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老人不去做慈善公益或者再就業,而去廣場舞、暴走團?

漠陽孤煙

這個問題有些複雜,筆者要將其拆解為三個問題:

首先,為什麼中國的老人在退休之後可以有條件安享晚年?

其次,為什麼老人在退休之後不選擇公益事業或再就業,而是無所事事?

最後,為什麼很多退休老人會選擇廣場舞和暴走團作為休閒娛樂活動?


為什麼中國的老人在退休之後可以有條件安享晚年?

其實很少有人會質疑這個問題,或許筆者可以這樣說,產生這樣質疑的人,都是還沒有社會經驗的年輕人。

我們不妨拿幾個數字出來參照一下,首先,目前的退休年齡是男65,女60,特殊行業除外。今年是2018年,也就是說剛回退休人群的出生年齡應該是男1953年和女1958年。

這兩個年限正好趕上三年大災,能活下來就很不容易。然後有經歷了團隊作戰上的種種,在一個國家一窮二白的時候,真正用血與汗創造了價值。

有人可能覺得,又不是戰爭年代,怎麼會牽扯到血與汗呢?

這可能就是社會經驗的差異,如果你認真去翻閱資料,就能夠發現在那個年代的人們,到底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工作,又在什麼樣的條件下為新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至少在這個時代,不會有人捱餓,不會有人餓到全身浮腫,卻還要上車間幹活。

可能還有很多人不明白,所謂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其實是“只有一人吃飽飯,全家才能有不餓的希望。

不餓,不餓,在那時候也只是一個願望罷了。

所以,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所享有的一切,都是應該、應份、應得的。

或許你可以認為這是一種回報,但在筆者看來,這是一種補償,更是一種永遠不夠的補償。

可以這樣說,老人退休之後發揮餘熱,做點小生意,或是做做公益,這似乎是比較好的選擇。但,絕不容許任何人認為老人不應當安享晚年,因為這是他們的權利。

為什麼老人在退休之後不選擇公益事業或再就業,而是無所事事?

這其實是一個很殘忍的問題,我們都知道,一個畫家永遠不會退休,只要活著,就會畫下去。

一個作家更沒有退休的概念,反而年齡越大,社會閱歷更豐富,更能夠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可這些老人都是特例,更多的普羅大眾並沒有這樣的一技之長。

其實這點和上面表述的內容差不多,因為時代,導致他們一輩子都在出苦大力。也是因為時代,那些曾經靠技術吃飯的人,如今技術也用不上了。

難道大家想讓一群六、七十歲的老人,起早貪黑的賣菜、賣魚、賣煎餅果子不成?

從老人層面來說,他們難道真的願意每天無所事事嗎?

其實很多人退休之後都受不了忽然閒下來,甚至一些老人因此生病。可是他們能做些什麼呢?

喝茶、下棋、廣場舞,除此之外,可能連一個現代人看似高雅的業餘愛好都沒有。

有人說,很多運動都適合老人啊。

這話沒錯,筆者從事養老行業的時候,也曾經為了給老年人豐富生活,而找了大量的資料。

可是,太多運動都受限了,似乎只有對於老爺子只有下棋合適,太劇烈的運動容易導致血壓升高。

對於老太太而言,廣場舞、太極等等都合適,除此之外她們也就只能坐在牆根聊八卦。

當然還有一些運動,可是要知道,凡是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大部分需要場地才行。

我們作為商業養老機構,已經能夠較大程度在這些設備和場地上進行投資,對於那些非營利機構,以及那些社區養老中心來說,所提供的東西根本不夠用。

也就是說,就算有一些運動方式和設備又怎樣?更多老年人根本沒機會體驗到。

為什麼很多退休老人會選擇廣場舞和暴走團作為休閒娛樂活動?

