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隊補時9分鐘導演“恐怖電影” 德國隊小組賽出局元素盡在其中

韓國隊補時9分鐘導演“恐怖電影” 德國隊小組賽出局元素盡在其中

補時階段連丟兩球,0-2爆冷負於韓國隊,世界盃歷史上首次小組賽出局。對於德國球迷來或,他們猶如看了一場9分鐘的恐怖電影一般,落幕時發現不可一世的德國戰車,已經被轟然掀翻在地。而這生死攸關的9分鐘時間裡,也將德國隊本屆世界盃上得勢不得分,防守注意力不集中,難以防住對手反擊的問題全部集中體現,輸給韓國隊的結果雖然讓人意外,可從過程來看,德國隊輸得真不冤。

本場比賽,勒夫在排兵佈陣的安排上不可謂不盡心。前場的維爾納依舊遊離在禁區核心區域之外,厄齊爾負責前場串聯組織,羅伊斯與戈雷茨卡一左一右,克羅斯負責身後的調度,梳理進攻線路,赫迪拉更多在中場行使防守職能。基米希仍舊積極參與到邊路插上傳中的進攻角色中。然而,這樣的進攻除了局部人員的調整之外,整體思路已經被對手猜透。

韓國隊補時9分鐘導演“恐怖電影” 德國隊小組賽出局元素盡在其中

首發沒有派上穆勒、戈麥斯,或許是要更多考慮到利用地面串聯來打開局面,採用相對穩健的進攻方式。然而這種禁區不設支點、有意遠離高舉高打戰術的第一方案,或許過於理想化。結合之前的比賽,德國隊在利用球場橫向空間時相對高效,橫向穿插較靈活,但是地面進攻向前的滲透能力非常欠缺。儘管韓國隊後場失誤率高,但是德國隊在換人調整之前仍無法有效攻破韓國隊的密集防守。他們過於強調整體,缺乏小團隊之間更具穿透性的傳接配合,進攻節奏單調,個人衝擊力也無法體現。事實上,很多時候德國依舊限於邊路傳中的方式,但是沒有戈麥斯,多次無功而返。儘管傳球次數遠遠超過韓國,但是在射門有效率上並無太大優勢。

可以說,德國隊將自己的進攻擺得過於高調,但是地面傳接滲透能力無法支撐起理想化的進攻模式,仍迴歸簡單便捷的邊中結合。與其如此,還不如直接首發派上戈麥斯,在提供前場支點的同時,也增加禁區內包抄點。

韓國隊補時9分鐘導演“恐怖電影” 德國隊小組賽出局元素盡在其中

為滿足這種需求,也迫於小組形勢的每況愈下,德國隊職能轉向後備方案,派上戈麥斯換下赫迪拉,戈麥斯充當門前支點,維爾納換位到邊前衛,厄齊爾後撤與克羅斯搭檔雙後腰。儘管克羅斯在赫迪拉下場後更多參與防守,但是進攻調度的責任仍在。之後穆勒換下戈雷茨卡,試圖在戈麥斯身後增加供給點,以及邊路進攻增加策應。可以說換人後的安排,總體上又暴露出重攻輕守的問題。德國隊的打法變得簡單,斜傳與邊路傳中找門前的戈麥斯與插上的胡梅爾斯,可惜門前把握機會的能力又顯不足。

韓國隊補時9分鐘導演“恐怖電影” 德國隊小組賽出局元素盡在其中

韓國隊的反擊漸入佳境。儘管韓國隊反擊的團隊性較差,多依賴孫興慜的單一反擊點,但是面對德國後防的空虛,仍舊多次獲得多次反擊機會。最終的結局已無需細講,那是很多球迷揮之不去的噩夢。克羅斯軟綿綿的盲目回傳釀下苦果,對團隊與個人,轉念間成敗扭轉是非落定,隨後頗顯倉皇意味的空門,又間接使德國陷入了屈辱般的境地。可悲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