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不能馬上游泳?真正的危害其實是TA

炎熱的夏日,不少人都會選擇在下班後,去游泳池游上幾圈。

考慮到時間緊迫,先吃飯再游泳可行嗎?

有種普遍的說法是,飯後應該等待30分鐘-60分鐘,再去游泳。

依據是人在吃飽飯後,容易出現疲勞感。因為在這個時候,身體為了方便消化,血液都向腸胃流動。

四肢血液不足,手腳容易抽筋或者出現刺痛感,有溺水隱患,甚至會危及性命。

這個說法有多少科學道理?

別忘了劇烈運動,會使血液從消化道流向四肢,如果食物還沒有消化完成,的確極容易感覺到噁心。

但杜克大學運動生理學專家表示,飽腹游泳不會顯著影響你的游泳能力,雖然血液會向消化系統流動,但流動的血液並不足以使肌肉失去能量和執行力,也就是你不會完全遊不動。

還有吃飽會導致抽筋,這也是一個誤區。

雖然專業的運動員在比賽中會消耗大量的能量,但他們通常會避免飽肚參加比賽,通過其他形式補充能量。如果出現抽筋,更多是因為發力過度。

吃飽會導致抽筋,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明。

如果在吃完東西后,進行跑步或其他高強度有氧運動,的確會讓胃不舒服,但是在適當的強度下,進食後就游泳是可行的。

其實更應關注的,是飲酒後不能游泳,你很難找到因飽腹游泳而溺亡的,但因酒精喪生的比比皆是。

喝酒後,在酒精的影響下,頭腦難以保持清醒,下水後對突發情況難以判斷。而且通常兩杯酒精飲料,就足以損害成年人健康,就算你表面沒有察覺,酒精早在偷偷干擾大腦。

酒精是導致成年人淹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與其說飯後不能游泳,還不如說如果吃飯的時候飲酒,就不能下水游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