老人選擇廣場舞,是因為沒得選。

同樣的道理,很多年輕人宅在家裡,也是因為沒得選。

好在一些小區還有廣場,對於那些沒有廣場的小區,老年人甚至要在路邊跳舞娛樂,這樣不僅影響交通,還有安全問題。

有很多人覺得廣場舞吵,而筆者認為:廣場舞的吵,並不是老年人的錯,也不是廣場舞本身的問題,這只是資源沒有得到協調的一種表現。

如果在稍微遠離社區的地方有一個開放性的場地,這樣大家都不會受影響了。

可是當存在矛盾的時候,作為應該出面調節的一方,反而默不作聲,最終竟然造成了無法化解的矛盾。

暴走團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資源得不到協調,導致了很多人佔用了行車路段,然後導致車禍連連。

可是大家憑心想想,這是老年人的錯嗎?他們錯在找不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還是錯在根本沒有一種真正適合他們的方式?

而年輕人的批評有錯嗎?無論是噪音、球場遛彎、佔用運動設施,甚至是佔用設施,這些本就是不對的行為。

而對於這些問題,我們爭論對錯的價值在哪兒?

如果輿論站在老年人那邊,那麼請問能解決老年人缺乏活動場所和設施的局面嗎?

如果輿論站在年輕人這邊,那麼請問在這樣的情況下真的就能制止噪音和約束老人嗎?

顯然真正實現解決的途徑,其實並不在於誰對誰錯。

真正的問題,只是在於應該進行調節的層面,反而在這種情況下可恥的匿了。


有人希望老年人不應該把退休生活浪費掉,應該做一些公益活動。那麼,筆者也希望這些人能夠起到帶頭作用,通過民政部門申請公益組織的運營許可,並號召老年人一次參與進來。

其實,僅從過往60年的社會環境來看,我們不應該對老年人有太苛刻的要求,也沒有資格去高談闊論老年人應該如何。人不能忘本。

如果產生了矛盾,就去直接解決矛盾,而不是為了佔據輿論的上峰,不斷將矛盾放大。


小言詹詹

中國老人很幸福。女性50歲、55歲。男性55歲60歲退休。可以比較安逸度過晚年。在美國生活一段時間後發現很多老人70多歲還在工作。他們退休年齡在65歲以上,最常見的就是沃爾瑪一樣的超市60歲以上的奶奶爺爺還在收銀臺收銀,上貨。還有就是uber,常打車會開來一輛老奶奶老爺爺駕駛的uber。他們工資不高,每小時10美金左右。如果不工作政府會給500美金左右的生活費。這些費用只能是基本生活費了。


Bbh

說到做公益我們這幫老年人真心有力不足,都是兩千左右退休工資,沒錢捐獻社會。但是可以提倡做義工,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可以和社區聯係需要幫助的孤寡老人,或做一些其他公益活動。所以我希望退了休的老年人根據實際找到鍛練身體方法,多做一些有益於社會的事情。不要讓年青人罵我們壞人變老了。最後祝福各位身體健康,晚年幸福。


王老歪49681976

我們不能夠簡單籠統全面否定中國老年人都不去做慈善公益或再就業。而去參與廣場舞或爆走團。這不是老人的過錯,而是做普及慈善公益事業的時機還沒有成熟。慈善公益事業更多體現的是一種普世價值。目前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慈善事業才剛剛起步,市民對慈善公益事業認知度不高,市民參與度偏底,老年人參與更是罕見。如果我們從全球化的眼光來看,為啥西方國家這種現象比較普遍,參與度高,參與人數比較多,主要是慈善事業體系完善,機制健全,老人有錢出錢,沒有錢出力現象比比皆是。社會已經形成一種良好的風氣,文明度高。但在發展中國家這種事情就很少,也看不到,甚至根本沒有形成社會的良好氛圍,幾乎沒有人去想過,也就幾乎沒有人去從事這種高尚的事業。 事實上,這和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法律法規完善,社會公平公正,信息公開,老百姓富裕程度,價值觀取向,個人受教育程度都有直接關係,尤其是和一個國家的文明化程度高低有直接關係。為何我們經常在媒體上看到做慈善捐贈的都是一些老闆群體,有人一出手就是幾個億,很少有普通百姓做慈善捐贈,但是也不是絕對沒有,曾經聽說一位 80多歲的上海老人在遺囑中寫到,百年後把房產變賣所得款項無償捐贈給貧困地區建設小學。當然前提是孤寡老人。在捐贈規模和數量質量上和老闆群體相比較普通百姓參與人數更少,規模小,金額少,貢獻度低。換句話說,慈善捐贈基本都是富人的事情。

