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上,就得吃“三碗麵”

人活在世上,就得吃“三碗麵”

  魯迅說:人世間真是難處的地方,說一個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話,但說他“深於世故”也不是好話。

人活在世上,就得吃“三碗麵”

  真正擅長人情世故的人,是沒有任何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如果真的說有目的性的話,那就是希望每一位朋友開心快樂。

人活在世上,就得吃“三碗麵”

  簡而言之:真誠待人的內心是首要的,人情世故,就像是外力,推動你去關心別人,幫助別人。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的人的人情世故會讓人“反感”,而有的人的人情世故讓人感動和佩服。

  因為兩者存在著本質的差別,前者是有功利性有目的性,是外力促使而產生的舉動,而後者是無目的性,是內心真誠表現。

人活在世上,就得吃“三碗麵”

  其實說到底,多一些真誠,少一些套路,不懂“人情世故”又何妨。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雖說是真誠待人,有時候也還是有一些必要的處事技巧,畢竟人性是很複雜的。

人活在世上,就得吃“三碗麵”

  1、施恩莫念,受恩莫忘。你對別人的好,不要老說,他知道就行了;你得到他人的幫助,要知恩圖報,吃人一口,還人一斗,要增量回報,最好用語言說出來。

  2、得到幫助後回報別人不要太重,要是你給的太多,太重,他承擔不起,這樣就不好了,時間長了會有愧疚感,也會疏遠你的。

人活在世上,就得吃“三碗麵”

  3、當兩個要好的人發生衝突,爭吵之類的情況,有一方迴避是明智的,不是誰怕誰而是保留這份情份,爭吵的結果對誰都不利。

  4、人情好比存款,時間越長利息越多,又不同於貨幣,有時小人情會有大利息,大人情還你小利息。人情是需用欠的,這樣人們才在互動中來往的,接受是種美德,是種責任。

人活在世上,就得吃“三碗麵”

  5、千萬不要過河抽橋,都說朋友多了多條路,誰都有困難的時候,不管在何時給自己留個後路還是有必要的。

  6、道不同不相為謀,不是同路人,合不來的就將他格擋在你的圈子以外。

  ……

人活在世上,就得吃“三碗麵”

  飽經風霜的舊中國上海青幫老大杜月笙經常感嘆說,人生有三碗麵最難吃——人面、情面、場面。人情世故的瞭解和掌控,對一個人亊業的成功,生活的滿足,人性的完善,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年輕人懂一點人情世故的技巧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不要忘記講求人情世故的初心。

 (文/桂圓)


同步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