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色不等於“清心寡慾”

戒色觀點談到,戒友們應該清心寡慾,無欲則剛。 但道理可以簡單理解,話卻不能這麼說的。最起碼在大多數人的戒色原則裡,追求的並不是完全的“清心寡慾”,而我們可以換一種更貼切的表達是,清心乃是邪淫之心,寡慾是指淫念之慾。 而單說清心寡慾則是有一種無慾無求的意思,類似於“看破紅塵”。看破紅塵這個成語解釋也是帶有一半消極韻味的。表面是指一個人在認識到世事無常,人生悲苦後,對世俗生活中的得失喜怒、生老病死都放下了。但從消極方面看,這也不利於對社會、家庭責任的擔當。 比如,以前我和喜歡研究古文的朋友討論過陶淵明這個人,他有個典故叫“不為五斗米折腰。”大概說的是,有次督郵來縣裡視察,陶淵明一貫隨性的出去迎接,但衙門裡的人卻跟他說;“你這樣可不行,得穿上官服,正式一些。”陶淵明愣了一會兒,噴了句:“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然後就撂挑子走人,回家種田種菊去了。 所以後來的“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表面來看,陶淵明不為米折腰,選擇田園生活,淡泊名利,挺有骨氣。但換個角度看呢?比如對於他的家庭而言,你不為五斗米折腰,就可能讓老婆孩子跟著餓肚子,無法給家人提供生活保障;而從社會角度講,這也是棄全縣人民於不顧,身為父母官,雖然有才能,但只顧自己的清高,卻缺少想幫百姓解決困難的責任。 這麼說可能也有點道德綁架?我個人覺得,在自己責任範圍內的事情並不能完全算道德綁架,每個人即使對陌生人沒有太大的責任,但起碼對家庭還是該有責任的。 以前我看過一個帖子,“女博士嫁農村當兒媳談十年經歷”。其中就談到主角家庭裡有個妹妹,突然出家了,和丈夫離婚,孩子拋在家裡,給雙方父母、家庭都造成了很大的打擊。本來家裡條件就很困難,而妹妹正值壯年,是家庭最需要她的時候,結果卻看破紅塵了。 這些要怎麼說呢?我們不反對出家,那算是信仰自由,但在出家之前,最好是把塵世的問題給解決好吧。要不然說是出家,倒更像是逃避,把痛苦丟給別人,又何嘗不是一種惡呢? 前面說這些例子,是想告訴大家,對於我們普通人戒色,並不是要追求一種慾望的消磨,而更應該是一種精力的轉移!戒色並不是要你無慾無求,而是把對於色慾的執著給轉移到其它方面,對於工作和生活的責任。 就像有句話說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你可以有慾望,可以喜歡錢,也可以喜歡優秀的異性,但必須要通過道義、合理的途徑來追求,而不是放任貪慾,不擇手段。更不是背地裡的意淫沉溺,現實裡毫無作為。 香港李嘉誠先生對自身要求有個說法,要做一隻“仁慈的獅子”。什麼意思?以雷霆之手段,顯菩薩之心腸。或者說,要做個好人,但並非濫好人。而對應到我們戒色境界中就是,你需要有慾望,但並非濫用慾望。 那些沉迷於色慾無度的人,在面對有困難的挑戰時,反而容易表現的扭扭捏捏,畏首畏尾。就像禿鷲、鬣狗一樣,聞腐肉近,但在面對獅子時則倉皇逃竄。相反,你也可以做一隻“淡然的獅子”,表面上面對色慾、邪淫誘惑時巋然不動,彷彿無慾無求。但內在裡你又是一隻獅子,在面對生活挑戰、困難機遇時,該出手時就出手,靠自己的努力捕獲獵物。 人們習慣將氾濫的慾望比作洪水,洪災之時,肆虐摧殘;而修一長提,雄偉的水壩之內,洪水又會變得異常平靜、波瀾不驚;待到開閘洩洪之時,洪水即刻傾瀉而下,灌溉發電,為我所用。戒色當如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