近鄰日本屬於世界上最發達國家之一,國民普遍富裕,受教育程度較高,法律法規完善,慈善事業比較發達,社會認可度高,老人做慈善公益已經形成一種普遍的社會共識,慈善事業已經形成體系化,規模化,制度化。參與公益事業做義工是衡量一個人道德水準的基本底線,做的越多越受社會尊重,當然你不做絕對不會有人罵你,完全是個人的自覺行為。老人每天或每週做點公益性的事情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如在旅遊景點,交通要道指揮行人車輛進出,服務社區等。為何在美國、英國的幾所重點大學在入取新生時要評估該學生參與社區建設做志願者的次數和時間長短。說明在發達國家做慈善公益,做志願者服務已經是一種時尚,一種體面,一種光榮,一種自豪,受人尊重。社會認可度高。

由於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由於歷史的原因,目前的這一批老年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普遍百姓剛剛進入小康社會,富裕程度還不夠高。慈善公益事業對於我們來說才剛剛起步,還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化,規模化,制度化,社會還沒有形成普遍的高度共識, 離社會高度文明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我相信隨著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和進步,再過10至20年情況會逐漸改觀,會沿著高度文明化方向發展,慈善事業會更上一個層次。當然現在的老人和過去相比較,收入提高了,生活安穩,空餘時間參與跳跳廣場舞,爆走等運動,也是為了鍛鍊身體,健康向上也是應該的。也符合健康中國的理念。


上海BlairChe\n

這一代老人幾乎被妖魔化了,“壞人變老了”幾乎成為掛在人們嘴邊的口頭禪;廣場舞與暴走團也逐漸從積極的褒義詞過渡到中性詞直到貶義詞。

想想現在的老年人吧,他們都經歷過六十年代初的大饑荒,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捱餓記憶,這是現在的年輕人從未體會過的。



七十年代,他們又趕上了上山下鄉,到廣闊天地裡鍛鍊成長。我小時候那個特別偏遠的山村,就迎來了一幫杭州知青、哈爾濱知青,他們在最好的青春年華里離開了城市、離開了父母,來到窮鄉僻壤,戰天鬥地,其實是煎熬青春、消耗年華、度日如年。



八十年代,他們好不容易返城找到了工作,一部分人又趕上了九十年代下崗潮,一些人不得不自謀生路,擺攤賣菜,交養老保險。



他們大半輩子都幾乎生活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直到現在,他們總算熬到了退休,總算盼來了好生活,卻突然發現,人已經老了!

還能過上幾天好日子啊?這是這一代老人內心最深處的焦慮,為了能夠多活幾年,多好好享受現在的幸福生活,他們開始特別重視自己的身體,於是廣場舞風靡大江南北,暴走團活躍在全國各地。

我們責問他們為什麼不去做公益做慈善?現在的公益慈善,名聲恐怕還不如廣場舞暴走團吧?有多少騙子都是打著公益、慈善的旗號?

還有人責問老年人怎麼不去再就業?他們勞作了一輩子,好不容易熬到退休了,何必去跟年輕人搶飯碗?

這一代的老年人,他們一輩子都被灌輸集體主義觀念,他們離不開集體,他們通常並不重視個人,在集體中,他們才能找到安全感、歸屬感。所以,廣場舞總是人山人海,公園裡的空地幾乎都被老年人的廣場舞佔據。

暴走團也是人數眾多,喊著號子,煞有介事。

只要廣場舞不太擾民,只要暴走團不妨礙交通,就由他們去吧!

畢竟,他們這一生過得真不容易!怎麼高興怎麼來吧!難得他們想開了,就叫他們為自己活一回吧!高興就好!

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不知道我們這一代老了又會如何,是不是也跳廣場舞,參加暴走團,家家都是獨生子女,只要不給孩子添亂,就好好鍛鍊吧!

理解萬歲!


