接近公平的一個好方法。

相關技能學夠了

有些人給別人打工是為了打一輩子工,而有些人是為了自己創業積累經驗,一旦他們學會了相關的行業知識,並且在原有崗位上也學不到更多有用的東西了,就可以以此為由去創業了。或許你在職期間學到的東西與將來想要創業的領域並沒有多大的關聯,但也並不妨礙創業。

香港首富李嘉誠曾經說過:“當年我用一分鐘的時間算了一下上班的結果於是我離開了,很多人用一生的時間去試了一下,他們發現我算的是對的。上班很簡單,就是生活很困難。創業很困難,就是生活比較簡單,很多人有體面的工作,並沒過上體面的生活,創業不體面,生活很體面。”這段話或許解釋了人一般都不想為他人打工的想法。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其獨立性。

如果你真的不想上班,又恰巧找到了一個可以克服萬難的創業理由,這時你必須找準自己的創業方向,深度剖析自身的優劣勢。

對於沒有經驗、沒有技能的創業者來說,選擇加盟連鎖經營和單一獨自經營相比,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創業成功率。前提是選擇門檻相對較低,市場前景好,擁有一定品牌知名度,並且總部實力雄厚的加盟項目,這樣才能減少你創業失敗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