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中間的廣告為什麼這麼腦殘?

世界杯中间的广告为什么这么脑残?

中場休息上衛生間的壹讀君|吳銳

大家最近看世界盃看得很嗨吧?不過比賽休息的間隙插播的“魔音廣告”是不是很折磨人呢?比如下面這兩個廣告。

廣告:“升職!加薪!升職!加薪!升職!加薪……上XX直聘”

觀眾:“身為苦逼一枚,好不容易看會兒球放鬆放鬆,你總提加薪這茬幹嗎啊?嗚~”

世界杯中间的广告为什么这么脑残?

廣告:“旅遊之前……”“為什麼要先上馬X窩,為什麼要先上馬X窩,為什麼、為什麼……”

觀眾:“苦逼既沒錢,也沒閒,你唐僧公款旅遊的,還沒完沒了為什麼你個頭啊?!”

世界杯中间的广告为什么这么脑残?

當然,這些魔音廣告的詛咒感,和當年紅極一時的腦X金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啊!那麼為什麼企業會如此熱衷於把一句臺詞無限重複的廣告形式呢?

其中的奧妙就在於,一句話重複多了,它真就成了咒語!

為什麼會有魔咒廣告

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世界盃期間的廣告可是相當昂貴的!品牌商們要通過短短15秒的時間讓觀眾記住自己的商品,考慮到絕大多數人民群眾的記憶力是比較平庸的(想想我們小時候背過的唐詩宋詞現在還能記住幾句),這個任務還真是相當有挑戰。

15秒!蹭世界盃的品牌商們都確定了一個共同的套路:先設計兩三句經典的廣告詞,必須簡短上口(絕對不能太長),能押上韻更好了;再有就是念到最關鍵的詞時,演員要使勁發音,咬著牙吐字,以突出重點;最後當然就是這幾句話要不斷地重複,讓觀眾不斷加深印象,趁著世界盃的熱乎勁,把你的記憶加熱到沸點。

真是非常的簡單粗暴啊,估計很多朋友都覺得這些品牌商太腦殘了,幾句話沒完沒了重複,讓人心情這麼不爽,誰還願意為你消費啊?

世界杯中间的广告为什么这么脑残?

其實我們真的低估了商家的智商了。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曝光效應,是指人們會對自己熟悉的事物產生好感,會有“如沐春風”的感覺。曝光效應就是廣告營銷的心理學基礎。

不過物極必反,心理學上還有一個概念叫“過度曝光”,研究發現,一個事物在被試面前連續呈現10到20次後會增加好感度,但是超過這個次數,過高頻繁的曝光,反而會讓被試產生厭煩感,這就是“過度曝光”。

世界杯中间的广告为什么这么脑残?

品牌商不知道“過度曝光”的危害嗎?顯然不是,而且他們想得很明白,

觀眾對廣告的厭惡並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理性消費。

魔咒廣告背後的科學——睡眠者效應

心理學有個理論叫“睡眠者效應”。對“睡眠者效應”研究起源上世紀初,當時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卡爾·霍夫蘭和同事做了一個實驗,讓當時處在二戰中的美國大兵們觀看了一些表現德國納粹暴行的影片。起初,美國大兵們對這些影片並不以為然,他們認為這不過是政府的宣傳片而已,所以一開始都有逆反心理。這些影片起初完全沒有起到對軍人的激勵效果。

世界杯中间的广告为什么这么脑残?

但是9個星期之後,奇特的事情發生了。當研究人員再次向這些大兵們提起影片時,士兵們明顯情緒更激動了,對納粹的厭惡感和主動求戰的心態顯著增強。宣傳片的宣傳效果9周後才開始顯現。

這就是睡眠者效應,心理學家對這種現象有不同的解釋。一種觀點認為,士兵們對於政府宣傳片的厭惡感會隨著時間的流失慢慢減弱,而對於影片中血腥、殘暴的畫面則印象更深刻,記憶更持久,所以過了一段時間後,士兵們對影片中宣揚的內容反而更認可。

另一種更權威的解釋認為,人們在觀察一個事物時,會產生不同的情緒。起初,不同的情緒是交織在一起,會相互影響;但隨著時間流逝,不同的情緒會相互分離,這時人們便會理性地區別看待不同的情緒和信息。

世界杯中间的广告为什么这么脑残?

這就是品牌商敢於讓自己的廣告這麼招人煩的原因,因為他知道觀眾對廣告的負面情緒早晚會和商品本身發生分離。最終,不管人們多麼厭惡廣告,也不會影響到消費商品。

耳朵蟲讓你腦子裡有隻“蟲”

我們最後再順便介紹一個心理學概念,叫“耳朵蟲”。弄懂這個概念後,所有魔咒廣告背後的“險惡用心”就一目瞭然了。

“耳朵蟲”的概念是神經科專家奧利弗·塞克斯在2007年提出來的,也稱為“不由自主的音樂想象”。是指如果一首優美的歌曲中有一段節奏感很強的旋律反覆在歌裡出現,那麼當聽過這首歌的人遇到歌曲反映的特定的情景時,這段旋律就會不由自主地在腦海中出現。

世界杯中间的广告为什么这么脑残?

當你偶爾想起前男友時,是不是腦子裡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劉若英《後來》)。當作為單身狗的你,為找不到對象而苦惱時,是不是耳邊就會隱約迴響起“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們走過了她的帳房都要回頭留戀的張望……”(《在那遙遠的地方》)。

壹讀君寫稿憋不出來的時候,耳邊就會迴響起《籬笆女人和狗》主題曲中的“生活是一團麻,也有那數不清的小疙瘩……”

耳朵蟲效應也被應用於廣告中,讓節奏感強的廣告詞不斷反覆出現,也會在消費者的頭腦中產生耳朵蟲。

強大的廣告咒語

好了,現在我們可以梳理一下廣告魔咒的內在機理了。

看世界盃比賽期間,這些碎碎唸的廣告咒語讓你忍無可忍、煩惱不已,你對這些品牌是滿滿的負面情緒。可世界盃結束以後,由於工作、學業的繁忙,你就很少看電視了。經過一段時間後,發生了睡眠者效應,你對廣告的那些負面情緒和廣告信息本身發生了分離,負面情緒逐漸減弱,你可以理性地看待廣告中的商品了。

世界杯中间的广告为什么这么脑残?

這時,由於工作、找對象、買房的壓力讓你苦惱不已,於是你想換個更有發展的工作,你還想出去旅遊散散心。這時耳朵蟲效應開始發作,你耳邊不斷地迴響起:“升職!加薪!升職!加薪……上XX直聘”;“旅遊之前……為什麼要先上馬X窩,旅遊之前……為什麼要先上馬X窩”。

怎麼樣,廣告咒語的魔力產生效果了吧?你就不由自主地把APP裝上,開始使用了吧?

我要破解咒語

好邪惡!有沒有辦法破解廣告咒語的魔力呢?當然有,你可以使用“破解咒語”!

破解咒語是這樣使用的,每次你看到“今年過節不收禮 收禮只收腦X金”的咒語時,你心裡就默唸十遍“我恨腦X金、我恨腦X金、我恨……”“腦X金對我的精神傷害我永不忘、永不忘、永不忘……”可以忘記拋棄自己的前男(女)友,可以原諒借錢不還的前閨蜜(兄弟),但就是不能原諒腦X金帶來的傷害!”

世界杯中间的广告为什么这么脑残?

不過壹讀君覺得,終究,現實生活中沒人會有這麼大的決心、毅力和一個廣告較勁一輩子吧?所以還有一個簡單些的方法,那就換臺吧。

世界杯中间的广告为什么这么脑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