我也是一個60歲的老年人,退休五年以來就本著一條理念,就是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快快樂樂地生活,不給孩子們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身體好了,自己也好,孩子們也可以安心工作。何樂而不為呢?

我喜歡照相,就到戶外活動時拍些花草。春暖花開時就是我最為歡喜的時候,寒冬拍梅攝雪景,春夏踏青照桃錄牡丹外加風景色彩照,秋季下鄉看豐收 ,就這樣一年過得是既快樂,又開心!時間不覺又一年!

做為象我們這一代的老年人,不能說是沒有文化,沒有修養,沒有知識。因為我們這一代人經歷的磨難太多太多,而且我們這一代人又恰好是承前啟後的關鍵一代。但是也是最不幸,最倒黴,最讓上一代人不放心的一代。這是歷史給我們這代人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也確實不乏有些個別老年人倚老賣老,為老不尊,只顧自己的隨心所欲地快樂,而不顧及社會影響。甚至變本加利強詞奪理的擾民,製造事端,滋事鬧事。實在是令人髮指和痛恨的。在烈士陵園廣場放著歡喜的舞蹈音樂,跳著歡喜的舞姿。試問這是對革命烈士的尊重嗎?這樣的老年人能讓人值得尊敬嗎?公交車上老年人強迫人讓座,甚至動手扇少年耳光強行搶座,事情太多太多,雖說是個別人的行為,卻無形之中損壞老年人的形象。這點是令人深惡痛絕的!人老了,首先要自尊,自愛,自強,自我完善。


飛天134253650

近兩年來,在網壇,媒體掀起了一個攻擊,侮陷老年人群體的動向,其打擊面之廣泛,其言語之惡毒令人不散想像……。中華五千年以來的尊老傳統,在這種甚囂塵上謬論誤導下即將面臨失去的可能。

現在的老人按國家制定的標準,指的是六十五週歲以上年齡的人。這個群體基本上出生在新中國成立前後,也就是說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伴隨著新中國一起成長,從父輩身教力傳,耳提面令中感受到新中國的幸福;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經歷了風風雨雨的沐浴,聽黨的話,跟黨走就有幸福美好的未來。雖然在長身體時遇到了三年自然災害,身心受到一定的損害;在求學到初高中畢業的關鍵時期,趕上了文化大革命,失去了學業;文革即將結束時在上山下鄉運動中,十四五歲,最大十七八歲,告別城鎮,在農村,邊疆受盡磨難;到了成家立業時,恰逢獨生子女政策,絕大部分只有一個兒或女;當兒女即將長大,尚未獨立時,偏偏又趕上了國有企業改革,又紛紛下崗,失業……。即就是這樣,他(她)們依舊默默承受著,奉獻著。這是多麼可敬的一批老人啊!

黨和國家銘記著這一批為新中國做出犧牲,奉獻的可敬的群體,制定了有關優惠政策。當這種優惠政策尚未完善,尚未被充分享用之際,網上從免費公交,廣場舞上刮來一陣陣狂風惡浪,什麼老人乘公交車在上下班高峰時,帶來了交通擁擠,什麼廣場舞影響了市容,影響了居民休息等等,致使老年人成了社會不合諧,不安定做罪魁禍首……。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興起的廣場舞,一種是自發,但大部分是社區組織,一般是在早晨六七點鐘,晚上晚飯後,大部分在晚九點來鍾就結來了,這根本沒有擾民。即就是有也是極個別現象,老年人跳廣場舞能連續跳四五小時,通宵達旦嗎?!再一個乘公交車,在中國大中城市的公交車有哪個城市在上下班高峰時不擁擠嗎?老年人在高峰時乘車的比例有人統計過嗎?有多少或抱或牽著孫輩上幼兒國,小學的老年人能受到讓座的禮遇呢?!

再就業,多麼體面的榮譽啊?老年人再就業有可能嗎?每年有多少應屆畢業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又有多少在崗人員在不斷淘汰?除了對商人有用的退休領導幹部,除了有高級職稱的高級專業人員(這些人不用再就業,離退休前就有單位聘用),老年人再就業簡直是天方夜談,痴人說夢話!

