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壓力是最好的避孕藥

日本最近推出了兩項新政策。

1:把成年人的年齡從20歲,提前到18歲。

2:放寬到日本務工的外國人條件限制。

為什麼日本要推出這兩個政策那?

生活壓力是最好的避孕藥


第一:日本從2000年開始,人口出現負增長。這些年人口老齡化問題越發突出。老人越來越多,年輕人越來越少,降低成年人界限是為了讓年輕人早點結婚生子。為國家增加人口。

第二:年輕人越來越少,勞動力越來越少。放寬外國人到日本務工的限制,是為了給日本增添勞動力。

生活壓力是最好的避孕藥


自日本被迫與美國簽訂《廣場協議》,使日本經濟停止不前。日本這二十年是頹廢的二十年。年輕人看著父輩們辛苦一生,壓力山大。買不起房,看不起病,結不起婚,養不起孩子。他們都感到絕望了,人生沒什麼希望.打倒不如就倒。索性得過且過,頹廢人生。

日本的年輕人現在沒有炒房的慾望、沒有炒股的慾望、沒有結婚的慾望、沒有購物的慾望,宅男宅女越來越多,談戀愛覺得麻煩,上超市覺得多餘,一部手機便框定了自己生活的所有,甚至連過性生活都覺得是多餘。

生活壓力是最好的避孕藥


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日本18至34歲女性中,有39%的人還是處女,在18至34歲的日本男性中,“童子身”的比例也高達36%(這顛覆了島國在我們心中性文化開放的形象,但這就是事實)。

據媒體披露:日本東京這麼一國際大都市,85%的年輕人結婚時租房子結婚,只有5%的年輕人買汽車,這種地域物質的低慾望,使得銀座街頭的奢侈品變得毫無價值。

生活壓力是最好的避孕藥


在人口下滑與低慾望社會中的日本,經濟受到了嚴重影響,過去幾十年日本經濟增速一直低迷,有時甚至負增長。

日本GDP增速走勢一路下坡。為了刺激國民消費慾望,發展經濟,安倍政權投入了數十萬億日元,日本央行甚至實施負利率政策希望降低日本人的儲蓄意願,但依舊收效甚微。

面對人口不斷減少,勞工人數不斷下滑,日本政府為了挽救低迷的經濟,才順勢出臺了文章開篇那兩條政策。但這也只能解一時之困,無法挽救人口下滑帶來的整體影響。

日本所面對的這些難題,不光發生在日本,在歐洲、在韓國、在中國香港都在上演。

中國大陸這幾年,人口問題在高房價與生存壓力之下,愈發嚴重。在全面放開二胎的背景下,今年1月份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共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2016年減少63萬人。同時老齡化程度繼續加大,60歲以上及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比重都有明顯上升。

生活壓力是最好的避孕藥


中國的人口低生育慾望問題與人口老齡化問題也在加劇。與日本原因不同的是,日本年輕人是看到父輩在巨大生存壓力下帶來的對生活的恐懼,以及高福利與舒適生活導致的不願生。而中國,是因為高房價、高生活成本導致的生不起。

換句話說,中國人不是不願生,而是生不起,養不起。中國如今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假,國家富裕百姓富足也不假,但生活壓力相比於過去有增無減,尤其是大城市,亦是不爭的事實。

三十年前,如果你在外面混不下去時還有退路,大不了回家種田,至少不會餓死。現在,出來了就沒有回頭路,只能硬著頭皮扛下去。

生活的壓力,絕大部分來自於房價。根據2017年年底房價數據,統計過全國幾十個城市的房價收入比。結果發現,如果你在深圳的年薪達到了平均水平,不吃不喝在深圳買一套標準大小的房子,需要40.7年,在北京要33.4年,在上海要31.8年,在廈門要30.4年......所以說,要想解決人口問題,首先得解決高房價問題。

之前有人建議放開三胎,也有網傳說中國將取消計劃生育政策,本人以為這些即便成了事實,也達不到預期目的。高房價不解決,生存壓力不解決,再多的鼓勵,再寬鬆的限制都無濟於事。

儘管2016年至今中國樓市進入了調控模式,但我們依然看不到高房價被解決的希望。五限與搖號之下,房價並沒有出現逆轉,房價收入比也沒有縮小,相反還在加大。

中國的年輕人不是不想生,是不敢生。生不起,更養不起。

說什麼什麼避孕藥管事。生活壓力才是是最好的避孕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