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巨頭!微軟將數據中心沉海,原來是為了拯救世界?

數據處理設備對環境要求很高,穩定的運行離不開穩定的環境溫度、始終的溼度等,這也是為什麼在中國許多科技公司都將自己的數據中心放在了貴州,因為貴州常年溫度穩定在15度左右,並且空氣質量高。而在大洋彼岸,微軟選擇了將自己的數據中心沉海,這樣的做法,則是為了拯救地球,順便省電。

這才是巨頭!微軟將數據中心沉海,原來是為了拯救世界?

這個項目名為“Project Natick”,原本是由一名從美國潛艇服役3年的微軟員工提出的。2015年,微軟為此項目建立原型設備(一個小的),並在海中測試了3個月。而如今,更完備的數據中心將會下水,進行為期12個月的測試,如果成功,將會投入商用。

這才是巨頭!微軟將數據中心沉海,原來是為了拯救世界?

微軟此舉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降低成本,前文提到數據設備的運行需要穩定的低溫還保證冷卻。在陸地上,科技公司往往需要高額費用來進行降溫,但在海洋中就不一樣,流動的海水能夠持續為設備提供良好的溫度條件,不再需要額外的降溫費用。另一方面,微軟此次選擇的是一個利用風能、潮汐能與太陽能發電的小島,而他們的數據中心供電也可以通過這些清潔能源進行,不再或減少使用化石能源,更加環保。

這才是巨頭!微軟將數據中心沉海,原來是為了拯救世界?

​微軟表示,這種模式運作的數據中心將會比陸地上成本更低,並且會擁有更簡單的原材料,這樣一來對原材料和電力的需求也會降低。在這一層面上,可以看出微軟也是在積極擁抱可持續發展,或許未來,中國的海岸下,也都會是這些國內公司的數據處理中心,大家是否期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