慈善事業,除了極個別做,有真正的慈善機構,頁正的慈善團體嗎?!就連大各鼎鼎的中國紅十字會都內幕黑暗,迷霧重重,你讓老年人如何參與慈善事業?!!提這個問題的謬人,請你走訪走訪,各城市的社區都有默默無聞的老年共產黨員,老年志願者在社區奉獻著,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可歌可泣的事蹟屢見不鮮!這個老年群體是共和國的脊樑,是勤勤懇懇的牛:吃的是草,付出的是血!

社會的不公,付出與得到的不平,這個老年群體無怨無悔:同年下鄉,同時參加工作國家機關退休人員是企業退休人員工資的一倍以上,人家看病實報實銷,就是死了所得補貼更是天地之差!享受不到公費療養,公費旅遊。但仍然在社區默默的奉獻著!

結束時來句題外話: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群體根本無緣於暴走組,精力,體力不允許;廣場舞的參與者這個群體的參與者寥寥無幾,大部分是四五十歲的中年群體。

請不要被網蟲,媒體誤導,誰沒有老人,誰沒有老的時候,多些正面報導,多些對老年群體的關愛:畢竟中國已進入了老年人時代!


白馬嘯嘯

老人不去做慈善公益?一個企退老人·每月拿著200O大毛的人民幣·從每月的一號企盼到30號·上有老下有少·每天的油·鹽·醬·醋·茶·水·電·氣·大把的物業費·都用不過來·誰還有那個閒錢去搞慈善公益·換位思考·如是你·你會幹嗎?……老人去再就業?當今社會·不論國企·民企·公企·私企都不景氣·青·壯年都不會要·還要什麼老人去就業·你確實有點站著不知腰痛·講話有點缺德!……老年人去廣場舞·暴走團?在不影響交道安全·不擾民的前提下·去廣場跳跳舞·去馬路上散散步是可以的!只要規劃好·在場地·時間·音量等方面政府給於規劃·控制·給老年人去鍛練·活血·松骨·何樂而不為!老年人在年青力壯時·為國家的建設是流血流汗也流過淚的·可以這樣說·沒有這一代的付出·不可能有今天人民所擁有的一切!請善待他們·因他們是你的父·母!更是你們一十年或二十年後的未來……


龍抬頭666

中國老人的後顧之憂甚憂,現在七老八十的老人都是三四十年代的老人,那時的中國正處在動亂、抗美援朝、民不聊生的年代,這代老人多數是沒文化、沒工作、生活拮据、思想保守、沒有信仰,解放後,雖然生活穩定了,每家多則七八個孩子,只有一個勞動力養活全家,他們飽受磨難,吃盡了世間的酸甜苦辣,現如今能在晚年享受子孫滿堂膝下纏繞的安逸生活,確實來之不易,年紀大了,也走不出去門了,也沒錢沒能力,他們還能做什麼公益慈善?自己能吃上飯,不給兒女添麻煩就不錯了。




至於說中國老人為什麼不去做公益慈善或者再就業,而去跳廣場舞、暴走團,說的是五十年代後的老人,他們目前還走的動。他們這批老人經歷了58年的大鍊鋼鐵、60年的自然災害、66年的文化大革命、69年的上山下鄉,7幾年的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孩好,78年的恢復高考等等至今,又有幾天生活過得是舒坦的?自己就一個孩,把所有的愛奉獻給這個孩子,生怕發生點意外,其實還真有不少失獨老人,白髮人送黑髮人,是何等的悽慘與無助。



現在生活好點了,他們還是擔心老了看不起病,病了沒兒女在眼前孝敬,所以他們要去跳廣場舞、參加暴走團,為的是有一個強壯的體魄,老了沒病沒災,少花錢,不給國家添麻煩。



因此,他們也沒能力去做什麼慈善公益。辛苦一輩子了,也不想再出去再就業了。

歸其原因,我國還沒達到發達國家給國民的優惠福利,他們得攥錢,用來防老。他們想的是:還沒慈善機構來幫我呢,我哪有這閒錢去幫助別人呢?這就是我國現有的國情,這批老人的晚年生活堪憂啊~


做喜歡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