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九江市生態化工業園區為“最美長江岸線”增光添彩

给力!九江市生态化工业园区为“最美长江岸线”增光添彩

一塊塊新平整的土地散發出泥土的芳香、一條條水泥大道和精緻的綠化帶縱橫交錯、一座座標準化廠房不斷向周邊拓展、一項項創新技術在這裡誕生實踐……我市各生態化工業園區將堅持治理與發展相結合,以治理促發展,以生態化改造促進園區各方面水平提升,各園區在產業發展上把好“三關”。

首先是項目入口關。全市各工業園區按照要求,從源頭上管起,建立完善聯審聯批和環保、安全“一票否決”制度,拒絕了一批有環保、安全風險的項目。堅持“四有一確保”原則,彭澤引進了兄弟醫藥、貝特利、華美等一批行業翹楚,生物醫藥、電子化工、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佔比不斷提高,湖口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已初具規模,集聚上下關聯企業19家,總投資達30億元。處於產業鏈頂端的項目越來越多,企業間原料互供、資源共享的共生聯繫越來越緊密。

其次是工藝改造關。湖口、彭澤作為試點園區,積極探索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聘請專業技術機構為園區企業制定“一企一策”安全環保改造方案。兩地均建成了環保智能監測監控平臺和園區安全監管大數據平臺,啟動並逐步推進園區安防一體化全覆蓋,全面管控園區安全環保風險。2017年,彭澤園區投入2000萬元,建成了全省首個智慧環保大數據監控平臺。該項目充分利用環保互聯網的先進技術理念,以園區異味自動監控系統、雨水排放口監控系統、長江段面水質監測建設為基礎,實現對園區環境質量、汙染源和環境風險等要素的全面感知和綜合評估。通過園區環保綜合監管平臺的建設,對感知數據進行一體化智慧應用,為園區“服務環境管理、改善環境質量、防範環境風險”的目標提供重要的信息化工具和手段,最終實現工業園“點、線、面、域”四位一體的環境監測及預警管理。湖口縣聘請南京大學環保研究院、江蘇環境科學研究院兩個專家團隊,對園區重點企業進行了“一企一策”環境改造設計,並全面啟動園區水汙染、大氣汙染、粉塵汙染專項治理。投入5000餘萬元,對園區汙水管網、汙水處理廠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率先將園區汙水處理廠納管標準由三級提升到一級,排放

標準由綜合一級排放提升至城鎮汙水處理一級B標準。瑞昌市聘請國家環科院和省環科院聯合完成園區“一園一案”園區整體提升工作方案編制。並投入260餘萬元,採購化學防護服、空氣呼吸器、多功能水質現場測試儀、便攜式氣體檢測儀、VOC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儀等專業設備;雨水、汙水一體式監測站房已完成安裝並與市環保局及園區在線平臺聯網;園區高空瞭望監控識別系統4個點安裝已完成,並已接入園區在線監控平臺;園區在線監控平臺完成,正在進行調試。

最後是企業升級關。積極推動園區和園區內企業的“二次開發”,就要堅持以技改升級推動企業轉型,以專業化特色園區建設帶動產業集群集聚,以科技創新驅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打出騰籠換鳥、兼併重組、股改上市、科技創新等一系列“組合拳”,加快構建“高端低碳、綠色循環”的產業生態。九江市各園區按照“一企一策”深度治理方案,對園區企業從工藝設備、產品、敏感物料等方面進行全面深度綜合治理,對工藝裝備、汙染治理設施、廢水廢氣收集系統等全面改造提升。同時推行《園區企業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和《園區企業綜合評價管理辦法》,對全園區企業實行反向倒逼和正面激勵,建立園區企業清退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