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東北亞:風浪漸和緩 險灘依舊在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特稿:東北亞:風浪漸和緩 險灘依舊在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表示,他可能不久後再次訪問朝鮮,進一步落實特朗普總統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本月12日新加坡會晤期間作出的承諾。

朝美互動可望繼續保持。

2018年上半年,東北亞成為世界上最引人矚目的地區之一。半島核問題明顯緩和,朝韓關係顯著改善,朝日關係面臨轉機,韓日意欲密切對俄關係,中日關係漸暖,中日韓三方合作迎來“小陽春”……另一方面,棘手問題多、互信不足、美國因素等導致的不確定性仍在。

在這樣背景下,東北亞國家需抓住有利時機,進一步挖掘合作潛力,共同為地區和平、穩定、繁榮作出積極貢獻。

(小標題)緩和大潮湧

今年以來,東北亞形勢最大的變化在於半島局勢。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王俊生指出,一方面,半島原本緊張僵持的局勢得以緩和,出現對話與和平的氛圍;另一方面,解決複雜敏感的半島相關問題有了道路和方向,即各方相向而行,推動政治解決半島問題的進程。

東北亞地區和周邊國家之間的外交互動日益頻繁,整個東北亞地區局勢呈現新的氣象。

長期陷於僵局的日本與朝鮮關係近來也出現升溫跡象。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表示願與金正恩會晤。

本月下旬,文在寅實現了19年來韓國總統對俄羅斯的首次國事訪問,並在自己任內第三次同普京會面,力推面向未來的韓俄關係。

日俄關係方面,安倍5月再訪俄羅斯,意欲強化日俄關係及其與普京的私人關係,以解決日俄領土爭議問題。

中日關係方面,日方就改善日中關係釋放積極信息。中國領導人赴日本出席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推動兩國關係重回正常發展軌道。

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日本東京舉行,中日韓合作揭開了新篇章。

(小標題)險灘依舊在

東北亞地區風浪減緩固然令人欣喜,但險灘並未消除。

在半島問題上,王俊生說,當前的積極勢頭僅意味著和平進程的開始,今後的不確定性仍很大,現在是考驗朝美雙方誠意的時候。

分析人士指出,能否制定實現半島完全無核化和為朝鮮提供安全保障的措施,是擺在有關各方面前的嚴峻課題。

在朝日關係問題上,除半島無核化問題外,日本還關注朝鮮導彈問題、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等。日本立教大學特任教授西谷修認為,日朝關係取得實質進展並不容易。

在韓俄關係上,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朝鮮研究中心研究員金永文提醒說,美國和歐洲部分國家維持對俄經濟制裁,這使韓方暫時難以對俄放手投資和加強對俄經貿合作。

在日俄關係方面,領土爭端是一大障礙。西谷修說,考慮到國內輿論,安倍政府恐無太多對俄讓步空間,在任內解決這一問題的前景較為渺茫。另外,日本在外交上要顧及美國的反應,因此不敢過度接近俄方,這些都不利於日俄關係發展。

(小標題)合作潛力多

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秘書長李鍾憲說,當前半島安保環境發生的積極變化,使未來中日韓乃至東北亞合作勢頭得以強化。

國際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日韓三國加強合作,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將給世界經濟帶來利好。

談及未來合作領域,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沈銘輝說,三國可以摸索“3+X”模式,利用各自在製造業、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優勢,在其他國家尋找合作契合點,共同開發新項目。

日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副校長兼教授角南篤說,日中兩國面對老齡化等共同課題,在“一帶一路”建設方面有很大合作潛力,同時還存在太空、海洋等原本沒有形成對話機制的領域,雙方在這些領域應該互相取長補短,推進合作以實現共同發展。

文在寅政府力推“新北方政策”,韓國已成為俄在亞太地區第二大貿易伙伴。普京表示,俄韓雙方已決定通過多種方式加強涉及能源、電力、鐵路、科技等領域的經貿合作,密切兩國人文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