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蘇明娟:做公益需要一個系統且長期的規劃

這條路的起點是那張照片。照片是1991年拍的,8歲的蘇明娟趴在課桌前寫作業。她望鏡頭時的那雙大眼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張“我要上學”的照片,引發人們對失學兒童的關注,成了希望工程的宣傳標誌。

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做公益需要一个系统且长期的规划

希望工程公益廣告中的蘇明娟

蘇明娟的人生軌跡也由此改變。這個來自安徽金寨縣張灣村貧困家庭的女孩兒,在人們的資助下一路升學,並考入安徽大學,2005年畢業後在中國工商銀行安徽分行工作。2017年12月,她又當選為共青團安徽省委副書記(兼職),如今成為團的十八大代表。

曾經受人幫助的蘇明娟,也一直在“反哺”社會。上學期間,她把部分善款轉捐給同樣需要資助的貧困學生;參加工作後,她將第一筆工資捐給希望工程,此後每年定期捐款,從未間斷;如今她還發動身邊人參與到公益事業中,獻血、植樹、捐款、扶貧……力所能及的事,他們都會一起做。有時蘇明娟也帶上6歲的女兒,“讓她從小養成公益的習慣”。

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做公益需要一个系统且长期的规划

蘇明娟在公益活動上

央廣網:從受助者到幫助他人,你會有哪些不一樣的感受?

蘇明娟:我在上學時受到很多幫助。大家在我無書可讀、身處困境時拉我一把,改變我的命運,我心存感恩。走到工作崗位上,在我有能力的時候去幫助別人,我覺得這是對社會的反饋和反哺。受助者很多都是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如果僅僅因為家庭貧困而無法走進學校的大門,我會覺得非常可惜,然後很想幫助他們,就像當年大家幫助我一樣。

央廣網:你覺得希望工程對貧困地區的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蘇明娟:我上小學時,我們的教室是以前大戶人家的祠堂改建的。窗戶沒有玻璃,是破薄膜紙糊起來的,冬天灌風,雨天漏水。後來,我們學校建成了希望小學,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它從一間小破房子變成三棟小樓,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讀書。首先,身處的環境改善了,學生的心情會舒暢得多,也更有動力去學習。其次,不斷注入的師資力量,會給我們農村的孩子帶來新想法和新思維,這也是我們瞭解外面世界的一個窗口,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央廣網:你平時會帶動身邊人參與到希望工程這樣的公益活動中嗎?

蘇明娟:在同事間的交流中,我會跟他們介紹我這麼多年參加的公益活動,他們聽了也比較感興趣,就跟隨我出去參加類似的活動。比如說,有的兄弟單位會把一些特殊黨費捐贈給貧困的孩子,還有我們單位,在我的牽線下,在金寨縣桃嶺鄉新建立一所希望小學。我們每年都會到那個學校,給200多個留守兒童定製書包校服,捐贈設備,建立多媒體教室。

從2012年開始,我們每年植樹節前後都會去一片荒草叢生的小山坡,種下三五百棵廣玉蘭樹。六年過去了,那裡長著一大片樹苗,將來肯定會綠樹成蔭。

央廣網:擔任共青團安徽省委副書記(兼職)後,你做公益時會有不一樣的考慮嗎?

蘇明娟:我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責任也更大,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自己幹一件件小事,而應該做一個比較系統性規劃,做一個長期的公益項目。所以我們在今年6月13日成立“蘇明娟公益基金”,計劃用來資助貧困大學生。半個月過去了,基金收到兩筆捐贈,分別為500元和1000元。接下來我們會繼續把它做大做強,成為可持續的善款,去幫助更多人。

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做公益需要一个系统且长期的规划

蘇明娟和同事義務植樹

央廣網:作為共青團十八大代表,你的擔當和使命是什麼?

蘇明娟:作為新時代的共青團員,我們應該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融入青年,服務青年,求真務實,在實踐中練就過硬本領,努力做黨放心、青年滿意的共青團幹部。在實踐中打造團組織,讓共青團組織成為青年朋友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先進組織。

作為參會代表,會議期間我們應該盡心盡力地開好每一場會,做好每一次討論,回去以後要擔當起宣講的角色,向黨組織彙報,向廣大青年朋友宣講團的十八大精神,讓這個精神真正地落在實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