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風雲
第一:為什麼很多人讀不懂《百年孤獨》,覺得《百年孤獨》閱讀起來很困難?
1、范曄(曄讀音同“夜”)譯的《百年孤獨》的用詞瑰麗,有很多生僻的詞語,且大都長句,每一段的文字內容篇幅長,所以沒有一定閱讀功底的人,閱讀起來會感到非常晦澀,一般很難讀懂。
2、《百年孤獨》為文化背景與中國不同,書中男人幾乎是隨便與女人產生關係,這在當今的社會中是不可能的;人名關係錯綜複雜,很容易讓人錯誤地理解。
3、此書被稱為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作,與一般的文學小說風格大相庭徑,不靜下心來閱讀,無法體驗書中的魔化主義敘述下每個人物的現實角色、及其深沉厚重的孤獨。
第二:為什麼很多人對《百年孤獨》的評價非常高?
只要是看懂了《百年孤獨》的人,都會對它作出非常高的評價,為什麼呢?
給我的感覺就是,《百年孤獨》是一位真正歷經無數人生波濤與動盪後波瀾不驚的智者,而類似《追風箏的人》只是一個剛剛涉世的懵懂青年,而《小時代》完全是沒有靈魂的紙人(個人評價,並非對其作者的故意貶低)。
評價高的原因,主要歸結於其文字風格與離奇情節所營造出的意境,那是一部書的靈魂。而《百年孤獨》的靈魂是沉默的,是渺小的,是深沉的,是痛心的,是範烈的,是令人憐憫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人性戰勝不了的孤獨。
第三:關於文中各人物的簡單敘述
無論如何,布恩迪亞上校和麗貝卡是我最喜歡的角色。
在烏爾蘇拉晚年的時候,曾發現只有麗貝卡才是最讓他滿意的孩子,儘管麗貝卡大逆不道地離傢俬奔,但那正是烏爾蘇拉希望自己後代具備的品質。勇氣。
早點失卻父母的童年陰影,使得她只能靠吃土的方式來尋求一種慰藉,來派遣孤獨。她追尋情慾,敢愛敢恨,丈夫死後,自己守寡到死,從不與外界接觸,她的孤獨是一種最明顯最有勇氣的孤獨。
布恩迪亞上校給人的感覺是一個歷經落難與輝煌的迷途人設,最終在晚年間也寧願選擇獨身。躲在作坊裡,他天天製作金魚,拒絕與外界產生聯繫,拒絕一切榮譽與恥辱,最終在慄樹下小便的時候自然死亡,第二天才被人發現。
這裡值得說一下的是,在布恩迪亞死亡後,阿瑪蘭妲是最心痛的人。直到那時她才發現她有多麼的愛布恩迪亞上校,多麼離不開他,但是她小心翼翼,並沒有表現出來。
整體來說,一旦沉迷於《百年孤獨》之中,就很難脫身,書中每個人物的孤獨,各有各的不同,但又一樣深徹地令人絕望。整部書有股無比醇厚的灰濛濛的意境,時代的變化,幾代人的興衰,每個人蜷縮著的牢籠,讓讀者深深體會到人性裡比死亡還可怕的孤獨。
最後說一下,麻煩關注走川西吃玩樂。算了關不關注都不重要,此回答完全出於個人興趣,對前輩馬爾克斯的尊重,並非出於工作。
走川西吃喝玩樂
我與《百年孤獨》相遇已經二十多年了。記得那時候香港還沒回歸,地攤上有各種各樣的港臺雜誌及書籍,全是盜版或翻版影印的。當時沒有什麼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且價格超低,以公斤稱著賣的,就隨手拾了一大筐回家,只是想擱在新裝修的書房書架上,充充門面,裝裝文藝。整理後發現有兩本書是我的至愛,《百年孤獨》和《米蘭.昆徳拉集》上、下。前幾年,在噹噹網上又買了正版的,可是......。現在不會去買盜翻版書了,但是能不能多給幾個人翻譯,專家正版譯本比翻版譯本差太多了,不知為什麼,更不知為什麼專家譯本常常讀出“文革”味(用詞習慣吧)。說到讀後感,各有各的感受,簡單而直接就是人的“孤獨”。當然各有褒貶,而我更傾向褒義的“孤獨”,正如現在有一句流行語: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噓渾
書是去年讀完的,讀完之後也記錄下了當時的情緒。翻了下備忘錄,一個字:哀。而且這個情緒不能通過其它方式排解的,當時印象很深,有人打電話過來不接,有人找也沒回應,就想一個安安靜靜的躺在床上,蜷縮著躺在床上。這種感覺很強烈,讓你沒有精力去做其它事情,哀到實質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