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日記歧視中國人,其實也沒必要大做文章,畢竟那時中國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20世紀20年代的私人旅行日記新近翻譯成英文,顯示他早年的種族主義,特別是對中國人。

該刊物發表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旅行日記”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揭示了愛因斯坦,也許是有史以來最有名的科學家,知道他的廣義相對論和方程的理論E = MC2,是對某些非常偏頗人口。這與他後半生的立場形成鮮明對比,他說種族主義是一種“白人病”。

這些日記寫於1922年10月至1923年3月。在一篇文章中,愛因斯坦寫道:“吃東西的時候,中國人不坐在長椅上,而是像歐洲人一樣蹲下,當他們在樹林裡解脫時,所有這一切都悄然而平穩地發生。即使孩子們無精打采也顯得呆滯。“

愛因斯坦證明:NOBEL獲獎者可以在宇宙中找到分辨率

談到中國人的“後代豐富”和“繁殖力”時,他繼續說道:“如果這些中國人取代了所有其他種族,那將是一種遺憾。對於我們這些人來說,單純的思想是無法形容的沉悶。“

愛因斯坦的日記歧視中國人,其實也沒必要大做文章,畢竟那時中國

愛因斯坦也嘲諷了現在被稱為斯里蘭卡的錫蘭人民。他寫道,在錫蘭,當地人“生活在嚴重的汙穢和嚴重的地面惡臭”,然後補充說,他們“做得不多,而且需要很少。簡單的經濟生活循環。“

愛因斯坦也對日本人給予了他的看法,他以更積極的眼光看待日本人,他們稱他們“毫無表達力,體面,總是非常有吸引力”。但是,他還寫道:“這個國家的知識需求似乎弱於藝術的需求 - 天生的性格?“

“參賽作品......包含揭示愛因斯坦對各國成員的刻板印象的段落,並提出關於他對種族態度的質疑,” 這本書的描述寫道。

這些期刊是從德國翻譯過來的,被稱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遠東和中東旅行日記的第一本出版物”。

羅森克朗茲也是加州理工學院愛因斯坦論文項目的副主任,並撰寫了幾本有關愛因斯坦生活的書籍。

他的日記中的言論與愛因斯坦晚年的公眾形象明顯不同。

在1946年,講的林肯大學,學士學位授予權,在美國曆史上的黑人大學,愛因斯坦說,種族主義是一個“白人的疾病”,並補充說:“我不打算要安靜一下吧,”根據2007哈佛公報上的文章。

他在1955年去世,享年76歲。

作為一箇中國人,雖然其言論確實傷害了中華民族,我們也的確沒有資格來替先人們去原諒他,但是太作文章也沒必要,這位偉人給人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核技術沒錯,錯的是人心),而且那時的中國想讓人尊敬恐怕很為難吧,說說就好,沒必要過多抹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